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周記15篇
一周的時間即將結束了,這一周內讓你有什么啟發呢?制定一篇周記吧。怎樣寫周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的周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的周記1大家說鄉村生活是貧窮的,可我并不這樣認為,我認為鄉村生活是快樂。輕松的,最重要的鄉村生活是尊嚴的。
我為什么這么說呢?大家就聽一聽我這么說的原因吧!
快樂的鄉村生活是這樣的:春末夏初,野外的花開得很旺盛。站在這一望無際的田野邊放眼望去,一顆顆麥苗在途中傲然挺立,一個高過一個,那渺小的麥子像竹子一樣。一簇簇花草麥苗隨風擺動。小朋友們在遼闊的地里盡情嬉戲。鄉村生活是快樂的,這就是真正的生活態度。
輕松的鄉村是這樣的:每天黎明就帶著鋤頭等其它工具去種地了,到了午休時間便自然就回家樂,中午飯后接著又去插秧種地了,大家是否又泛起了奇想?這樣鄉村生活應該是累的,可我為什么說是輕松的呢?這就是因為鄉村生活有獨特的美、獨特的輕松,這種美和輕松在城市生活中實在找不到的。
尊嚴的鄉村生活是這樣的:每年農民們種田插秧,幾乎不出去買菜,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取得了報酬是一種尊嚴。
淋浴著溫暖的陽光,呼吸著泥土的芬芳,走進美麗的田園。放眼望去,一片片蔥郁的麥苗展現在我眼前,綠的發黃的麥子在溫暖的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麥子把春天的田野編織成了一片黃綠相間的彩錦。那一只只五彩的蝴蝶在麥地里穿梭,真是錦上添花。
夜幕降臨,一輪秋月倒掛在天空,皎潔的月光灑滿了整個大地,照著那開著燈說笑的家,照著那一望無際的田園里……
在這美麗的田園旁就是那自家蓋的二層小樓,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就是通向那些小樓的,幾乎每隔四五米就是一條小巷,小巷口還有幾顆含苞欲放的月季花呢!美麗極了。那房子上的瓦片雖然不像故宮的玻璃瓦一樣閃閃發光,但他是農民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
這就是美麗,獨特的鄉村風景。
高三的周記2在這秋高氣爽的九月里,我們迎著秋日的陽光,伴隨著收獲的季節,迎來了歡快精彩的校運動會。
一大早,全校師生就來到了運動場,他們有的安排場地,有的整理服裝,有的安放運動器材,忙得不亦樂乎,原本寂靜的賽場一下子熱鬧起來。
隨著宣布運動會正式開始,各班隊伍依次入場。此時進行曲驟然響起,一個又一個班級排著整齊的隊形,大踏步向主席臺走來。他們個個衣著鮮艷,面帶笑容,昂首闊步,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氣與活力。
當大會宣布運動比賽正式開始,整個賽場頓時沸騰起來,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絡繹不絕。你看那徑賽場上的運動員,一個個如矯兔般飛離起點,像利箭般沖向終點,引得在場的觀眾興奮不已。
不論選手是否獲得,他們都會得到觀眾的贊美和鼓勵。因為在觀眾的心中,這些運動員都發揮出了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他們是運動場上的英雄,是貿易學校的“劉翔。”
女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是考驗選手體力和毅力的項目。它雖然不如短跑那樣讓人興奮,令人激動,但是絕對比短跑更加讓人感動。在比賽中,選手要面臨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考驗,更是心理上的考驗。參加這個項目的運動員真正體現了努力拼搏,永不服輸的運動精神,它給我們的感受遠比成績要豐富的多。
再看那田賽場上的運動員,也個個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跳高跳遠的運動員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拼盡全力,即使失敗也毫不放棄。他們面對目標跨出堅定的步伐,跳了一次又一次。
這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個人的巨大財富,更是將來能夠走得更高更遠的穩固基石。參加鉛球比賽的選手互相競爭,成績越投越遠。他們手中的鉛球仿佛變成了一個個充滿希望的許愿球,不斷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運動會展示學生青春風采,考驗體能與心理的具體實踐。它鍛煉的是體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揚的是個性和青春活力,收獲的是笑臉和精神風貌。所有選手在本屆運動會上賽出了成績,賽出了風格,發揚了友誼,比賽第二的精神,在比賽中尋覓了更多的光彩和夢想,在比賽中創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輝煌。
高三的周記3自己本來沒有記周記的習慣,也確實覺得無事可記。但進入高中后,自己才意識到,這是必要的。不論怎樣,三年后,成冊的周記或許可作為一種“史記”來看。
高中生活開始了一個星期,感覺上還算適應。只有一點,就是功課明顯比初三難了,做起來不太得心應手。才幾天工夫,就做到晚上九、十點鐘。然而,自己對此十分贊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己現在時刻有一種憂患意識,怕被拉下,怕被打垮,怕被淘汰。
如果說在初三的日子里,自己一邊拼命讀書,一邊還在想如何去玩,去偷幾次懶。但現在真的疑心想去讀書,讀好書。假設真要說有貪玩的心的話,那也只不過乞求多些時間看一下自己喜歡的書,或者多一些時間休息放松。
以前的同學有的進了復興、師大一附中、北郊;有的進了北虹、虹口、澄衷;有的進了民辦。但是自己想,無論自己在哪所學校,就一定會為之奮斗。當初在初中,整天無所事事,吃完了午飯就天南地北亂吹,不抓緊時間。現在不同了,自己的話少了,把中午時間用在學習上。盡管做得不快,卻幾乎沒有浪費時間。
自己也明白,做一個星期,幾個月容易,保持三年甚至一生很難,這需要毅力與信念。自己相信自己會堅持完整個高中生活的。
另一個現象,可能是自己這一群人獨有的。那就是,從幼兒園、小學至初中,不少人與自己是同窗。典型例子是王某某,這位已經與自己同學十一年的朋友還將繼續并肩下去。其余同學之間可理出一張條理非常清晰的關系圖。如今大家各奔前程,高中同學來自“五湖四海”,還有些陌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狹隘的眼光,反正心中的同學情結還一時退不去。
人總是前進的。
高三的周記4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之間開學的第一次月考已經結束了。然而,留給我得卻是無法挽回的時間;面對這一張張優而不尖和“絆腳石”似的的分數令我不禁陷入沉思;看看一道道不該錯的題目被打上大大的叉時,心底里感到無限地自責……
當我靜下來時,再仔細地瀏覽多一次試卷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多么地粗心、急躁。當一拿到題目是便馬上動筆寫,如果一遇到不懂得題目是便開始慌了,不知從何入手,因此導致了數學一道9分的題目完全失分,令我現在沉痛萬分。
還有,雖然口中老說:“這些題目老師根本就沒有講到……”其實,到現在一回想起來,才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無知!“沒講到”原以為這理由就竟能把一切錯誤掩蓋住,現在一想,不如該自己沒有做到平時按時定量的復習、預習罷了。如果說,自己平時有做到復習、預習的話,那么即使老師講到沒講到又有什么巨大關系呢?現在的責任只能推回自己身上,預習歷來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要求,如果咱們不做到課前預習,那么就會令自己的學習大打折扣了。
知識是靠日積月累的,人不可 ……此處隱藏5557個字……井里提出那跟自來水不一樣的水,那屬于自然的水,那涼爽的水。這次,我也來嘗試從這井里提水,先把帶著繩子的桶扔到井底,讓它傾斜,直到水溢滿水桶,直到這都是蠻順利的,可是接下來的就不怎么容易了,這一整桶水重量可不輕,我這雙被人寵著的公主般的手從沒做過這種事情,但我還是使勁地拉那繩子,剛拉幾下手上就都是繩子的痕跡,結果一不小心沒拿穩,桶里的水撒了,我只好嘆氣,只能重新來了呢!我精疲力盡地把已經要到井口上的桶,用盡全力一口氣提了上來,結過重心不穩,水桶潑了我一身,沒辦法了,第一次嘛也不可能做得那么好啊,雖然沒成功,但還是體驗到了許多樂趣。
這里的山,也是那么的奇妙,看到那山時我驚了,竟然是那樣的壯觀、雄偉,從山腳到山峰,都是不一樣的一面,跟人不一樣的風味,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好,那樣的舒適。同時也是神秘的,看著那座山,會不禁想起,有什么呢?會有珍貴的藥材嗎?會有珍稀的動物嗎?那樣美,會不會是仙人的居所呢?現在整座山是綠色的,秋天的時候會是金色的嗎?不過不管是什么顏色,一定也是令人陶醉的風景。
鄉村真的很好,在滿是灰塵的城市里生活久了、生活累了、生活膩了,還是要來鄉村散步。
高三的周記1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俗話說的好。金子不能買時間啊!可有些人只會浪費完時間后才想到珍惜時間啊!朱自清說:“燕子飛了還能回來,柳樹枯了還能夠再發芽,花兒謝了還能夠再開,可時間一去再也不會回來啦!”我們在洗臉的時候,時間慢慢地在水上飄走,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時間跟著電視節目走了,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時間邁開腿從我們的身體上走過。當你見太陽落下,月亮升起時,你就會知道:一天已經過完了,永遠不會回來了。
有的人說過:“時間就是生命,浪費自己的時間就是在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在謀財害命。”即使有些人知道這句名言,意思懂,可怎么都做不到。有一個人,星期六在寫作業,寫了一點兒作業就不寫了,然后就跑到沙發那兒,坐上沙發,在曬太陽,除了看電視,其他什么也不做。他在浪費時間時,卻沒有一點兒后悔或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一意孤行。有的人知道要珍惜時間,可行為卻是在浪費時間,有人訓他,他總是說:“下次一定改,下次一定改。”
我們應該怎樣珍惜時間。首先,我們合理安排時間:先寫作業,寫完之后再玩。這樣,作業不用那么晚寫,又能夠玩非常長時間,而且也能夠節約時間。也是一箭雙雕或者一石二鳥……第二個是:合理利用時間:比如星期天的時候,該寫作業時,就必須只想著寫作業,不想玩的時候多么精彩,再精彩也只是想的。玩時,不想寫作業全對,因為你在玩,根本就不能夠拿起筆去寫你的作業。
未來,人們不再浪費時間了:干什么事都和時間賽;也合理安排時間該玩就玩,該寫作業就寫!也會合理利用時間。大家都知道要珍惜時間,也知道時間一去就不可能會再回來了,更知道時間非常快就會沒有,一日非常快就過完了。人們珍惜時間,卻留不住時間,從此,人們不再浪費時間了。
我們大家珍惜時間,哪怕一天就珍惜一秒,一年下來,就珍惜了三百六十五秒了。
高三的周記14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大批旅客踏上了歸途,一年又一年,除了忙碌的鐵路部門工作人員,春運大戲里還有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每個人的身影。1月18日,金種子實踐團隊的成員們活躍在鄭州火車站、汽車站,為回家過年的旅客們盡可能地提供幫助和服務,在寒風中,弘揚正能量,助力春運,溫暖歸途。
溫馨服務暖人心
“小伙子請問售票處在哪啊?”一位操著外地口音的中年大叔攔住了金種子實踐團隊長陳仕奇,陳仕奇面帶微笑,用標準的普通話邊說邊帶著大叔走向售票處。
“叔,這是我們按照火車站內部結構繪制的地圖,您拿著吧,多少能起點作用,到車站里也方便您找地方。”在和大叔道別時,隊長陳仕奇又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火車站內部結構地圖遞給了大叔。大叔連連道謝說,滿臉笑意走進了車站。
現在選擇在網上購票的人們越來越多,但免不了有些人不會使用自動取票機。在鄭州火車站的自動取票機處,也活躍著金種子社會實踐團隊隊員。
大廳內有些冷,站在自動取票機處的于源只在左手帶了一只手套,右手裸露在外面,“這樣行動可以更快些,操作可以更敏捷,能節約旅客的時間。”說話間,于源在屏幕上不斷操作著,幫一位抱著孩子,還拿了些許行李的孕婦在自動取票機上取出了票。
耐心細致保安全
在鄭州火車站和汽車站的廣場上,帶著紅色袖章的金種子實踐團隊隊員們不斷地給旅客們發放著“春運安全須知”。“雖然有不少人不愿意接下我們的安全須知,以為我們是發傳單的,但我們還會很禮貌地收回單頁,說一聲‘路上注意安全,新年快樂’。”在天橋發放安全須知的張琳說,“不過也有不少人接下我們的單頁,并對我們的行為稱贊有加,當時真的很開心,感覺我們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做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貼心防霾發口罩
最近鄭州霧霾日益嚴重,情系春運的金種子實踐團隊隊員們貼心的給回到鄭州的游子,以及在火車站廣場上維持秩序的巡警和基層環衛工人們發放口罩,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傳遞溫暖、傳遞愛心、傳遞正能量。
通過此次助力春運的社會實踐活動,金種子隊員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寒冬里的一把火,溫暖照亮歸途路。
高三的周記15我們的過年,年年都有新花樣,但不變的是讀書和旅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爸爸媽媽和我共同的夢想。這個過年,我讀了《全球通史》、《岳飛傳》、《中華上下五千年》等等有趣又有意義的書籍;又游玩了蘇州,這個天堂般美麗的城市,品嘗了那里的美食,了解了那里的文化,見識了蘇州三寶——園林、絲綢和盆景。
要說蘇州最有特色的,當然是蘇州的園林了。蘇州本身就是一座園林城市。現在的建筑也保留了園林的特色。說起保存至今的蘇州園林,人們一定會脫口而出“拙政園”。但對于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卻是“留園”。據說留園總面積有兩萬多平方米,可真大!的確,它比和珅府大多了,布局也更講究,對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大迷宮,可見古人的構思是多么巧妙。到處是亭臺樓閣和假山、池塘,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里放著一條小木船,想當年園子的主人悠閑地坐在里面,緩緩蕩去,多愜意。甚至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專門的賞風景的地方。那時梅花開得正旺,紅梅,粉梅,綠梅,臘梅,白梅競相開放。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那里的游廊,那時正下著小雨。我們站在游廊里,傾聽著雨聲,傾聽那雨點溫柔地落在葉子上、梅花上:“滴答,滴答”。這是多美妙的音樂啊!
留園里還有一個盆景園。里面的盆景真是千姿百態:有的一枝獨秀,有的小巧玲瓏,還有的在石頭中間若隱若現。它們還獲得過全國級的獎項哦。
蘇州的絲綢也很美。我們在夜市上逛,路邊有很多絲綢店:“繡娘”“乾泰祥”“春蠶”等等。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你所能想到的絲織品幾乎都有。旗袍做得尤其精致,卻沒那么華麗,但又有一種美。有一件媽媽特別喜歡,上面是一幅素色的水墨畫,畫的是一叢灌木,上面開著幾朵淡雅的小花,還有一只小鳥停在枝上。畫的線條勾得非常細膩,而且旗袍質地非常柔軟。
果然是名不虛傳。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