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五年級游記作文集合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游記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今年十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青海湖。
一路上我們翻過了幾座大山,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一群一群的牦牛正在過馬路。那里的牛叫牦牛,因為那里是高原,天氣很冷,如果牦牛的毛短了一些,它就會凍死。山上一碧千里,有一些白色的小點,那是白色的綿羊。在路的一旁是有點發黃的草地,牛羊吃著青草,馬兒快速地跑著……
天蔚藍蔚藍的,空氣中沒有一點灰塵,覺得一伸手就可以摘到白云,但是白云像淘氣的小寶寶一樣,不想下來。白云又像一朵朵棉花糖,在天空中飄著……
路邊還有圍繞著青海湖做朝拜的藏民,因為藏民認為青海湖是他們的圣湖。風正低吟著經幡上的經文,時不時的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我們開著車行駛在環湖公路上,仿佛在畫中暢游。湖水清澈見底,湖邊還有一些圓圓的石頭。我用手蘸了一點湖水嘗了一下,發現青海湖的水很咸很咸。
天黑了,我和爸爸、媽媽選擇了一家景區邊藏民開的農家住了下來,那里的夜晚很冷,我們一家三口都穿上了羽絨服,主人也給我們點上了火爐。我發現藏民用來燒火的燃料不是煤炭,也不是木材,卻是牛馬們在草原上留下來的糞便。牛糞燒起來不但沒有一點臭味,而且非常的暖和。夜晚我站在藏民的農家小院中,仰望著天空中那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很低很低,覺得伸手就可以摸得到,真像古人們說的:“手可摘星辰”。
青海湖的一草一木都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樣,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
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天目山旅游。
據說天目山分冬天木柵和西天目山,兩山各有一面湖,在高處往下看,猶如兩只眼睛,因此得名為天目山。
乘車來到山腳下,就下起了蒙蒙細雨。卻絲毫沒有影響我的登山興致。一進林區,這里的溫度比市區低十攝氏度左右。空氣清新甜潤,這是個天然氧吧,高大粗壯的樹木挨挨擠擠,縱橫交錯。沿著林間小道走了不遠,一座寺廟在云霧中若隱若現。繞過寺廟,媽媽對我說:“挑戰一千三百米海拔的高峰才真正開始。”經過了一里亭、進山門、獅子口……終于到達了山頂。也就是這次旅游非去不可的地方——大樹王,在宋朝被稱為“千秋樹”,他已經有兩千多歲了。乾隆游戲天目山時,被奉為“大樹王”。從此,傳說這顆大樹的皮可治百病。游人和香客都來扒它的皮,最后,大樹王枯死了。事后七十多年傲立不到,枯干上還寄生出一棵催綠的新樹枝,可稱中華一絕。
最后我們全家合影留念,結束了這一天愉快的旅行。
西游記是吳承恩的作品,書中的孫悟空勇敢無比,奮勇殺敵。沙悟凈十分老實,呆頭呆腦。唐三藏和藹可親。天上住著天兵天將,地下住著十大冥王。
書中的東勝神州的傲來國中的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周圍清氣環繞,孫悟空就是從這塊仙石中蹦出來的'。孫悟空和其他猴子生活在一起,一天他們在一個瀑布后面發現了水簾洞,于是便一起在洞中生活,他也被眾猴子尊為“美猴王”。后來,他不滿天庭的欺負,自封“齊天大圣”大鬧天宮,闖下了大禍,被如來佛主壓在了五指山下。500年后幸好被路過的唐三藏所救,做了他的徒弟,從此陪同師傅走上了西天取經的艱難道路。
我認為孫悟空是一個勇于吃苦,嫉惡如仇的人,但是他一生無性,人們罵他,他不生氣,如果打他,他也不發怒。而就是這樣一個無性的猴子卻勇于和群魔作斗爭,不斷戰勝妖怪,將師傅和師弟屢次救出虎口。不怕上刀山,下火海,不怕九九八十一難,最終輔佐師傅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就是這樣一只石猴,卻能取得偉大的成就,我想正是他那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頑強拼搏的毅力成就了他。我在學習中就是要學習孫悟空的這種優良品質,不怕困難,奮發努力,一樣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暑假,爸爸帶著我去云臺山游玩。云臺山位于河南修武,離我們江蘇省徐州市很遠,經過六個多小時的奔波,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我們先去玻璃棧道游玩。我們說說笑笑來到棧道前,只見棧道是用厚厚的玻璃做的,隔著玻璃棧道下面就是萬丈懸崖。踏上棧道的人都緊緊抓著欄桿一步一步慢慢挪動,有的膽小的還被嚇哭了。這對于膽小的我來說真是一種考驗。一開始我也很害怕,在爸爸不斷地鼓勵下我邁出了第一步。我緊緊抓住爸爸的手,站在棧道上看腳下,仿佛凌空漫步,隨時都有掉下去的危險。雖然山間美景郁郁蔥蔥,卻把我嚇得腿直打哆嗦。爸爸叫我不要看腳下,要向遠處看,我向遠處眺望,巍峨的綠色大山此起彼伏,綿延不絕!山間云霧升騰,宛如仙境。我沉醉在這美麗的大自然中,忘記了恐懼。不知不覺,我走完了全程。
接著我們去了小寨溝爬山,路上游覽了情人瀑,我和同行的小朋友在冰涼的泉水里打水仗,真好玩!接著經過丫字瀑,丫字瀑因像漢字“丫”而得名。最后來到不老泉,傳說喝了此泉水能長生不老。我和爸爸也加入接水大隊,接了一瓶水邊走邊喝。哇,這水真的是涼絲絲的,甜蜜蜜的,比飲料還好喝!
第二天一早,導游把我們帶到了紅石峽景區。紅石峽的石頭都是紅色的,因而得名。紅石峽景色很壯觀,里面有個水庫名子房湖,我和爸爸在湖中乘了快艇,快艇在拐彎的時候傾斜的很厲害,我們的身子就要碰到水面了,太刺激啦!
兩天的行程很快結束了,云臺山美麗的景色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在我家的書柜里,有一本《格列佛游記》,我愛不釋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吧。
《格列佛游記》是十八世紀英國杰出的諷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這是一本奇書,因為它不僅僅是單純的少兒讀物,同時也是一部富含諷刺的文學杰作,因而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生于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貧苦家庭。他父親是定居愛爾蘭的英格蘭人,早在他出生前七個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撫養長大,就讀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體”命名)。十五歲時就讀于都柏林三一學院,獲學士學位。在晚年時,斯威夫特完成了他的不朽的諷刺杰作《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講述了航海家格列佛在四個不同的國度的奇遇:身高不到六英尺的小人國里,臣民吃雞蛋時先敲開較小的一端,而鄰國卻先敲開較大的一端,為此兩國竟發生了武裝沖突;在大人國里,格列佛像鼴鼠般大小,自然被當成了玩物;懸在空中的飛島國上,人們相貌古怪,想法和做法更是我們難以想象到的;后來,格列佛又來到了馬的國度,這個國家被一種稱作“慧馬”的具有理性的馬統治著。
我也要向格列佛學習他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五年級:楊善平
這周,我們一家三口到九寨溝游玩。一大早,我們就到指定地點坐上旅游大巴車向九寨溝馳去。
經過了一天的車程,我們疲憊不堪,到了賓館倒頭就睡。第二天,我們跟隨導游進了溝。九寨溝的地形好像英文Y字形,由三條溝組成:左上方的是查洼溝、右上方的是日則溝、正下方的是樹正溝。它們交匯點是諾日朗中心站。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決定從最高的原始森林一一往下游玩。
我們坐上環保車到達了箭竹海,這里的冷箭竹是熊貓的最愛,而下面的熊貓海是熊貓飲水的地方。這么好的生存環境下竟然沒有熊貓出現!只能說明熊貓妹妹太稀少了!
我們的下一站是五花海。五花海的水底植物極為豐富。不同的植物使水形成了藍、綠、黃、墨綠等幾種顏色,就好像童話仙境一般。
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不一會兒就到了珍珠灘瀑布。珍珠灘里面有許多小石頭,從瀑布流下來水的碰到石頭撞出來的水珠好像一顆顆顆珍珠。這時,天上下起了小雨,雨珠和水珠連成一條條珍珠項鏈,看起來晶瑩剔透,美不勝收!
我們冒雨趕上了環保車,沒多久,我們便到了長海。長海這時雨過天晴,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映在水中,就好像“魚兒在天上飛,鳥兒在水里游”。它好似一面大鏡子,美麗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下午,我們依依不舍土離開了九寨溝。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是一個美麗又富有神話色彩的地方。
凌晨四點,天還沒亮我就被清脆的鬧鐘聲吵醒了,我們一家人爬上了一輛公交車,公交車行駛在山路上,山路彎彎曲曲像一條龍盤旋在黃山上。忽然,眼前寬闊起來,原來我們已經到了黃山的門戶——云谷索道。我們坐在觀光球里,一往下看就會感到恐怖,因為我們已經處于幾百米的高度了,隨著觀光球的上升,我們的視野變得開闊了,我看到有些山一峰獨秀,顯得格外高雅;有些山,手牽手;還有幾座山,看似一只要展翅的鳳凰。日出之前,山谷之中就霧起云騰,時而像浩浩蕩蕩的軍隊;時而像溫柔可愛的少女,給人留下莫名的吃驚與喜悅。
古人說“黃山之美始于松”,聞名天下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個個千姿百態,神韻飛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孔雀松。孔雀松形似孔雀,有一根松枝單個伸出,可不知道為什么,被磨平了,更神奇的是,幾年后,被磨平的地方居然直接長出了“翎毛”,真像孔雀的頭;其它松枝上的松針細細長長,猶如開屏的孔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麗。那“迎客松”伴隨著游客游覽完黃山;而“送客松”和“迎客松”剛好相反,而是送走依依不舍的游客……這么多的松樹,它們把黃山裝扮得妙不可言。
黃山,它奇,它美,它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一聽校長說明天要去宋城看表演,我就迫不及待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人,那可是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來了,跟著大巴車來到了宋城——這個我日夜期盼的地方。
來到宋城后,我們全班到“失落古城”和“大樟樹舞臺表演”游玩。我們欣賞了“活著的清明上河圖”,在叢林魅影中感受光的奇特,一起斗蟋蟀、逛宋宅、走叢林迷宮、探秘佛窟……
不知不覺中,千古情的表演時間到了。我們便排好隊來到宋城大劇院準備觀看演出。宋城千古情表演是景區最具有特色的節目之一,舞臺非常大,場景布置得非常逼真,簡直能以假亂真。舞臺還用了最先進的聲、光、電科技,使得整個舞臺效果更加的惟妙惟肖,以出其不意的呈現方式演繹了良渚古人們的艱辛、宋皇宮的輝煌、岳家軍的慘烈、梁祝和白蛇許仙的千古絕唱,他們還把絲綢、茶葉和煙雨江南表現的淋漓盡致。
隨著演員們精彩的表演,我也仿佛身臨其境,留連其間,穿過時空遂道回到了古代。讓我真正的體會了“給我一天,還你千年”的含意。
這次游宋城,讓我再次打開了眼界,了解了很多關于宋朝的歷史知識,更感受到了身邊科技的神奇。
大家一定都讀過《西游記》吧?去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媽媽去過其中大名鼎鼎的火焰山。那里可真熱啊!
那天,我們在大巴上像火焰山的方向行駛。還沒到火焰山,透過車窗就可以看到外面抖動的熱空氣。遠遠望去,那一座座紅褐色的山,就好像真的著了火一樣。這就是西游記中提到的大名鼎鼎的火焰山啊!
很快我們到達了景點,這是一個盆地。還在車上時,空調吹得我們很涼快。一打開車門,熱浪撲面而來,感覺瞬間就被熱浪包裹了!下了車,我順手一摸地下,“哎呀!燙手!”我趕緊把手縮回來。果然應了那句話——沙窩煮雞蛋,墻上烙大餅。
走著走著,我突然看到一個四個人的雕像,“喲,那不是唐僧師徒四人嗎?”看,大師兄背上還背了一把芭蕉扇,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把“火”給扇滅呢。走到中心,我看到一個像金箍棒一樣又高又大的大柱子,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大溫度計。我再抬頭去看溫度,“59度”我嚇了一跳!我們人體的正常溫度大概才36。5度左右呀!這時媽媽問我:“你出汗了嗎?”我摸摸額頭,真的,明明熱得都快窒息了,但是一滴汗也沒有了。“奇怪,怎么那么熱,我卻不會出汗呢?”再一看這個大溫度計,我明白了:溫度太高,汗一出來就蒸發了。
導游還告訴我們,因為火焰山太熱,當地人怕珍貴的水分流失,所以便修了坎兒井來輸送水源,讓地下水資源不流失,并利用地下水來做很多事,如澆灌當地稀少的植物等。當地人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的,墻壁很厚,可以隔熱抗高溫。
那次游玩。雖然已經過去一年了,但是,我似乎還能感覺到那股熱浪在我身邊,好像那就是昨天發生的事一樣。
早上,本小姐來到禮步湖公園,禮步湖公園真美呀!
綠綠的草坪上的草像一個個親密無間的小伙伴依偎在地上。
最令人注目的就是草坪上的鹿雕塑了,一共有七只鹿。第一只在最上面,像個領頭的,它的毛非常光滑。還有丙只是“鹿媽媽”,它們的小鹿正在它們的肚子下面品嘗著鮮美的乳汁,“鹿媽媽”低著頭,仿佛在說:“慢慢喝,別嗆著”。在它們身后還有兩只小鹿,看上去像17、18歲,它們正在賽跑,一只小鹿領先了,正調過頭去向另一只鹿說:“哈哈!我比你快,來追我呀!”最后有兩只小鹿一個在托著腮幫想問題。還有一只正向藍天看去,好像在許愿似的。
靠著草坪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潺潺的河水像一條透明的藍色綢帶躲在祖國媽媽的懷抱里。
小河旁還有一個小竹林,那里的竹子疏疏朗朗,一陣微風吹來,竹竿上的竹葉互相摩娑以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
啊!清晨的禮步湖公園多美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