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奶奶寫人作文集錦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奶奶寫人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滄桑歲月,奶奶度過了六十五個春秋。由于爺爺去年五月份去世,所以奶奶有些悲感。孤獨的奶奶便與自己養的那些動物為伴。
奶奶額頭上深深的五線譜映襯著她那張時而精神時而疲憊的臉。奶奶千辛萬苦把媽媽養大,現在爺爺去世了,媽媽不忍心再讓奶奶獨守門窗,打算接奶奶過來,我們也都同意了。可再三打電話,奶奶都說自己很好,不來了;還說要管那些牲畜。
電話里說不行,我們又到奶奶家去說,但奶奶總是找借口推脫。誰不知道,爺爺去世,奶奶很傷心。可奶奶為了不讓我們擔心,總是說自己很好。
奶奶每天六點就起床了,為了那些牲畜而忙碌。
有一次奶奶出門忘了帶鑰匙,但想早點讓牲畜吃上草料,于是,奶奶翻門而入。也許是老了的緣故,奶奶掉了下來,手心里刮了一道深深的印記。我們都勸奶奶把牲畜賣了,到我家來住,可奶奶說,我不賣,賣了我心里空落落的。
唉!奶奶天天與動物為伴,看著奶奶的皺紋一天一天變得深了,腰也變得彎曲了,我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奶奶,您還是來我家住吧,我們會照顧好您的!
奶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和藹可親,但有些做法,有點古怪。
奶奶有一方小手絹,洗得白白的,疊得整整齊齊,總是隨身攜帶,時時不離身。
一天,奶奶送我去上課,忽然一陣大風刮來,吹得我睜不開眼睛,奶奶被風吹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我急忙拿出紙巾給奶奶擦淚,可是奶奶卻擺擺手說:“不用這個。”說著拿出衣袋里的那方手絹,擦拭干凈。我奇怪地問道:“奶奶有現成的紙巾,您為什么不用,非要用你那塊用了好久的舊手絹呢?現在沒人用了。”奶奶語重心長的說:“孫女,紙巾是用木材制的,紙巾用過就要扔掉,如果人人都用紙巾,那要砍多少樹木?多浪費呀!保護我們的家園,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能節約的決不能浪費。所以,我用手絹不用紙巾。”
我本以為用紙巾很時尚,而奶奶卻偏不用,太“古怪”,聽了奶奶的話,我滿心的疑惑終于解開了。是的,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要繼續發揚下去。
奶奶有一個小布兜,上面已經打了好幾個補丁,但奶奶無論是上早市還是逛街,總是拎著它,我很奇怪奶奶的“古怪”做法。
又一次,奶奶帶我去逛超市,東西買齊全了之后,經過收銀臺時,收銀員順手扔給奶奶一個塑料袋,奶奶急忙攔住說:“謝謝,我有小布兜。”我很奇怪奶奶的做法,就追問奶奶原因。奶奶說:“塑料袋能造成白色污染,而且會造成很大危害,拿到家里也是扔了,我想減少一些污染。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悟出:奶奶的行為看起來“古怪”,其實一點也不古怪,我要學習她老人家勤儉節約,環保的高尚情操,我喜歡這“古怪”的奶奶!
奶奶個子不高,胖胖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但也有不少毛病——
嘮叨奶奶
老人嘛,愛嘮叨很正常,可奶奶每時每刻都在嘮叨。“該出去散步了,要不然身體會不好!”我趕忙說:“我今天沒吃多,不用去散步,看會兒書就行了,您先去吧。”“什么?沒吃多?”我點了點頭。見奶奶去了廚房,我不管她,看自己的書。不一會兒,一陣香味兒飄來,把我從“書香”中“挖”了出來。“你肯定沒吃飽。”奶奶笑著說,“餓了吧,我做了你愛吃的雞蛋餅,快吃了去散步!”我哭笑不得:“奶奶,我不餓,只想看書。”“不行,都給你做了,你看你多瘦,快吃,像你說的,給點兒面子……”奶奶開始唾沫星子四濺了,我只好“認輸”,乖乖地吃了雞蛋餅,隨她一起去散步。
“小氣”奶奶
奶奶床下有一個特殊的紙箱,里面裝的全是一些要扔掉的紙板、易拉罐、牙膏盒……就連奶盒子也不忘刷一刷放在里面,等攢滿了賣掉。“奶奶,現在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錢,攢這些東西干啥呀?”我經常對奶奶這樣說,可奶奶還是老樣子。
“快來看看,我給你買了什么?”一天,奶奶手里提著東西,風風火火地回到家。“鉛筆盒?書包……”我的想法被一一否認了,實在猜不出。“瞧,英語復讀機!”我高興地撲向了奶奶。“這是我賣廢品掙來的。”聽了奶奶的話,我一下子明白了。
從此以后,我加入了奶奶的收集隊伍。
管閑事奶奶
奶奶平常在家閑著,沒事干,練就了一身“管閑事”的功夫。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奶奶去鍛煉身體,順便買點兒菜。下了樓,只見院里水池子上的水管嘩嘩地流著,奶奶連忙走過去,想關上水龍頭,邊關邊自言自語:“誰呀,這樣浪費……”可是,關了半天,怎么也關不上。
奶奶跑回家,抓起電話,撥了一串號碼:“喂,水工嗎?對,銀行家屬院。”打完電話,便急匆匆走出家門。“干什么去?”我問道。“為人民服務去!”奶奶匆忙地走了,只剩下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水工來了,看了一會兒,說:“水龍頭滑絲了,換一個就行。”奶奶長出一口氣:“快換吧,太浪費水了。”奶奶再一次跑上了樓,拿出了一個大號盆子,邊接著水,邊讓水工換水龍頭。不一會兒,水龍頭就“服輸”了。
奶奶回家后,給我講起了剛才的事。突然她拍了一下大腿,說:“壞了,菜忘買了!”
這就是我的嘮叨、“小氣”、愛管閑事的奶奶,我最愛奶奶。
我們身邊有很多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但令我最深刻印象的人,就是我的奶奶。 早上六點半,我還沒起床,就聽見門口有人在喊:“滔滔,快開門。”我一聽聲音,就知道是我的奶奶買菜回來了。我連忙下床,去給奶奶開……
我們身邊有很多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但令我最深刻印象的人,就是我的奶奶。
早上六點半,我還沒起床,就聽見門口有人在喊:“滔滔,快開門。”我一聽聲音,就知道是我的奶奶買菜回來了。我連忙下床,去給奶奶開門。奶奶一進門,就拿起小手帕擦汗,邊擦邊說:“早上的菜就是新鮮,而且還便宜。”我對奶奶說:“奶奶您怎么還這么辛苦,以后就別這么早去了,不就是便宜1元,有必要這么早起床嗎?”奶奶笑而不答。
我總覺得奶奶很吝嗇。但有一次,讓我改變了對奶奶的看法。這一天,我偶然看見了奶奶用洗衣液洗衣服,我便問:“奶奶你心為什么不用洗衣粉洗衣服呢?”奶奶說:“我在電視上看見洗衣粉對水源有壞處,含有化學物品,哎呀,我也說不清楚了。我想洗衣液肯定便宜過洗衣粉。過了幾天,媽媽帶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剛好可以比較一下洗衣粉和洗衣液的價錢。當我去比較價錢的時候,我驚呆了。洗衣液的價錢竟然是洗衣粉價錢的幾倍,這時我才發現“吝嗇”的奶奶原來并不是我想象中。回到家,我和媽媽表揚了奶奶。奶奶說:“我就是用買菜剩下來的錢,去買洗衣液的。”
原來是這樣,我的奶奶是為了節約和環保,我不得不倔服她,“奶奶,我向您學習!”
在我們學校門口,每天上學、放學時間,總能看到幾位奶奶執勤,維持學校門口交通秩序。我們稱她們為“義工奶奶”。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靠近學校門口的那位馬呈香奶奶。她個子不高也不矮,身材不胖也不瘦,她身上穿著樸素的衣服,頭上戴著寫有“親自志愿者”的小紅帽,手里拿著印有“注意安全”的小黃旗。馬呈香奶奶額頭和眼角有淺淺的`皺紋,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笑容。聽說她已經在我們學校門口義務堅守了四年的時間啦。
無論夏天多么炎熱,冬天多么寒冷;無論天氣晴朗,還是刮風下雨,“義工奶奶”們都會來到我們學校門口義務執勤。同學們見了她們都會向她們問一聲:“奶奶好!”“義工奶奶”們也總會夸我們:“真是好孩子!”在“義工奶奶”的護送下,早上,我們高高興興地踏入校園,中午,我們又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里。我清楚地記得,又一次,我經過“義工奶奶”身旁,奶奶就關切地對我說:“孩子,小心腳下有石頭,別絆著。”我聽后,就覺得她像我的親奶奶一樣,心里感到暖暖的。
今年的5月24日,《齊魯晚報》報導了“義工奶奶”的先進事跡。大家更加尊重和愛戴慈祥的“義工奶奶”了。
親愛的“義工奶奶”,濟師附小的老師感謝您們,同學們感謝您們,家長們更加感謝您們!
我的奶奶是一個很慈祥的人,雖然她的兩鬢布滿了許多銀絲,臉上也有了皺紋,但是她特別有精氣神兒,我愛我的奶奶。
奶奶愛干凈、講衛生。記得有一天,我站在陽臺上吃香蕉,垃圾桶放在廚房,我這有個“小懶蟲”不愿意動,順手就把香蕉皮從窗戶扔了出去,這一舉一動被奶奶發現了,她一改往日的慈眉善目,狠狠地教訓了我一番,逼著我下樓去撿香蕉皮。我極不情愿磨磨蹭蹭地下樓,把香蕉皮扔進了樓下的垃圾箱。回來后,奶奶說:“這才是我的好孫子,我們不光要愛護自己的‘小家’,更要愛護祖國這個‘大家’。”我聽了,后悔的低下了頭。
奶奶還是有個心靈手巧,織衣服的能手。從我記事起,幾乎每天都看見奶奶不停地織啊織。有一次,我問奶奶:“您天天織衣服累不累啊?歇歇吧!”她一邊織一邊微笑著回答我說:“不累,奶奶是想趁著眼睛好使,把你從小到大穿的毛褲都織好。不然,等奶奶老了,想做也做不成了。”聽了奶奶這番話,我的眼睛濕潤了。看著那一個又一個織好毛褲,我心里默默地想:我的好奶奶,我該怎樣報答您啊?……
奶奶不但在生活上關心我,而且還教給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為有這樣一位深深愛我的奶奶,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
你知道嗎?我們這個樓有一個“話癆”,說起話來,比誰都嘮叨!一點點小事被她碰到了,她可以給你說上幾天幾夜,令你不多時,便早已耳暈目眩,頭暈眼花,分不清東南西北,更要命的是你從頭到腳布滿了她的“標點符號”。唉,廢廢話不多說,趕快聽聽這位“風云人物”的“英雄”事跡吧。
鏡頭一:“小剛呀,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總是走路毛毛躁躁啊!都是多大孩子了!不早一點起床,現在開始著急了。要知道‘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啊,還有……”
“張奶奶,再見!”
“哎,我還沒說完哪……”
不用多想,準是三樓小剛早上起晚了,被“嘮叨大神”遇見了。唉!
鏡頭二:“張奶奶好!”我很有禮貌的向“嘮叨大神”問好。(廢話,我能不禮貌嗎?真是的。)
“嗯,今天放學早啊,作業寫完了?衣服有點不正,理一理……”
暈啊,誰能拯救我,原以為我今天的精心打扮,不會讓她挑出什么,可是…… 嗚嗚嗚……我媽都不這樣!
其實,張奶奶也挺好的,只是兒子孫子都不在跟前,就把我們當成了她的孩子,想一想,挺可憐的。
我們真的很喜歡張奶奶,如果有一天她不在的話,我想,我們都會覺得少了什么。最后我要說一句“張奶奶,我愛你!”
暑假里,閑來無事,便與父母一起去了趟奶奶家。
奶奶已經七十歲了,卻挑起了整個家里的農活:耕地、播種、施肥、收成,樂此不疲。有時,父母也想著接奶奶到城里住住,奶奶卻說:“城里生活,咱住不慣,又是天然氣,又是家電器。還是在家里好,燒火做飯,又能種點田!”被奶奶這么一說,父母也倍感無奈。
先前,因為一些事,父母不在家,就把奶奶接了過來,給我做飯。不料,奶奶有一天看著電視睡著了,鍋里的粥徹底糊了,而天然氣也在努力的“呼哧,呼哧”地釋放著激情。后來,奶奶便不再使用這些家電了,又回到了家里。
推開殘破的家門,正看見瘦骨嶙峋的奶奶將挑鐵桶的扁擔架在了她窄小的肩膀上,我跑過去問道:“奶奶,你在干什么呀?”奶奶看見我回來了,十分興奮,又把扁擔放了下來:“呵,你們還舍得回來?這不,知道你們回來,去挑點兒水,給你們燒火做飯。”“咦,奶奶,為什么不用自來水吶?怎么挑起了水呀!”奶奶再一次把扁擔架到了肩膀上說:“水管里可沒有水呀!走,去井里打些水來!”說著,便挑著桶走出了家門,我也跟了過去,想著要一探究竟!
到了水井邊,奶奶用鉤子勾住了鐵桶,慢慢地向下放,一點兒一點兒,等到了一定的深度后,奶奶便使勁拉起了繩索,這時我看到奶奶有些氣喘吁吁了!那感覺好像是在挽救什么重要的東西,不一會兒,一只裝滿水的鐵桶被奶奶拉了上來,接著,第二只也被晃悠悠地硬拉了上來。這時,只見奶奶蹲了下來,把扁擔放在了肩上,使勁一用力,硬將這勾著兩只裝滿水的鐵桶的扁擔撐了起來。此時,我突然發現奶奶那彎曲的背,奶奶的背直不起來了!彎曲得像一只大弓。那被水壓彎了的背,想直起來,卻又怎么也直不起來。
隨后,奶奶挑起那兩桶水,回到了家。一路上,背一直彎著,始終直不起來。到了家,放下水,奶奶呼出了一口氣,便又開始為我們忙碌了,但直到此刻,奶奶的背還是沒有直起來。
飯并不豐盛,只是簡單的幾個素菜,我并不愛吃這些,可是那天我出乎意料的吃地很飽很飽。
飯桌上,我對奶奶說:“奶奶,咱們國家現在可是在實現‘中國夢’這一理想吶!你有什么理想吶?”奶奶想了想說:“我還能有啥理想,有口飯吃,有口水和,就知足了!”“那可不行,‘中國夢’就是實現我國偉大復興,造福每個中國人的,讓咱們過上好日子呢!”奶奶捶了捶背笑著說道:“好,那國家一定要給咱村修修這水管,讓咱也吃上回‘自來水’!”“那是肯定的,不久的將來,人人都要奔小康呢!”
奶奶的理想會實現的,她的背也會慢慢直起來的。就像“中國夢”,不也是想要靠著中華兒女的努力,實現偉大的復興嗎?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