【熱門】大班社會教案4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能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2、了解保護樹木的途徑、愛惜樹木,知道我們?nèi)祟惖暮粑x不開大樹。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材料:
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活動流程:
欣賞理解--討論
活動過程:
(一)欣賞和理解
1.教師朗誦兒歌《留住小鳥》。
2.提出問題:小貓和小狗用什么辦法留小鳥?為什么沒有留住小鳥?
3.小兔子用什么辦法留小鳥?為什么留住小鳥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留住小鳥嗎?小鳥為什么喜歡樹呢?你喜歡樹嗎?你為什么喜歡樹?你喜歡什么樹?(幫助幼兒理解樹呼出氧氣,供給我們?nèi)祟惡粑?
(二)討論
1.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自己找到的圖片和有關樹的資料。
2.教師請幼兒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樹的資料或圖片。
3.教師請幼兒討論樹的作用、好處。(為人類調(diào)節(jié)溫度、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改善我們的環(huán)境、能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小噪音等。
4.教師請幼兒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與途徑。(不亂刻、亂畫、澆水等)
附:兒歌《留住小鳥》
小鳥飛進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鳥,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飛走了。小鳥飛進小貓的院子里,小貓想留住小鳥,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又飛走了。
小鳥飛進小兔的院子里,小兔想留住小鳥,為它栽了一棵小樹苗。
小樹苗慢慢的長大了,長出了許多綠葉。 小鳥撲扇著翅膀說:"謝謝!謝謝!"小狗和小貓明白了:樹是鳥兒的家,有樹才能留住小鳥。
瞧,他們拿起鐵鍬去種樹啦!
活動反思:
“保護環(huán)境,關愛我們的家園”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更應從小做起。所以在今天的社會活動中,我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從故事教學入手,滲透環(huán)境教學。
故事中:小狗為留住小鳥,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小貓為留住小鳥,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都沒能留住小鳥,小鳥都撲扇著翅膀飛走了。而小兔為了留住小鳥,為它栽了一棵小樹苗,小樹苗慢慢地長大了,長出了許多綠葉,小鳥撲扇著翅膀留了下來。使孩子們懂得了:樹是小鳥的家,有樹才能留住小鳥。在最后的延伸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幼兒出示了很多樹木的圖片,讓幼兒了解植樹的意義及樹對環(huán)境的作用,進一步培養(yǎng)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我希望這次活動能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一個強烈的愿望:留住美好,保護環(huán)境。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從身邊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入手,如: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洗手后及時關好水龍頭等等,讓幼兒從自身生活中積極、輕松、自然地接受教育,使他們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萌發(fā)環(huán)保意識,從而轉化成自覺的環(huán)保行為,成為真正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
活動目標:
1、遵守規(guī)則,知道規(guī)則的重要性。
2、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幼兒生活片段錄像 有關規(guī)則知識題的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境,引出主題
師:請幼兒自己拿小凳子座,目的是看看孩子們 的秩序怎么樣?守不守規(guī)則?
提問:讓幼兒說一說老師擔心什么?
幼兒:擔心我們摔跤——擔心踩踏
師:請幼兒說一說擁擠,不守規(guī)則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二、體驗式的情景模擬游戲,讓幼兒在玩中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1、讓幼兒觀察錄像一——乘電梯
師:讓幼兒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幼兒:很多人在擠電梯
2、讓幼兒觀察錄像二——照哈哈鏡
師:讓幼兒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幼兒:他們再搶著看哈哈哈鏡
師:怎樣才能不擠?
幼兒:可以排隊,一個一個的看
可以輪流看......
3、讓幼兒觀看錄像三——取墊板
師:讓幼兒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幼兒:把墊板弄到地上了
三、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彩色的紙,請小朋友們自己去拿
目的:看孩子們能不能有規(guī)則,守秩序的去拿彩紙
活動延伸:
讓幼兒根據(jù)生活中的擁擠現(xiàn)象,自己動手畫一幅規(guī)則圖(比如:怎么解決取墊板問題,怎么解決乘電梯擁擠的問題.....)講解每幅圖的意思,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階段是社會性和各種能力迅速發(fā)展的階段。在幼兒期對他們進行學習能力以及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將會促進幼兒的終身發(fā)展。規(guī)則是保證幼兒愉快生活、交往、學習的前提,因此,對大班孩子進行執(zhí)行規(guī)則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活動目標:
1.積極帶領弟弟妹妹一同游戲。
2.在交往、活動過程中嘗試解決遇到的問題。
3.增強責任心,感受當哥哥姐姐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與小班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次接觸,并兩兩結伴。
2.可以選擇室外場地或者大型活動室進行,皮球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布塊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兩條由障礙物搭成的小路。
3.獎品:小貼紙、小花或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皮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要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球,看一看誰和弟弟妹妹玩得最開心。你有哪些方法玩球?幼兒說說自己想到的玩球的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帶領弟弟妹妹玩球。
幼兒帶領弟弟妹妹在場地上自由玩球。
教師:你是怎樣和弟弟妹妹玩球的?你對他(她)說了什么?你們玩得開心嗎?
幼兒說說自己玩球的過程。
3.教師指導幼兒教弟弟妹妹玩"運小豬"的游戲。
教師出示布,講解游戲的玩法:把皮球當作一只胖胖的小豬,兩個好朋友用一塊布共同運小豬,看誰運得穩(wěn)。
幼兒嘗試教弟弟妹妹玩"運小豬"的游戲。教師觀察,引導能力弱的幼兒積極和弟弟妹妹交往。
教師:你們是怎樣"運小豬"的?"小豬"掉下來的時候你是怎么辦的?弟弟妹妹是怎樣表現(xiàn)的?
教師:小班的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弟弟妹妹會玩"運小豬"的游戲了,哥哥姐 姐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師:教弟弟妹妹一同運小豬遇到困難時,提醒弟弟妹妹和自己共同解決。
4.教師組織幼兒玩"運小豬過障礙"的游戲。
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繞障礙物運小豬",如繞過椅子、繞過塑料圈等。
當哥哥姐姐的幼兒給完成任務的弟弟妹妹發(fā)獎品。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快速運小豬"比賽,看誰先到達終點。
教師:你們以后還想教弟弟妹妹玩哪些游戲?
延伸活動:
繼續(xù)開展"大帶小"活動,內(nèi)容可以選擇一些以游戲為主的活動,例如帶弟弟妹妹玩大型運動器械,進行角色游戲,玩搭積木,進行種植活動等。
設計意圖:
和孩子相處了兩年,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于是慢慢滲透了很多關于爸爸的活動。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他們的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而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tài)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這些從幼兒平時的談話都能聽到。
其實爸爸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爸爸來做老師,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樹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間接了解教學,拓展孩子們的視野??芍^一舉多得!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yè),進而對爸爸產(chǎn)生景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yè)。
2、幼兒萌發(fā)了解不同行業(yè)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yè)的職業(yè)特點。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yè)。
家長準備:身穿工作服,自帶職業(yè)工具。
教師準備:
1、選定王澤宇、王瑜玲、谷子奇的爸爸為我們的目標對象,一方面他們有著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給祖輩帶,另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軍人、醫(yī)生、IT經(jīng)理)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喜歡的職業(yè)。
2、為家長準備展現(xiàn)技能的舞臺,提供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拔覀兠恳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yè)是什么?”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聽聽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三位爸爸,這些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嗎?
——教師邊請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
——你現(xiàn)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干什么的了嗎?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4、三位爸爸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并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5、小組活動:幼兒自選爸爸老師作為模仿對象,進行游戲,在游戲中了解部分行業(yè)的職業(yè)特點。
6、我發(fā)現(xiàn)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磕銥榘职肿鲞^什么事來表現(xiàn)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動:
1、“爸爸調(diào)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diào)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2、我的爸爸本領大:爸爸的本領、爸爸還會干什么、爸爸的衣服、爸爸的習慣、爸爸和我等等。
活動反思:
1、我在構思談話活動時,選擇了幼兒比較熟悉的話題“我的爸爸”,引發(fā)幼兒積極而有趣的交談。能根據(jù)小班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談話活動,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好地展開活動。
2、談話活動設計的結構合理,我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此次談話活動的。
第一步:通過語言和照片實物創(chuàng)設談話的情境導入談話的內(nèi)容;
第二步:要求幼兒利用照片圍繞話題在小組和集體面前自由交流,對“我的爸爸”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提出問題“你喜歡爸爸嗎?”“為什么喜歡爸爸?”“你愿意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等對幼兒進行啟發(fā),引導進一步拓展談話的范圍,使幼兒在交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的談話經(jīng)驗。
3、當然,我在組織分組談話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感覺有些困難,因為小班幼兒對談話活動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所以如何協(xié)調(diào)而有效地開展活動,使活動開展得既有趣更有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