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初中生活作文集錦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生活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驗中學給我留下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太嚴了,真是越想越煩!
到實驗中學的第一天,我們的班主任就給了我們個"下馬威"。這種衣服不能穿,那中手表不能帶那兇勁啊,真是嚇死人了!
星期四開始軍訓!我五點四十就要起床。站在操場上都打瞌睡軍姿十分鐘,不許動,動一下再來五分鐘!耳邊傳來了教官嚴厲的聲音。人的耐力是有限的。這句話說得沒錯,還沒到五分鐘,我們就開始動了,這教官還說到做到,罰了我們五分鐘。可我們實在受不了,又動了,結果站了半個來小時。
軍訓還沒什么,一星期嘛,咬咬牙就過去了。可是吃飯居然也管得這么嚴。實驗中學里,就連吃飯也有人看著。到了食堂,一打開飯盒,我就傻了。那么多飯,夠我吃兩頓的。看了看旁邊的同學,他們的飯也很多。我想,他們肯定也吃不下。我問他們,他們居然說不夠吃這下我完了。
突然,我靈機一動,心想:倒了不就好了嗎!可沒想到,我剛想拿去倒,班主任走了過來,說:飯一定要吃完,不吃完寫反思!完蛋了,這不是要我的命嘛?沒辦法,只好接著吃。沒吃幾口,就撐得不行了,看了看四周,班主任已經走了,不能錯失良機,馬上拿去倒了。唉,吃飯也要管
中午,班主任還逼我們睡覺,見我們有點不愿意,馬上拿起尺子,往桌上使勁一打,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河東獅子吼:都給我睡覺!我先是顫了一下,然后馬上趴下去。趴下去之后頭都不敢抬起來,因為我知道,一抬起來就會被批。
唉,真搞不懂,初中生活為什么那么嚴格呢?寬松一點,哪怕就一點也行啊!
初中生活,已成為回憶,面對高中生活,我們在憧憬,回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卻也成為了我們在憧憬路上的動力,曾經的失敗,我們不能挽救,但我們也不能如此下去,曾經的微笑,我們不能驕傲,回憶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有太多的悲歡離合。
三載春秋,一晃而過,我們只能回憶著,你是否還記得剛上初一時的我們,我們在別人背后的小動作,我們會搭幫結派,針對某某同學。有一年,我們過去了,這 時的我們,長大了一歲,是的,我們團結了,我們的課程增加了,科任老師也成為了我們針對的對象,我們會對班主任接電話的動作進行模仿,我們會對老師批評我 們而憎恨,我們會團結起來整蠱老師。到了初三,我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我們會比以前更加團結,對老師的依依不舍,就這樣,我們一起走過了從懵懂到成熟的 日子。
那是初一的我們,一個下午,因為第二天是五四青年節,我們要準備節目,我們需要大掃除,我們去逃跑,對班長說壞話,會不理班長,那時的我們多么可笑,多么幼稚。 還記得初二的我們,那是愚人節,我們全班一起騙英語老師,讓他在操場上等了近二十分鐘,回到班上,我們一起喊“愚人節快樂”老師笑了,那時的我們邁向了成長。
初三了,經歷了兩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彼此更加了解,那年的我們緊張的學習,老師一直鼓勵著我們,“你想成龍還是成蛇”這是老師一直不變的話,三年了,是 時候分開了,那時的我們想著的不是那短暫的分離,而是日后用怎樣的方式見面,從畢業照咔嚓的那一瞬間,班歌到尾聲的那一霎那,離開校園的一個腳印。
生活是本無字的書,生活是首動人的歌。然而,在我心中,生活是一個大課堂,給我上了精彩的一課——“百善孝為先”。
小時候,外太婆在我家住過半年。那時,爺爺奶奶住大房間,外太婆一人一間,我和爸爸媽媽住在小房間里。可似乎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家六口住在三室一廳的房子里有多么擁擠。一家之主爺爺頓失往日的威嚴,說話輕輕的,怕吵了外太婆的休息。外太婆95歲高齡了,牙不好,餐桌上的飯軟軟的,清淡的菜肴,水果總是粉粉的蘋果、透紅的柿子、金黃的香蕉……奶奶每天上午總要花上大把的時間梳理外太婆的滿頭銀絲。每天下午總要給外太婆擦身、擦藥,因為外太婆患有皮膚病,身上很癢。在那一百八十多個晚上,奶奶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因為外太婆夜尿多,若不及時遞尿盆,便會尿床。
生活教會了我:孝是點點滴滴的細心,孝是無怨無悔的付出。
漸漸地,我長大了,爺爺奶奶老了,也越來越固執了。餐桌上總是青菜豆腐,甚至有蛀了蟲的豆子;衣柜里塞滿了舊衣服;小房間里整齊地碼放這空礦泉水瓶、廢紙板。還常常“教”我們各種節約的高招。我不堪其煩,不愿上爺爺奶奶家。可平日里大嗓門的媽媽,此時總是嗯嗯地點頭。每每給老人買新衣,總是取了商標,而且面不改色地撒謊:這衣服只花了幾十元。還常常說想念奶奶做的飯菜,說是幾天不吃想得慌。一到周末,便上爺爺奶奶家……
生活教會了我:孝是耐心地聽著老人的嘮叨,孝是善意的欺騙,孝是常回家看看,陪老人說說話。
生活的課堂告訴了我“百善孝為先”。它像太陽,給我帶來了溫暖;它像大山,給我帶來了依靠;它像寶石,給了我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很幸福,也很富有。
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總是向往著那夢寐以求的初中生活。但是,等到我開始了我的初中生活后,才發現,我不能再以小學的學習方式來開始我的初中學習方式了。
在開始了我的初中生活后,我才發現,學校的一切對于我來說是顯得那么格格不入,而我怎么闖也闖不進去。一眼望去: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還有一張張陌生的同學的臉孔,而這中間只夾雜著兩張讓我最熟悉的`、最感到珍惜的臉孔……緊接著的就是學習,一門又一門的功課上著,但是我卻絲毫不敢開小差,因為,媽媽曾說過:“上了初中,就一定不能開小差,因為,重點的老師只會在課堂上講,當你在開小差的時候,你肯定會錯過一些重點,而課后,你開始做練習的時候,別的同學都知道怎么做,而你卻什么都不懂。”因此,我必須要比以前更加的認真聽課。一下課,我就會困得只想睡覺我的初中生活,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每天我都過著早出晚歸的生活:早上必須要6點起床,晚上下完晚自習回到家都基本是9、10點鐘了,一躺在床上,便睡著了。
我的一天基本上是這樣過去的:上午:6點早起,6:40出門或者6:20出門(升旗或要早到),7點左右到達,早自習,上課、休息加準備,上課,休息加想想有什么作業,抄在本子上,大課間健身操,上課,眼保健操加休息加補充能量,上課,以最快的速度沖向食堂,前往教室休息。下午:上課,休息,如果是自習課,就想想作業多不多,如果多,就開始寫作業,如果晚自習可以完成,就看書;如果也是自習課,還是看書,如果正好是班主任在教室,那么我們就可以提前去食堂吃飯,再如果我肚子餓加上吃的速度快的話,那我就可以再吃一碗(前提:在6:45之前)。晚上:晚自習開始寫作業收作業交作業,有時,作業還需要帶回家做,做啊做,直到做到晚自習結束為止,回到家,也就9、10點了,洗漱完后,快是10點左右,慢是11點左右。再仔細地掐算一下,一天基本有13個小時在學校里度過,(老師幫我計算的)無疑,周末和假期是我最最最期盼的時候,雖然一晃眼一周就過去了。
初中生活的繁重、學習上的壓力、每天的時間雖然都會讓我感到有些不適應和忙碌,但是,我卻很喜歡這種充實而又忙碌的生活,因為在這期間,我可以鍛煉自己、改掉壞的習慣、沒有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我覺得,這樣的我才是最快樂最獨立的我!
我一直在思索:生活是什么,現在,我明白了。
生活并不能只注重錢財,而要注重快樂,生活就是快樂,要活得有滋有味,讓我們回味無窮。
我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財主,家里很有錢,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他的兒子也這樣,整天不務正業,就知道玩。后來,這個財主死了,家產由他繼承,他整天提著鳥籠,衣著華麗,拉著小狗,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他玩膩了,便想:我怎么回事?越來越覺得不快樂?于是,他便走了,他去哪兒了呢?去找快樂了。
大街上,他每一個人都問過了,可都說快樂是不能買的,這個財主很失望。走著,走著,來到了農田里,財主問他相同的問題,農夫對財主說,你跟我來。
農夫來到田地里,讓財主耕地,然后讓他喝了一碗粥,坐在大樹下乘涼,風吹來,他感到非常涼爽,他高興地喊起來:“我找到快樂啦!”
其實,生活很簡單,只要快樂就行,不必非要太有錢了,只要有快樂,生活就是的幸福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