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奶奶寫人作文集合七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奶奶寫人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祖母是一個60多歲的又矮又瘦的老太太。黑色短發,不時夾雜著幾根白發。無情的歲月在她臉上刻下一個又一個傷痕,像一個沒有水分的干橘子。
奶奶是農村婦女,大半輩子都住在農村。她知道掙錢不容易,總是習慣性的把每一分錢都存起來,但是她愿意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上。爸爸媽媽帶回來好吃的,但是奶奶總是吃的很少,就是為了讓我多吃點。奶奶總是在打折時買耐穿的衣服。奶奶的生活教會了我節儉。
自從奶奶回家,奶奶一天把我們的飯都包了。以前每天放學,周末只能吃爸媽做的速凍餃子或者粥。現在每天回家都會有四道好吃的菜和翻新的主食。奶奶非常喜歡做飯。一個土豆可以做土豆絲,孜然土豆,紅燒土豆等等。奶奶的廚藝逐漸提高。她跟著手機學著做紅燒土豆排骨,南瓜餅,面包,油條等等。突然,奶奶在渭南幾年了,每天默默的給家里做貢獻。是奶奶教會了我堅持和學習。
每當我或者我爸媽工作學習的時候,奶奶總是和姐姐呆在房間里或者在樓下玩,從來不打擾我們。奶奶每天打掃房子。我說:“奶奶,你熱身累了。休息一會就可以收拾了。”。奶奶會說:房子干凈了,心就安靜了,有利于工作學習。我應該幫你的。是奶奶教會了我奉獻和責任。
我很愛我奶奶,我奶奶也愛我,但是我奶奶不允許我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我對自己的道德行為特別嚴格。每次我做錯了,她總有辦法讓我以堅定的信念改正。
奶奶的良苦用心永遠記在心里,我今天的一切成就也有奶奶的貢獻。奶奶,我一定會報答你的!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了的護士。她現在已經是六十七歲了,她烏黑的眉毛下面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皮膚白淅,個兒不高,略胖的身子總是那樣忙忙碌碌,走起路來風風火火的。奶奶是一個做事認真負責的人,而且辦事麻利,也是一個開朗熱心的人,我很敬佩她。
我的奶奶每天都是很早就起床了,先去洗衣服,然后為我的爺爺準備好早餐,再去菜場買菜,一切都做得非常麻利。
記得有一次,奶奶和我一起去坐公交車,因為我們是起點站,所以人不多,我們很容易找到了座位。一站又一站過去了,人也越來越多了。這時,有一位步履蹣跚的拄著拐杖的白發老人上了車,她顫顫巍巍地看了一下車內,想尋找一下座位。就在這時,奶奶迅速地把她扶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位老人非常感激地向奶奶道謝,有幾個年青人見后,也急忙把自己的座位讓出來,叫奶奶和其他年紀大的人坐下,原來是奶奶的這種精神感動并帶動了他們。奶奶真了不起!
這就是我的奶奶,我非常敬佩她!
奶奶今年69歲了,我從來不覺得時間竟過得這么快,也可以說我從來不覺得老人的時間竟過得那么快。
上小學的時候,我一直住在博山,在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搬到了張店。所以我們見面的機會并不多,頂多就是放了暑假寒假在那兒待上半個來月,因此,我對他們的記憶有些模糊。
到了那里,很新鮮,每個人對我都很好,每年也都領著我和表哥出去玩。記得那還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和我們倆去海邊,爺爺膽大把我倆帶到水比較深的地方,奶奶就在岸邊根據我頭上的紅絲帶尋覓著我們的蹤影,找到了就呼喊我們讓我們不要進那么深。現在一想,奶奶真逗。
在我印象中,奶奶性格開朗,身體很棒,勤勞能干,很愛笑。但一切也不過是印象中的罷了。
半年前的寒假,有幾天,奶奶說胃有點疼,家人都沒在意,給奶奶買了點治胃疼的藥,我也沒有在意。不間斷的,奶奶偶爾說起她胃有點疼,我還是沒有太在意。直到后來,奶奶臉色越來越差,身體越來越瘦,再到后來,打針、住院、喝中藥
一次周五放學,回到爺爺家門口,遲遲不敢按響門鈴,在門外,我已經感覺到一種無措感。終于還是鼓起勇氣,按下門鈴。屋里沒有開燈,昏昏暗暗,桌上擺的飯菜也不再新鮮。奶奶倚著沙發,閉著眼睛,抬著頭安詳地坐在那里。面色焦黃的她聽到聲響也沒有動彈,他已經瘦得不成樣了。
爺爺聽到聲響出來,臉色也不是很好,頭發仿佛過了一周后更白了。餐桌上,我強忍著給他們講笑話,而他們的臉冰冷如鐵,沒有為之動容一下。
此后,奶奶經常打針住院,但也是沒日沒夜的疼。坐在沙發上,始終保持著那一個姿勢,好像在沉思人生的種種。
奶奶一生真的好苦,沒上過學,沒受過高人一等的待遇,還沒等享福,又得了病。奶奶,如果,我一定活到一百歲,我一定要陪你過一百歲的生日。
我做了個夢,奶奶在桔樹前,守望著奔跑著的幾十只小鴨子,眼里滿是慈祥與溫馨……
開始記事起,奶奶鄉下院子里種著桂花樹、桃樹、桔樹,在樹蔭下,十幾只小雞和小鴨在到處覓食。我喜歡拿著小樹枝在后面追趕著這群小雞鴨,到處亂跑,直到小雞鴨四散躲避起來為止。奶奶見了便奪下我手里的小樹枝,嘴里大聲說道:“去去去,這群小雞鴨長大后,能生蛋給你吃的,不能欺負它們。”但并不是所有的小雞小鴨都能長大,有次,我分明看到三只大肥貓各叼著只毛絨絨的小雞崽,大搖大擺地穿過庭院,越過墻頭,逃之夭夭。又是約半年后,又是禽流感來襲,損失近半,看到死去的小雞小鴨,奶奶都心疼得不已,傷心好陣。欣慰的是總有十來只小雞小鴨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健健康康地長成,更可喜的它們中有的已經漸漸能生蛋。這些純天然無污染的蛋蛋將變成了日后奶奶腌制的主要食材。
我最愛吃奶奶親手腌制的咸鴨蛋,紅紅流著油的蛋黃、咸淡適中鮮香的口感,對我來說簡直是人間美味。奶奶在東邊的墻根堆放著好多陶罐,常被奶奶用來腌制不同的食物,如咸菜、臭海菜桿,當然還 有我最愛吃的咸蛋。陽春三月,奶奶便把冬季積攢起來的鴨蛋拿出來,放在太陽底下曬,曬足幾個大日頭后,又找堆黃泥沙用水拌進許多食鹽,把幾十個蛋依次涂抹上薄薄層咸黃泥。我喜歡跟奶奶起腌蛋,奶奶邊腌蛋邊教我,蛋曬過太陽后蛋黃便能出油,用咸泥腌制的蛋不會太咸。裹上黃泥巴的鴨蛋晾干后,被奶奶小心翼翼地放入陶罐中封上蓋。看著盯著陶罐眼都不眨下的我,奶奶堆起慈愛的笑臉,樂呵呵地對我說:“小睿啊,嘴饞要忍忍,過兩星期就可。”
我和媽媽也曾想試著用奶奶的方法去做“奶奶牌咸鴨蛋”,但味道十分的差,遠遠比不上奶奶腌的好。
每個端午節前,爺爺便早早地把腌好的咸鴨蛋拿過來了。用清水沖去咸鴨蛋外面的黃泥,又露出鴨蛋青灰色的殼,沒有超市真空包裝咸蛋外面的化學臭味,卻能隱隱能嗅到泥土帶來的芬芳。用電飯煲煮飯時,放到蒸架上隔水蒸,吃起來這味道就不必再說了。
去年端午節,奶奶遇車禍離世,含淚吃完最后顆奶奶腌制的咸鴨蛋后,我再也沒吃過顆咸鴨蛋,我只想把那份熟悉的味道永遠埋入我的`記憶。
新年前夕,我盡力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了敬老院,照顧了孤寡老人。
我進到了名為“千歲間”的屋子里,看見一位八旬老奶奶,我問老奶奶今年有沒有人來看過您,她說:“你能再說一遍嗎?”看來這位老奶奶耳朵有點聾吧!我又大聲說了一遍,老奶奶才聽明白,她慈祥地笑著說:“哦,好閨女,你是一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今年你是第一個來看我的。”我很驚訝,心想:“難道說老奶奶的家人還沒來看她嗎?”老奶奶又說了一句:“他們太忙了,沒時間來看我。”我小聲說了句話:“難道沒有看電視上的公益廣告嗎?廣告上都說了‘要多多照顧空巢老人’了,難道大人都不懂嗎?”老奶奶似乎聽見了,問我:“你說什么?”我說: “沒什么,他們應該多來看看你。”老奶奶笑了笑,沒說話。
我仔細的觀察了一下老奶奶,有著花白花白的頭發,額頭上有數不清的皺紋,眼睛有著小孩子一樣的單純,笑起來像一個孩子的笑臉。這位八旬老奶奶,花甲之年,依然這么單純;但在單純的背后,又有多少令人感動的故事啊!
我為老奶奶洗頭的時候,輕輕揉搓著老奶奶的絲絲銀發,用我細膩的手指來為老奶奶打扮,我為老奶奶梳頭的時候,老奶奶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我們互不相識,卻用行動來彼此認識,你真是一個活雷鋒啊!”我在為老奶奶捶那曾經為兒女日夜操勞的背時,我忽然想十年過后,是否為自己曾經日夜操勞的爸爸媽媽捶背梳頭呢?
我相信,我依然會像照顧老奶奶的方法一樣,用我的雙手撐起家里的一片幸福之天!
我一出生就是我奶奶帶大的。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媽媽經常要加班,有時還要幾個月的出差,所以,雖然我跟爸爸媽媽奶奶住一起,但我是跟奶奶長大的。奶奶照顧我吃喝拉撒睡,就這樣,我小時候還經常惹她不高興,但她從來沒有跟我發過火。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為了我上學方便,就在奶奶家附近買了房子。這時候奶奶又成了田螺姑娘,每天早上一大早來我家打掃衛生,晚上過來做晚飯,還不時的給我們家添置些東西。媽媽看奶奶那么辛苦就說要請一個阿姨來幫忙,但奶奶不肯,非要自己做,媽媽拗不過她,只好讓奶奶周末休息,其他時間還是要麻煩奶奶幫忙。
奶奶退休前是單位領導,自從我出生后,放下一切來帶我,每天想著花樣做飯給我。幼兒園時我得了厭食癥就是不肯吃飯,可把奶奶急的團團轉,到處看書想辦法讓我多吃飯,我要是哪一天多吃了那么一口飯,奶奶比她自己吃了還要高興。
終于有一天,奶奶病了,奶奶一開始還不告訴我們,怕我們擔心,她自己去醫院看病,自己去辦理住院手續。等到了要手術了需要家屬簽字才告訴我們。幸運的是,那次手術很成功,奶奶出院休息了一周后又來幫我們。我們再次提出要找個阿姨幫忙時,她還是沒答應,說自己可以。
奶奶今年70多了,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有一天,她給我說她這幾天感冒,晚上都不敢睡床上,而是睡沙發。我好奇的問為什么,奶奶告訴我她怕她一覺睡過去,這樣,爸爸媽媽就只要扔那個老式沙發而不要把新買的床扔了。奶奶,你什么時候可以想著點自己,你不要老是為我們考慮。那天晚上做夢,我哭醒了,我害怕奶奶真的會那么早就走,我還想奶奶可以看到我上大學,我工作的第一筆工資我還有給她買禮物喃!一覺醒來,我這才發現我的枕頭都已經濕了一大片,早上看到奶奶,我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奶奶,我最愛的奶奶,我希望你長命百歲,身體健康,我希望你能看到我長大。
奶奶基本上每天都要為我們燒飯、洗衣服、搞衛生,因此有時候去買菜、買肥皂、買衛生工具時都很有經驗,其中一條就是討價還價。 有一次我做完了作業,待在家里悶得慌,于是奶奶讓我陪她去買菜。菜市場里人聲鼎沸,到處都是吆喝聲,而我總感覺有一股腥味撲鼻而來,奶奶卻習以為常,面部表情還是很自然。過了一會兒,奶奶來到了一家生意比較紅火的魚攤面前,拿起一個網兜,兜了一條渾身烏黑的魚,對忙得不可開交的老板說:“老板,這條魚怎么賣呀?”“十二元五角。”老板說。“怎么這么貴呀?便宜一點。”奶奶說。老板連忙說:“剛抓來的,可新鮮喲!”奶奶想,如果假裝不買肯定不行,因為她的客戶是那么多。于是奶奶就說:“老板,便宜一點吧,我經常是你這里買的,以后還要來買呢……”接著奶奶又說了不少的軟話,她說起話來真是一套套的,立馬把老板的心給說動了,最終,奶奶以十一元五角為一斤的價格把魚給買走了。 從菜市場回來的路上,我看見大卡車上在買誘人的紅蘋果,于是我讓奶奶給我買蘋果吃,奶奶先是不肯,說家里還有很多水果,但最終拗不過我,就開始與小販討價還價起來,最后又便宜了一元一斤。 奶奶的討價還價在爸爸眼里不算什么,總認為是小錢,其實日積月累下來,還是可以節約不少錢的呢!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