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寫人作文集合七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奶奶寫人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奶奶今年五十多歲了,一頭烏黑的頭發,一雙有神的大眼睛,粗糙的手指,一看上去就是一個勤勞的人。
有一天上午,奶奶跟我一起去田里干農活,我們拿起工具,向農田出發。到了那里,眼前是一片遼闊的地方,有幾十塊長方形的小塊田野。我問奶奶:“奶奶,這么多田,哪個才是我們家的呢?”奶奶說:“我們面前的這一排,倒數一、二、三塊都是我們家種的莊稼。”我們走了好一會兒,才來到自己家的莊稼邊,來到地邊,奶奶二話沒說就拿起工具種了起來,我也學著種起了菜。
我們干了一小會兒,看見開著電動車,來接我回家吃午飯,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們回去吃午飯吧!”奶奶高聲地拒絕了我,說:“先回家吃吧,我馬上就回去。”我說:“好吧。”我回到家吃完午飯,過了好長一會兒,奶奶才回到家。
還有一天上午,莊稼成熟了,我跟奶奶到農田中去收菜,我們來到農田里,帶上了一個大袋子跟工具,一起去農田收菜,我們來到農田中,用釘杷上下翻著地,不一會兒,地上就出現了一顆顆飽滿的花生,我把一個一個花生放到袋子里,撿完花生,奶奶又背起這袋花生,走回家,把花生上的泥土放到水里沖洗干凈,還把一個一個的花生,挨個兒地剝開了殼兒。一直干到中午12點多鐘,才吃午飯。
我的奶奶真勤勞啊!
窗外的風卷著落葉從我面前飄過,有幾只小鳥隨著風飛翔。一縷一縷的細風涌進屋里,把一本很久沒有翻開過的練習本吹開了。我望著本子上歪扭得像蚯蚓的字跡,眼眶不禁泛紅了,思緒隨著風飄回了三年前……
那本本子上的字是奶奶寫的。那一年,奶奶身患癌癥,但她并不知情,總以為是小病,很快就能治好。奶奶每天只能躺在冷冰的病床上,唯一的樂趣就是聽我讀報紙。她總是說:“小孩子的聲音干脆又響亮,奶奶最喜歡聽了。”每當我讀報時,她總是笑瞇瞇地看著我,讀到有意思的文章時,她還會笑出聲來,原本單調冰冷的病房變得生機勃勃起來,像一束溫暖而明亮的陽光灑在一片荒蕪、陰暗的土地上。
有一天我去看奶奶,她正拿著一支筆在一張舊報紙上寫著什么。我悄悄走過去,問道:“奶奶,您在寫什么呀?這么認真!”奶奶抬起頭,笑盈盈地說:“你來得正好,奶奶想學寫字,你教教我吧!”我疑惑地問:“您怎么會想要學寫字呢?”“你又不是每天都來陪著我,你不在的時候,我一個人都快悶死了!這不,我學會了寫字,就可以自己看報紙了,可以消磨時間嘛!”奶奶解釋道。我笑了,從書包里拿出一本嶄新的練習本和一支鉛筆,交到奶奶手里:“好啦,我教你就是了,你想先學什么字?”“當然是我乖孫女的名字啦!”奶奶笑得合不攏嘴,蒼白的'臉上泛起了寶石似的紅暈。
從此以后,病房里多了一幅溫馨可愛的畫面——奶奶認認真真地寫字,有不會的我就握著她的手教她寫,累了我就讀報給她聽。奶奶每天臉上掛滿了笑容,像沒生病一樣,真希望這種日子一直持續下去。
可是天不如人愿,奶奶的病情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惡化了,因搶救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手里緊緊攥著奶奶的練習本,那曾經我們一起笑過的病房里好像還充盈著她的身影、她的笑容。我望著窗外蔚藍的天空,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
每當我看到那本本子時,我就會想起奶奶那認真寫字的身影,我永遠無法忘記她。每當我遇到挫折時,我都會想想奶奶,想想她那快樂的笑容,這樣我又會重拾信心,頑強地繼續下去。難忘您,我親愛的奶奶!
“奶奶,我愛您,就像老鼠愛大米……”聽,我正美滋滋地哼著自編的歌謠——《我的奶奶》。走,隨著我的歌聲,來認識一下我的奶奶。
奶奶現在已經有69歲了,一副金邊眼鏡后面,藏著一雙慈祥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她花白的頭發,古銅色的臉,一雙混濁的眼睛,額頭上掛著幾絲皺紋。
有一次,我肚子餓了,發出咕咕聲。奶奶聽了,便去廚房煮東西給我吃。我坐在椅子上,等著奶奶拿東西給我吃。一會兒,奶奶端出了我喜愛的咸雞蛋。于是,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抬頭便看見奶奶正看著我吃著。我說:“奶奶,你也來吃呀!很好吃呢!”可是,奶奶卻說:“好吃就多吃點,奶奶不餓。”我聽了,就一口把剩下的吃完了,殊不知,這是個美麗的謊言。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那是奶奶對我的愛。
聽,我又情不自禁地哼起我最愛唱的歌:“奶奶,我愛您,就像老鼠愛大米……”奶奶“撲哧”一聲笑了。
這篇文章寫了奶奶看“我”吃咸鴨蛋的事情,突出了奶奶對“我”的疼愛。文章描寫生動,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恰到好處。結構完整,首尾照應,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許多值得我去懷念與回味的人,每個人就像一個個小故事一樣在我的頭腦中保存、積累。慢慢地這些人與事就如一本寶貴的故事書,融入濃濃的親情,感受親人的細膩的關懷,時常在頭腦里翻閱,讓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傾訴一些心里話,今天我就來說說我的奶奶吧。
我的奶奶是一個留齊耳的短發,中等身材,看起來胖乎乎的與藹可親的老人,也是個既嚴厲又讓人敬佩的人,她很樂于助人,善解人意,奶奶的笑容很慈祥。她特別疼愛我們,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總是能感受奶奶那濃濃的愛意。
每當我放學回家的時候,都能看見奶奶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遠遠的就能聞到飯菜的香味,我的肚子就不由自主地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奶奶端那美味的菜肴,親切地對我說:“肯定肚子餓了吧,快去洗手來吃飯吧。”“多吃點!還有要多吃青菜!”“呵呵!還是奶奶最了解我了。”我拿起碗筷,‘狼吞虎咽’吃了起來,還是奶奶做的菜最好吃了。
有時我受委屈的時候,或者是給爸爸批評上完‘行政課’的時候,她就會拉上我的手,摸我的頭把我帶進她的房間,給我分析為什么會給爸爸批評,給我說做人的道理,讓我知道要及時改正錯誤。還有弟弟妹妹傷心時她會給予適當的安慰與鼓勵,會帶他們出去散步、逗樂,讓他們忘記委屈。她的這些做法讓傷心、哭泣的我們多了一份力量。
當然,在與藹的背后還有嚴厲,奶奶是一個很有原則性的人,該玩就玩的痛快、該學就要認真的學習。當我們犯錯誤、做錯事的時候,她也會懲罰我們,而且還會罵我們,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們的將來想,有時罵得不是很好聽但是我都是聽,心里想:“她是我的奶奶,我要尊重她!”所以,要是不想聽到那些話,就得做好每一件事,努力達到最好,呵呵!
奶奶也很會處理人際關系,在家樓下的花園里,往往可以看到奶奶與她的一些老朋友在聊天,有時候還會送禮物或者到他們家里去坐坐,喝喝茶。奶奶還很愿意幫助別人,記得有一次在公園里,有一個小男孩與家人走散了,奶奶知道了就帶他們去找,最后終于在一個花叢下找到了,小男孩的家人很感謝奶奶,還特地到家里做客呢!
奶奶她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的生活引導者,不管在生活還是學習中,她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與幫助。奶奶對我的關懷我永遠不會忘卻,我會好好地珍惜奶奶對我的疼愛,我會好好孝敬她,用我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奶奶苦心的付出!
感謝您,我親愛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戲迷,只要有她在的地方,準有咿咿呀呀的唱戲聲。周六晚上,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時哈哈大笑。這時奶奶過來了,指著電視笑著對我說:“夢夏,正看電視呢,看了這么長時間,休息會兒吧!”我正要問奶奶是不是想看戲,就聽見奶奶說:“喲,都這個點兒了,《梨園春》再不看就沒了。乖,叫奶奶看會兒。”我知道奶奶愛看戲,每期的《梨園春》幾乎都不落下,便放下遙控器,對她說:“奶奶,您自己調頻道吧,我先去寫作業啦!”奶奶沒回答我,專心地調頻道,我還沒到書桌前就聽到了唱戲聲。
星期天下午,我本打算在家里玩,可奶奶非拉著我去小區廣場,說要給我個驚喜。到了廣場,只見一條醒目的橫幅掛在廣場的兩棵樹之間,我仔細一看,上面寫著:全民“梨園春”。我往四周看了看,全是中老年人,他們坐在凳子上,交頭接耳,等著節目開始。我無奈地對奶奶說:“老佛爺呀,您在家里沒聽夠,還拉我來這里聽啊,您就饒了我吧!”奶奶不說話,只是瞇著眼對我笑,也不讓我回家。我只好硬著頭皮和奶奶一起坐了下來。不一會兒,主持人講了開場白,我才知道這是比賽。最后,主持人說:“請l號參賽選手上場。”坐在我身邊的奶奶二話不說立即起身,抖抖衣服,正正身,挺有范兒地登上了臺。奶奶一張口,臺下就響起了掌聲。我不由得一驚,使勁鼓起掌來,原來奶奶唱得這么好!字正腔圓,抑揚有度,表情豐富,動作到位,坐在臺下的我別提多激動了!比賽結束,奶奶還得了獎呢。
事后,我好奇地問奶奶:“您怎么突然參加戲曲大賽了?”奶奶說:“平時你們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你爺爺也有自己的愛好,我自己在家只能聽聽戲打發時間,不知不覺就愛上唱戲了,經常自己在家練呢。看到這個比賽就想著來試一試。”我笑著說:“嘻嘻,戲曲已經成了您的‘好朋友’啦!”
我的奶奶很平凡,但我卻非常喜歡她。她的頭發已有些花白,但看上去卻十分精神。她的假牙很白,因為每天晚上她都會清洗。她十分愛干凈,總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把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在我沒有東西打發時間時,她會很耐心地陪我玩。
有一次,我和奶奶下跳棋,她不會下,每想一步都很困難。如果是一般人,早就離去了,可慈祥的奶奶為了不讓我掃興,仍然和我一步一步地下著棋,直到下完。
一天,我們坐在地板上用筆彈珠子,奶奶明知自己贏不了,但她還耐心地和我一起玩。珠子彈來彈去,奶奶時不時地接不到,但她卻一直微笑著面對我,而且還經常說:“你真厲害,奶奶玩不過你!”我們彈到外面去的球都是她爬出去撿,她老了,爬起來非常吃力,雖然如此,但她從不嫌麻煩。
奶奶,您那張滿是皺紋但很溫柔的臉,雖然不出眾,但在我眼中,這比什么都美!您那雙布滿青筋的粗糙大手,給了我們一個溫暖舒適的家!您雖目不識丁,但在我眼中,您比誰都有文化!奶奶!我愛您!
“這螃蟹不能吃,有毒!”奶奶一把奪走我口中的螃蟹。
我一臉驚愕,奶奶平時都叫我多吃,今天怎么了?“快看這個新聞!”她拿出手機,打開收到的視頻:一位大媽手持注射器給一筐螃蟹逐只注射不明液體,聲明這是在注射蟹黃,毒害老百姓。“幸虧發現得早,等會我就告訴鄰居去。”奶奶絮叨著。
“叮……”奶奶的微信鈴聲又響了。“緊急通知,昨天有幾個人穿著和尚服,拿著香皂到處推銷,他們先在你面前晃一下香皂,等你一聞,就會暈倒。等你暈倒后,就取走你的器官,然后……”奶奶扶了扶架在鼻子上的老花鏡,神色匆匆:“太嚇人了,我得趕緊把這條消息轉發朋友圈……”
“奶奶,這種消息就不要亂轉發了。我爸是醫生,他說人體的器官移植、器官的保存、運輸和植入受體需要苛刻的條件,這些歹徒根本不具備那樣的條件。他還告訴我,沒有哪種香皂能達到在鼻子前晃一下就迷暈的效果,即使是醫院用的吸入式麻醉劑,也要用面罩或者深呼吸幾下,甚至要好幾分鐘才能做到。”“可是那些人為什么發這些呢?”奶奶將信將疑。“老師曾告訴我們,這些別有用心之徒是想引起大家關注,編造和傳播一些讓人恐懼和不安的消息,達到挑起事端、擾亂社會的企圖。”聽完我的解釋,奶奶恍然大悟。
我趕緊上網查了一下奶奶說的毒螃蟹事件。原來,那段截取的視頻發生在蘇浙一帶,農村集體聚餐燒菜的地方,注射用的黃色液體是料酒,在蒸螃蟹前注射入料酒,會使螃蟹味道更鮮美。奶奶看了辟謠的帖子,恍然大悟,感嘆道:“原來也是謠言,我趕緊去跟我的那些老朋友講講。”
“奶奶,以后要是遇到類似的‘新聞’,千萬別忙著轉發,以免以訛傳訛。”我鄭重其事地教奶奶怎樣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當然,有些正能量的帖子還是值得我們去支持的,我們要做到明辨是非,陽光發帖。奶奶,您覺得我說得對嗎?”
奶奶欣然應答:“對,我孫子火眼金睛,真厲害!以后我也得擦亮眼睛,好好辨別這些新聞,哈哈哈……”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