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敘事寫人作文集合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敘事寫人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迅先生指出:“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怎樣寫人物作文。”從人物語言的描寫中看出人物的鮮明特點。
一、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
二、人物語言的描寫,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對話描寫,不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語言要力求簡潔,避免有話必錄和拖泥帶水的現象。
四、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語言描寫,并不是唾手可得,而要通過艱辛的努力才能獲得。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任何心理活動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動的起因寫清楚,對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通過心理描寫來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動的過程展現出來。
心理活動的展現和其它事物的發展一樣,都是有層次的。把人物心理活動的層次逐漸寫出來,人物形象的展示也會越來越具體。寫心理活動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用第一人稱寫人時,可以寫“我”的心理活動,但不能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因為別人心里是怎樣想的,“我”是無法知道的呀!
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環境下內在性格的變化,要顯示這種差異,就必須通過對比加以表現,將他們面對相同的事物做出不同的反應寫出來,從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過對比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幾點:
一、運用對比描寫,不應該勉強湊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適合采用對比的寫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對比的寫法,才可以通過對比來寫人,完成自己的寫作意圖。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適合采用對比的手法,也不要牽強附會。
二、兩個人進行對比,不能割裂開來先寫一個,后寫一個,互不相干,而是圍繞中心事件敘述,刻畫兩個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寫人,單從一個側面描寫,人物形象往往單保從多個側面描寫,人物形象才豐滿。多側面描寫人物形象,這個“側面”的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從眾多材料中選擇整理各具代表性的若干側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現人物形象。
通過多側面描寫來豐滿人物形象,可稱為“眾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側面,“拱”就是多側面展示人物形象的過程。不過應該看到,“眾星拱月”的“眾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們之間也有主次、詳略的區別。
寫一群人,比寫一個人、兩個人難一些,難就難在要通過一定的材料組織,巧妙地將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從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樣組織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應該抓住貫穿各個人物之間的線索。在一群人中,也有擔當“主角”、“配角”之分。
人體是靠骨架支撐的,文章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靈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結構就是靈魂和血肉的“骨架”。
寫人的結構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總分總式。這是最常見最樸素的寫人結構。它的特點是有一個點明題意的開頭(A),簡潔醒目,作為文章的總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說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幾段互相獨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中心,在編排先后的次序上還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結尾E是文章的總結部分,它不僅是D的自然過渡,而且常常是對B、C、D的歸納小結,又是對A的照應。
第二種,逐層進入式。這種結構方式適于用一件事寫人。它的特點是:第一層次A,寫事情的起因;第二層次B,寫事情的發展;第三層次C,寫事情的高潮;第四層次D,寫事情的結局。文章的二三層次是全文的靈魂和力量所在。這兩個層次寫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內容豐富起來。
根據表達的需要,描寫人物的外貌。
對人物的容貌、身材、衣著和表情的描寫,就是外貌描寫。有的人一寫到以記人為主的作文時,往往作這樣的描寫: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個模樣。其實,人們哪里都有如此相同的外貌?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根據表達的需要,去描寫人物的外貌。
在一塊貧瘠的荒地上,一位老人用她勤勞的雙手播下了生命的種子,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這塊荒地搖身一變,變成了四季充滿生機的百草園。這里也便成了我最喜愛的地方。
春天,我和伙伴們在這里追蝴蝶、捉蟋蟀,幫奶奶種花種菜、除草、澆水。
夏天,爬上大樹捉知了、在樹蔭下編柳枝帽。晚上,戴上柳枝帽,當解放軍抓特務。
秋天,是果樹飄香的季節,我便像孫悟空鉆進王母娘娘的蟠桃園一樣,大飽口福。
冬天,雪花肆無忌憚地飄著,狂風不知疲倦地吹著,太陽公公像睡著了似的,可奶奶的百草園卻不甘寂寞。瞧!梅花在冰雪中怒放,大樹在狂風中屹立,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草樹木也競相開放,就像一場別開生面的選美比賽!
金色的九月,金色的陽光,在這金色的季節里,我們欣喜地迎來教師節。
辛勤的老師,伴隨我走過了5年的風風雨雨,讓我從“咿咿呀呀”學語到了讀字,讓我明白做人的道理和書中的世界。七尺講臺上,總是可以看到他們熟悉的身影,他們在這七尺講臺上流過無數滴汗水,粉筆總是在黑板上嘰嘰喳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寫個不停,寫過無數個春夏秋冬,寫下了淵博的知識,他們留在了我的心中,他們將自己淵博的學識毫不保留地交給了求知的學子們,他們就像紅蠟燭一樣,燃盡了自己,照亮了無數個學子。老師,我的第二個母親,尊敬的老師一次次把我推向高層階梯,他們,瀝盡心血。
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有這樣一位老師她永遠像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我的心田。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她和藹可親,給了我們慈母般的愛;她知識淵博,幽默風趣;她工作嚴謹,教學經驗豐富。她是我心中最敬佩、最崇拜、最美麗的老師。
記得那是上小學四年級的一次作文課上,那天,老師叫我們每人寫一封信給她,從那以后我便開始結交這位知識淵博的筆友。大家可能會感到驚訝,老師工作那么忙,哪里有時間給你回信。那時候我很膽小,不敢動筆,可因為作業,無奈,只好動筆。第二天,老師給我回了信,很長很長,而在最后一句話,老師說:“多給老師寫信!”老師的話給我增添了力量,就這樣,每隔兩三周我就給老師寫一封信,說說我在學習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每當我遇到困惑,想和老師分憂的時候,每當我遇到有趣的事,想和老師分享的時候,我就會寫一封信給老師,而老師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目光、行動迅速給我回了信。老師的耳朵給了我傾訴的機會,老師的嘴巴給了我無限的關懷,老師的微笑給了我無窮的力量,老師的雙手給了我飛翔的翅膀老師給了我很多很多,不僅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還使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此時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的真正內涵。
《回家》
看看手表,七點半。翻翻日歷,20xx年6月19日。夜晚,有人或許正與家人一起看著電視,聊聊天,渡過快樂的一天,而我們,卻在這一片寂靜中進行著晚自修。這時,或許你會放下手中的事,腦海中迸出兩個字:“回家”。
安靜。還是安靜。可誰又知道,此時有多少人心中正想著自己那溫暖的家,可愛的親人啊。自從我們來到園區校,所有的生活都要自己來安排,我們第一次離開家的懷抱,才知道,回家的.感覺是多么美好。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家,可在家庭中,快樂幸福的時光都一樣短暫,一樣美好。可是,誰又能說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家呢?
從洗漱到吃飯,從學習到睡覺,現在,我們每個人都一起在做這些事,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但我們每天都在過著像一家人一樣的生活,甚至一天24小時都在一起。誰能說,我們不是一家人呢?雖然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家,都是由親情和愛情構筑的,但是堅實的友情,讓我們初二(2)班,也組成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大家庭。
命運帶給了我們一個溫馨舒適的家,親人們互相關愛,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我相信,命運還會帶給我們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家。閉上眼,我能回憶起家庭甜蜜的香味,睜開眼,我看到的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樂趣的新家。
晚自修將要結束了,一天又將離我遠去。既然對家的思念無法改變,就讓我默默地享受著這個美好的新家,就算總有一天,我們會各奔東西……
這時我才憶起,后天下午,又可以回家了。
我叫黃牧,是一個四年級的學生,今年九歲。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圓圓的腦袋上理了個平頭。稚氣的臉上鑲著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老是忽閃忽閃的,仿佛對一切都感到新奇似的。我性格內向,不愛言語,但一打開話匣子,總喜歡提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使人無從回答。
我愛學習,愛書法,愛看書。從一年級以來,我一直擔任學習委員,上課時專心聽講,積極答問。回家后,我不做完作業不吃飯,不練完書法不睡覺。因此,我從幼兒園到現在,學習成績優秀,期期得獎,書法作品曾五次獲區、市以上獎勵,并吸收為全市首屆少兒書法協會會員。
我又很淘氣。記得有一次,我在電視劇里看到豬八戒踩西瓜皮摔更頭時,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一條妙計油然而生。爸爸經常工作到晚上才回家,于是,我就在門口放了很多珠子,到了晚上八點,爸爸開門進屋,只聽得“叭”的一聲,我跑出來一看,爸爸頭在門外,腳在門內,橫躺在地上。見此情景,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爸爸從地上爬起來,滿臉怒氣,當聽到了媽媽的解釋后,爸爸才“陰轉晴”,并夸我說:“你理論聯系實際,活學活用,聰明,聰明!”
我經常問爸爸:“為什么你看愛看新聞聯播而不愛看少兒節目?為什么月亮和太陽不從天上掉下來?為什么有的兒童沒有錢讀書?”等等,對此,爸爸給我講了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我還是不太清楚。每當這時,爸爸總是對我說:“你長大了就會明白的”。
其次,我也有很多弱點,我愛哭。成績沒考好我會哭;爸媽批評我我會哭;我寫書法作品時一個字沒寫好我會哭;遇到困難時我會哭。爸爸總說我自尊心強但意志脆弱。
這就是――一個聰明、淘氣又幼稚的我的自畫像。這個畫像一定會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越畫越完美。
今天我摔了了一跤,把自己的膝蓋蹭破了。媽媽接我回家路上去買了紅藥水說是給我消毒傷口。到家后媽媽開始幫我處理傷口了。
好疼啊,我哭了起來,剛剛開始媽媽也沒說我什么,看我越哭越厲害,媽媽和我說,你是小小男子漢,你應該堅強的,這點小傷,能哭成這樣,真的很不應該,媽媽知道你是有點疼,但是這點疼完全是能忍住的,沒必要哭成這樣。可是我還是哭得厲害,而且越哭越起勁了,媽媽和爸爸說,本來我們是要帶你出去的,看來你的腿這樣了,也不能出去買零食了,那我們走了,你就呆在家好了。聽了媽媽說要出去買東西不帶我去,我著急了,也要跟著去。
媽媽這時候說了,你的腿蹭破了消毒的時候是疼得,但是不至于疼成這樣,爸爸媽媽小時候也頑皮過,也摔過,所以疼成什么樣我們是知道的,你以后不能再這樣,動不動就哭。
聽了媽媽說得話,其實我自己也是明白的,哭只是想和媽媽撒撒嬌的,我記住了媽媽的話了,以后會勇敢點的,不會再為了一點小傷就哭個不停了,我現在是小學生了,不是小寶寶了,我已經長大了。
在中心小學三年十三班,有這么一個女孩。她的眼睛又大又亮,睫毛長長的,眉毛細細的,頭發短短的,個子高高的。
她非常熱情,幫助老師和同學。她經常和同學一起幫老師抱作業本,這樣做她感到很快樂。記得她才剛上一年級時,班上有個同學不小心把上音樂課的錄音機弄壞了。錄音機壞了,同學們怎么上課呀?而且,他犯了錯誤有可能回家會挨批評。她覺得她應該幫助他。回家后,她就跟媽媽說了自己的想法。媽媽非常同意她的做法,便給了她50元錢。第二天她把錢交給了老師,并且告訴老師她要幫那同學一起來賠學校的錄音機。老師沒有收她的錢,而且還表揚了她。
她的興趣愛好是畫畫。她曾學過水粉畫、兒童畫、線描……她現在在少年宮學習水墨畫,也就是中國畫。每次同學們都會找她畫一些小動物,她都爽快地答應了,而且按時完成了。
她具有同情心,喜歡喂養小貓、小狗。她曾給小區里的野貓買貓糧,給鄰家的小狗“包子”喂水,還去動物園給黑猩猩吃山楂片。
她喜歡探索,自己在姥姥家的小區里種些花花草草。她在小區的土地里種過薊縣的花椒籽,種過木瓜,還種過大蒜,但是只有大蒜發芽了。她看到自己的成果很高興……
這就是我,同學們,你們猜到我是誰了嗎?我呀,就是你們的“一姐”王若溪,哈哈。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