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自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自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自查報告1一、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初見成效。
從20xx年10月初開始,通過一年多來的走訪調研、制定計劃、出臺文件、召開會議等工作形式,以第七屆村級組織換屆為有利契機,在我區拋起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新高潮,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好評。
目前全區七個鄉鎮172個行政村,依法推選產生了6320名村民代表(其中男5586人、女734人),在村民代表中依法產生村務公開監督小組1337人,在村務監督小組內依法選舉產生民主理財小組752人,設立村務公開欄218個,意見箱212只,進一步落實了財務逐項逐筆公開、重大事項落實一事一議制度、財務報銷經村民主理財小組事前審核簽字、落實了村級班子民主聽證(懇談)會制度、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通過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推進,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與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前相比有了明顯的進步,受到廣大村民的歡迎和支持,上訪明顯減少,有力的維護了社會穩定。
(一)加強領導、組織健全
健全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是適應當前農村發展新形勢,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需要。一年多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進一步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明確了工作職責,提高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水平。一是各鄉鎮在領導干部調動后,及時調整、補充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人員,確保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延續性。二是鄉鎮黨委、政府逐步意識到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任務,事關本區域農村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持之以恒抓好落實。三是在村級班子換屆過程中,通過宣傳引導,嚴格落實村委會和村民代表的依法產生,為今后三年推進我區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奠定基礎。在選舉中民政局與組織部始終把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貫穿于整個過程。推選了一些熱心于村級事務發展、群眾公認度高、善于發揮作用的優秀人員進入村委會;另一方面通過提倡和引導黨員依法推選為村民代表,使村民代表充分體現了先進性和民主性。四是換屆結束后按照(吳委發35號)文件要求,及時調整和充實了村務監督和民主理財小組人員,并代表村民嚴格履行職責,依法開展工作。
(二)明確職責、完善機制
一是在選舉過程中緊緊圍繞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提出的要求,按照吳委發35號文件精神和各自職責依法指導,選舉產生了村委會成員606名(主任171人、副主任59人、委員數376人),基本符合民心、民意,體現了村委會選舉的民主性。二是進一步明確了成員單位職責,民政部門積極發揮組織作用,及時掌握新班子成員貫徹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動態,加強溝通和協調;組織部門組織村支書的培養教育(6月10日—6月15日對村支書進行民主法制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培訓),抓好年底村干部民主評議、獎懲等新機制的出臺;紀委加強對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力度;各鄉鎮根據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對新調入領導小組和成員單位明確職能。如在選舉前埭溪鎮對思想不重視,工作不落實的村干部進行談話,推進了工作進展;各鄉鎮農經辦對依法選舉產生的村財會人員、民主理財小組部分人員舉辦了培訓班(換屆后新進入的人員已列入今年下半年培訓計劃);財政站、農經辦、村級財務指導服務中心利用今年村級班子換屆選舉,全面開展了對172個村的村干部任期屆滿進行了財務審計工作,促進了村級財務的規范化建設。
(三)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1、進一步完善了村務公開制度。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以來,一是完善了村務公開的內容;二是規范了村務公開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序。各村都在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立了村務公開欄,財務公開表由村級財務指導中心落實專人張貼。從05年7月1日起,各鄉鎮在總結前階段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基礎上,根據各村實際情況,進一步落實和規范財務逐項逐筆公開。一般的村務做到每月公開一次,重大事項做到一事一公開;如道場鄉道場浜村按照村民代表的要求換屆前對財務進行了重新審計,張貼公布后村民比較滿意。各村在建立村務公開欄的同時,都設立了意見箱和舉報電話。
2、進一步規范了民主決策機制。換屆后對新班子成員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一是推進了村級民主決策,全區94
%的村已實行了重大事項一事一議民主決策,落實了行政村重大事項向黨委政府報告制度,便于黨委、政府加強督促和指導;二是全區已基本落實了村級事務經村民代表民主決策,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由村黨組織、村委會組織實施村民民主決策事項的辦理。并完善了決策責任追究制。如埭溪鎮的觀石村因村辦公用房破舊,在換屆后依法經村民代表民主決策,同意今年建造,并報鎮黨委備案,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3、進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一是推進了村級事務民主管理,建立了依法按章治理村務能力,結合浙江省關于印發《20xx年全省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浙村發〔20xx〕2號文件),由區民政局重新擬定了吳興區村民自治章程,供鄉鎮、村制訂參考依據,各鄉鎮結合區村民自治章程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村級事務民主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埭溪鎮已出臺《關于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道場鄉出臺了《村級財務管理具體實施辦法》、《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具體操作要求和標準》,環渚鄉把各項制度匯編成冊下發到村;二是強化了村級財務管理,建立健全了財務審批制度、現金結賬制、備用金制度等八大項財務制度和相關規定。同時為規范和節約村級日常開支,對村干部開支標準特別是業務招待費作出了統一規定;通過各鄉鎮檢查來看,普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左右。三是規范了農村集體財務收支審批程序,換屆前有80%的村支出是經村民主理財小組先審核,再審批支出、報賬,從20xx年7月1日起所有行政村的財務支出必須經村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核同意簽字后方可入賬。
4、進一步強化了村務管理的監督制約機制。推行村務公開以來,一是加強了對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在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由鄉鎮農經和村級財務指導服務中心負責監督審計的基礎上,有的鄉鎮專門建立了鎮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小組和審計工作小組(如道場鄉、織里鎮、埭溪鎮)。目前,七個鄉鎮都明確規定對任期屆滿和離任干部都必須進行審計;二是推行民主評議村干部工作制度?;韭鋵嵙舜寮壝裰髀犠C(懇談)會制度,要求村“兩委會”全體成員對分管工作和自身建設等情況進行述職述廉,以及對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執行情況進行匯報,接受群眾監督。民主評議以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干部是否合格的標準,考核結果與村干部使用和工資標準直接掛鉤 ……此處隱藏11304個字……基本落實了村級事務經村民代表。
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自查報告5為更好的發揚民主,規范政務、村務制度,使政務村務公開走上良性化發展,便于廣大群眾更好地行駛自己的民主權利,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和監督,按照文件精神,***黨委政府從工作實際出發,積極加強和改進村務公開工作,現將有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們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把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作為關系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一件大事來抓,并與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為加強對村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各村都相應成立了政務、村務公開領導小組和監督領導小組和理財小組,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及時處理群眾意見,保證村務公開工作有組織有領導地進行。
二、健全公開機制,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
(一)完善村務公開墻面。全鎮14行政村全部能做到“村務、財務、政務”三公開,全鎮除一個村因村委會修建暫時沒有公開欄外,其他13個行政村都有公開欄。
(二)完善村務公開的內容。公開的內容都是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熱點、焦點和國家有關的重要會議文件精神,特別是國家關于解決的“三農”問題,如糧食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農機具購置醫療補助、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農村五保戶供養金、農村大病醫療救助、扶貧、救災款物等各種補貼的公開和發放情況、宅基地使用、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報酬等,作為村務公開的重點內容逐項逐
筆予以公開。所有收支必須逐項逐筆公布明細賬目,讓群眾了解、監督村集體資產和財務收支情況。同時,根據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及時豐富和拓展村務公開內容,將村集體債權債務、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助村集體的政策落實情況,及時納入村務公開的內容。同時,對農民群眾要求公開的其他事項,也積極予以公開。
(三)規范村務公開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序。我們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在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立固定的村務公開欄,同時還通過村民代表會議等其他有效形式公開。一般的村務事項至少每季度公開一次,涉及農民利益的重大問題以及群眾關心的事項每月公開一次,集體財務每半年公布一次。同時,不斷推進村務事項從辦理結果的公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公開延伸。對公開程序進行嚴格把關,多方面收集和聽取群眾提出或反饋的意見,對不足之處進行了整改。
三、明確決策機制,保障群眾的決策權
進一步規范民主決策機制,保障群眾的決策權和管理。凡是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如村集體的土地承包和租賃、集體企業改制、集體負債、集體資產處置、村干部報酬、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和建設承包方案等,都要實行民主決策,不能由個人或少數人決定,必須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鎮政府采取多種形式積極推進村級事務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明確村級決策和管理的形式,規范村級民主決策程序,建立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建立村民委員會的各項工作移交管理制度和村民民主理財制度,規范農村集體財務收支審批。
四、加強對村務公開的領導,保障農民群眾的參與權。
在實行村務公開過程中,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依據政策和法律,組織全體村民結合實際討論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財務管理制度,并全部公開上墻,明確規定村
干部的職責、村民的權利和義務,村級各類組織的職責、工作程序及相互關系,明確提出對經濟管理、社會治安、救災救濟、計劃生育等方面的要求。
五、推行民主評議、強化管理監督,保障農民群眾的監督權
結合年終考核,我們對村干部進行民主評議,并作為是一種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民主評議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與村民座談等形式進行。一般每年年底進行一次,我們把群眾滿意與否作為衡量村干部是否合格的標準,評議結果與村干部的使用和補貼標準直接掛鉤。對連續兩次被評為不合格的村干部,是村黨組織成員的,按黨內有關規定處理。
我鎮在村務公開方面,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實事求是的分析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數干部認為抓政務、村務公開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大張旗鼓、大動干戈,花費許多精力不必要要小題大做。還有極少數干部對政務、村務公開報有抵制情緒,對公開不熱心、不愿意、消極對抗。二是公開的時間有時不夠及時、公開的內容還不夠全面。三是部分群眾還不熱心,對政務、村務公開淡漠,使政務及村務公開不能得到群眾的有力監督。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為進一步搞好我鎮的村務公開多想辦法,進一步完善各種機制,為切實做好密切黨群關系,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維護和促進我鎮的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加倍工作。
二〇xx年七月十五日
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自查報告6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村認真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嚴格執行農村民主管理“148”制度和“五步法”等民主決策程序,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一律召開會議民主商討,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和決策權,較好地實現了村民自治的目標。現就我村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充分保障村民自治權。
“148”制度和“五步法”程序是農村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尚方寶劍”,是開展農村各項工作的指導和依據。為有效落實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我村專門設立了黨務公開欄、村務工作欄及科普宣傳欄,將村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及村里的日常工作、重點工作定期公示,主動接受群眾和輿論的監督。對于村內的重大事務,村委會嚴格遵循“五步法”程序,先請示后開會,重大決策一律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二、落實民主管理,陽光行使權力。
為規范公章使用,促進村干部正確行使權力,我村于×年制定《南口鎮村公章使用辦法》,就公章使用、公章管理做出明確的規定。要求兩委會成員嚴格遵守《公章使用辦法》,按程序辦事,一視同仁。
此外,我村不斷規范和完善宣傳欄公示內容,及時公開村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例如:財務收支、糧食補貼、占地補償款發放等。財務公開是村務公開的重點,能夠有效地促進村兩委成員陽光行使權力。幾年來,我村堅持“兩公開一監督”原則,就村級財政的具體收支情況每季度公開一次,主動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和審查。
三、注重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
×年×月,我村村務監督委員會正式成立,有效促進我村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監督委員會成立以來,始終加強對村級資金、資產和資源管理進行監督,積極參加村里財務收支、報賬審議會議,對村級各項開支進行認真審議,確保我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資源有效利用、資金安全使用,不斷督促村“兩委”在財務收支工作上趨于合理化、規范化。
以上是我村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報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公示內容有待完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一定發揚優點、克服不足,不斷提高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水平,爭取再創佳績。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