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學生實習報告3篇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yè)。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實習報告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實習報告 篇1在20xx年x月,我有幸來到了xx有限公司,加入到了財務科,進行財務預算實習。通過短暫而又漫長的x個月,我經歷了,也學到了許多,更因此也很深的感觸,我覺得有必要寫這份畢業(yè)實習報告,來表達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及對于未來的展望。
一、主要實習內容
主要是一些會計方面的工作,比如,根據具體業(yè)務的發(fā)生整理原始憑證,根據原始憑證登記記賬證,又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根據試算平衡表登記總帳。由于期末,又一邊學習一邊嘗試,結轉成本后,根據總帳,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等年度報告。這是實習期間作為會計期間基本要做的,當然是有人帶的。另外做一下財務的或者其他的工作,比如跑銀行拿銀行對賬單,試著了解實習公司的固定資產狀況等等,會計的工作本來就是比較瑣碎的,加上作為實習生,工作同時,也是學習,主動要做更多東西,所以看起來更為瑣碎,這應該就是本次實習的表面內容,但是若更一步探索,就會發(fā)現,我學習的不僅是會計,也是各方面的知識,甚至包括金屬市場的知識,或者機械設備的知識,其實這也是比較有趣的內容,不僅讓知識庫內容擴增,某種程度上也是緩解了重復工作的枯燥,所以我也經常“撿漏”去學習其他內容,隨時充電,我相信這也是個好習慣,在今后會獲益良多。
二、問題和所感
去之前,我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還可以,照葫蘆畫瓢準就可以,工作肯定沒問題,當一名會計人員,應該沒事,但經歷之后才發(fā)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離開操作和實踐,其他一切都為零。就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我嘗試著去解決,感覺收獲真的頗多,總結一下,有以下:原始憑證的審
核方法及要點、記賬憑證的填寫及審核要點、明細賬、總賬的登記及對賬、財務報表及納稅申報表的編制與申報、會計檔案的裝訂及保管常識。其實這就會計工作中要做的,我本來就是想當然了,只有做了之后才會體會這些的。當然其實就學到的應該更多的,這些值會計的方法,能學到的遠不止這些,另外一些非方法的可能更有用,而被我習得,比如校場到職場的轉身,比如人際的交往與溝通,比如按時完成按時上班的習慣。這些所得都是在我遇到問題后才體會的,所以彌足珍貴,在今后也異常有用,這種軟技能將陪伴我以后的生活,我感恩于此,并將再接再厲!
三、實習之心得體會
實習真的是一種經歷,只有親身體驗才知其中滋味。道聽途說或者紙上談兵,無疑與跳梁小丑,不值一哂。
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也可以說是死的最簡單的,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但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雖然很多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也有很多工作者大談學習無用論,而就業(yè)者出現挫折感,但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能應付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呢?所以書本知識還是很重要的。
經過這次實習,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三年大學中難以學習到的。因為那些是課堂無法學的,就像如何與同事們相處,人際關系的復雜不像校園,特別是和不同年紀的人難以交往,實習中有些人我始終找不到共同話題,我也相信人際關系是其他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其實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盡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要搞好人際關系并不僅僅限于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甚至于門衛(wèi)的老公公等其他部的同事相處好,一起都和諧了,那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會更高,也會給自己帶來意外的好心情,人們所說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聊聊天不僅可以放松一下神經,而且可以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盡管我沒能做到最好,可去多了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也算是此次實習的收獲。
當然,這次的實習工作會計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在實習期間,雖然開頭時興奮異常,但我也曾覺得整天要對著那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致于工作懈怠,敷衍了事,這更加導致積極性,越加乏味,產生惡性循環(huán)。但是幾天后,我覺得不能繼續(xù)這樣,于是我嘗試重新用心地做,發(fā)現反而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我想,對于任何一向工作,沒有什么比積極性更重要的了,只有充滿對工作的渴望和激情,才能做好。所以切忌:心浮氣躁,馬虎了事,讓自己哀怨又彷徨,只有樂觀,努力向上才行,其實做其他事何嘗又不是如此,我們需要有恒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是對自己的認識也是自勉
實習雖然結束了,雖然只有短短多月,可是它似乎不僅僅是過去,它承載了更多,那或許是夢,或許是努力,或許是嘗試,不管是什么,我很快樂!
大學生實習報告 篇2一共十二天的金工實習結束了,在短短的時間內那么完整的體驗到當今工業(yè)界普遍所應用的方法,總的來說這次實習活動是一次有趣且必將影響今后學習和工作的重要實踐經驗,大學生金工實習報告。
“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工科學生學習機械制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金工實習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機械制造的基礎知識,了解機械制造的一般操作,而且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鍛煉,提高了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了我們的工程素質。金工實習是一次我們學習、鍛煉的好機會。通過這次雖短而充實的實習我懂得了很多………
在這短短的幾個星期內,大家每天都要學習一項新的技術,并在很短的實習時間里,完成從對各項工種的一無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過程,我們在老師們耐心細致地指導下,很順利的完成各自的實習內容,并且基本上都達到了老師預期的實習要求,圓滿地完成了實習。在實習期間,通過學習車工、鉗工的操作,我們做出了自己的工件,雖然這幾個星期的金工實習是對我們的一個很大的考驗,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車間中做出的工件,我們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金工實習中,安全是第一位,這是每個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忠告。金工實習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又是我們工科類大學生非常重要的也特別有意義的實習課,也是我們一次,離開課堂嚴謹的環(huán)境,感受到車間的氣氛,親手掌握知識的機會。
1、鑄造實習
第一天的金工實習是挖砂鑄造成型,鑄造成型就是將液態(tài)金屬澆注到鑄型中待金屬冷卻、凝固后獲得鑄件的生產方法。這可是個不輕松的活,要把那些特殊的砂子變成我們想要的模具,要我們好好動一動腦子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我們的體力,更需要我們的耐心和細心,來不得半點馬虎,實習報告《大學生金工實習報告》。
老師講解完一些基本操作后,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我們從最基本的模型開始練習,在最基本的練習中我們學會鑄造的基本工序 ……此處隱藏747個字……們銼削也就比較簡單了,接著便是刮削、研磨、鉆孔、擴孔、攻螺紋等。
鉗工的實習說實話是很枯燥的而且很累,可能干一個上午卻都是在反反復復著一個動作,還要有力氣,還要做到位,要根據圖紙的尺寸不能有太大的誤差。
大學生實習報告 篇3實習時間: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實習地點:
1.地形圖測繪實習地點:
2.地形圖識圖實習地點:
實習小組信息:
組別: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量6組
指導老師:XXX
組長:xx
組員:xx、xx、xx、xx、xx、xx
組員分工:
選點與跑尺:xx、xx
觀測與讀數:xx
記錄與計算:xx、xx
描點與繪圖:XX、XX
特說說明:因12月18日武漢大霧,無法進行測繪工作,故原定于18日進行的測繪實習改為識圖實習,19日繼續(xù)進行測繪實習。實際日程安排為16、17、19三日進行測繪實習,18日進行識圖實習。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實習是測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使學生鞏固、擴大和加深從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獲得實際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對測繪小區(qū)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tǒng)的認識,會認識地形圖,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并在實習的過程中增強其獨立工作與團隊協(xié)作意識,為今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通過本次實習應達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經緯儀、視距尺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能夠具有初步測繪小區(qū)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 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
4. 各小組分工明確、通過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增強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xié)作意識。
二、實習任務及內容:
(一)小區(qū)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1.測區(qū):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龍泉山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繪區(qū)域
2.任務:通過3天的地形圖測繪實習,每小組要取得200個左右的測點數據,并根據得到的數據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圖。
3.內容:
(1)校正儀器(經緯儀),工具及用品的準備(包括測量記錄計算手簿、2H繪圖鉛筆、三棱尺、半圓儀、圖板、膠帶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測繪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則,根據測區(qū)位置,在圖板上布設控制點;
(3)過程:
為期3天的測繪實習是在江夏區(qū)的龍泉山進行。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這山測那山,高差不過幾米,地形圖居然可以用等高距為2米的等高線來描繪。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種--枯草、高矮不同的樹和最難纏的荊棘。對于我們的測繪而言,草是極具積極作用的,它們可以為我們的休息提供軟墊。而樹具有極強的阻擋視線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手機信號也受到樹兒們的強烈阻擋,以致于山間回蕩著彼此聲嘶力竭的`呼喊。至于萬人的荊棘,它不僅刮壞了弟兄們的衣服褲子,劃傷了同志們的手,還嚴重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
控制點是已知高程(海拔)的點,我們需要在這些控制點上架設經緯儀,以它們?yōu)榛鶞蕘頊y它與其他位置點的高差,進而推算位置點的高程(海拔)。因為控制點的個數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點更是稀少,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搶占有利控制點的意識與沖動。只有如此,我們的測繪才會更加高效。實習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搶占有利控制點上做了充分準備。
第一天,大家都沒有一點經驗。到達指定區(qū)域后,各組殺向各方,去尋找前一日展在圖上的控制點。不論是基地班、地質一班還是地質二班,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尋找控制點,而基地班的點對于我們是沒有意義的。我延著似乎有人走過的小路獨自前行。在路邊發(fā)現了“地大I17”,短暫的興奮后,我繼續(xù)前行,I17并不是我們要找的點。走了大約80米,“地大I15”的樁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樣不是我的目標。旁邊的山上似乎有片草叢,那里或許有控制點吧。看了看周邊,還沒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決定上山。拿著圖板,穿過了一片荊棘,累得滿頭大汗,終于到了山頂。這里果然有點,“地大I05”,這不是我們的點。又一次抬頭時,我已經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斷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時的路了。沒路了怎么辦,開路唄。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鐘開了一條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這樣找到的,它在I15對面的山坡上。估計這座山上還會有控制點,我就爬了上去。這時的我已有些疲憊。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叢里的一塊大石頭吸引了我。經過一番與荊棘的斗爭,我到了那個地方。這里果然有控制點,“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們6組展在圖上的點。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連召集全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難。在幾乎喊啞了大家的嗓子后,我們7個人總算湊齊了。對前一段的尋點做了短暫總結,我們決定在控制點旁邊架設支點,代替控制點。實際證明,這是多么英名而偉大的決定啊!這次會議成為了6組測繪全程的轉折。一切就緒后,已經10點多了,離當日結束測繪時間還有2個半小時。經過我組同志的全力奮戰(zhàn),我們后來居上,當日測得50個點,為后兩日測繪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我組對困難預計不足,導致全組成員在當日的實習中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找控制點上。當日測繪工作結束后,我們6組成員聚在一起交流了經驗,并對第二天的測量做了更加具體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勵,要在后兩日的測繪工作中發(fā)揚今天我組在找控制點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測繪任務。
12月17日早,大家吃過飯后坐中國地質大學校車又一次前往龍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經變得熟悉,大家都沒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著圖板和記錄本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做著積極的準備。40分鐘后,我們到達龍泉山。一下車,我們測量6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隨大部隊,直接前往我們的控制點--“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兩個山之間的鞍部,周圍高樹較多,短暫地商量后,我們果斷地放棄了它,決定在其附近視野更加開闊地地方建立支點I06-1。將經緯儀對中整平、消除視差后,我組的測繪工作正式開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狀態(tài)。負責選點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國同學先是圍繞著I06-1樹立視距尺。我讀取的數據經檢驗出現多次出現“零誤差”。負責計算的辛悅和孫軍同學也加快了步伐,一組組數據很快傳遞給負責繪圖的江曉斌和劉超同學手里。整個小組緊張而忙碌。I06-1的支點位置之優(yōu)越,視野之開闊很快得到驗證。我們在這里所能測到的最遠的點就是011081班測繪區(qū)域的邊緣。在中午補給的時間,組長召集全組交流上午工作經驗,負責各項工作的組員都提出了相應建議,決定接下來先繼續(xù)在I06-1進行測繪,結合上午描出的圖上點的位置,在測區(qū)邊緣進行補點,然后轉到“地大I16”控制點。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