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四年級的作文匯編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是高傲的。在寒冷的冬天,就算是花中之王——牡丹,也會離開,唯有梅高傲地站在皚皚白雪之間。“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梅是孤獨的。她“無意苦爭春”,只想在寒冬臘月間向人們展示她的絕代芳華。有人譏笑梅的自不量力,可是,在譏笑梅的同時,他有沒有想過,也在譏笑自己。
梅是紫紅色的。在寒風中,那冷艷的花朵顯得那么迷人。有時,梅的堅持是沒有意義的,但我認為,這正是梅的高貴所在。如果說:楊柳是為春天而生,荷花是為夏天而生,菊花是為秋天而生,那么梅花就是專門為冬天而生的。梅是寒冷冬天的唯一一位華貴女神,正是她為這殘酷的冬天添上了最后一絲美麗。
梅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別人說:綠葉叢中點點紅,但在我看來,卻是“白雪堆中點點紅”。當你在一片白雪中看到一棵梅樹,你將會多么欣喜啊!梅花的花瓣還可以做成香囊。如果你在學習時,因為長期寫作業而感到勞累時,只需深吸一口氣,梅花的深深幽香就會進入你的身體,讓你全身舒暢,頓時,你又有精神開始繼續寫作業。
梅啊,你是那么高貴,又是那么孤獨。梅啊,我永遠贊美你!
昨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雨,一清早空氣顯得特別新鮮。房頂上、樹上、汽車頂上,都是濕的,馬路上可干凈啦,有的地方還有許多雨水呢!
在媽媽單位門前,有一棵高大的美人蕉,它的葉子很大,是綠色的。在這葉子上有許多很小很小的水珠,這些小水珠可有意思啦!只要風一吹來,水就會像滑冰似的在葉子上滾來滾去,真有趣啊!我用手碰了小水珠一卜,它就好像粘在我手上一樣,和我的手一起往后退,這可糟了,它的身子被拉成長方形的。這時我忽然發現小水珠所過之處一點兒都不濕,這是為什么呢?真奇怪!
我又用手把葉子抖了抖,上邊的一個小小水珠就像跳高似的往上躥,一落下來,葉子還是枯著它,這樣一來,小水珠就又要被拉長了,有時候,兩顆小水珠碰在一起,就會變成一顆大水珠,真想用線把它們穿起來,做成一串小項鏈。
過了一會兒,人陽出來了,我又去找小水珠,可是那些晶亮的小水珠己經不見,在太陽光下,我發現葉子上有一個個的小圓圈,這就是小水珠的生命痕跡。我看著這些痕跡發愣,它們一定是被蒸發了,跑到空中變成了云。我抬頭望著天上的云,心想:要是今晚能夠再下一場雨,明早小水珠就又會回到綠葉上來和我玩了,那該多好呀!
媽媽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我還在那兒睡覺,每次都是媽媽把飯做好以后叫我起床。有時媽媽做好了飯,又去忙別的事,就會忘記叫我。為了不讓我遲到,媽媽給我買了一只小鬧鐘。
這個小鬧鐘是一只非常可愛的小兔子,她穿著一件粉上衣,還戴著一朵紅色的頭花。在小兔子的肚子上有四根針:紅色的是時針,粉色的是分針,綠色的是秒針,黃色的是定時針。有了小鬧鐘,我再也不怕遲到了,每天早上她都會準時叫我起床。
有一天晚上,我把小鬧鐘的定時針調到了早上六點,然后把她放在了枕頭旁,到了第二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看到天已大亮,但小鬧鐘還沒有響,一看還不到五點呢。我想,今天我醒得可真早啊,反正時間還早,那就再睡一會兒吧。可是過了很久,還不見小鬧鐘響,我就感到奇怪,這時媽媽上樓來喊我:“都快七點半了,怎么還不起床?”我再一看表,天啊!表也在睡覺呢。原來表該換電池了。這一次害得我遲到了。
從這以后,我知道,還要經常給小鬧鐘補充能量,若不然,她就會罷工。
一天,我來到窗邊觀察泡在水里的綠豆。當我看見它們的時候,豆子已經不再是綠豆,而是長芽的綠豆了。我還發現綠豆芽中間裂開了一條縫,縫隙之間冒出了新芽。它們長得像柳樹剛冒出來的'嫩葉。在葉子的反面伸出了一條長長的根,從整體來看真相阿拉伯數字“6”,仔細一看原來是豆芽。
當我又一次看見它們的時候,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天之間變化如此之多,真是難以讓人相信。比如:根長了,葉子張開了……最明顯的是根長了,差不多長了一厘米,你說快不快?而且剛長出來的根是紫色的,可是今天長的一厘米的根卻是白色的。白色的根上還長了其它的根,像蝸牛的觸角。
我還發現綠豆芽裂開的那條縫里面的葉子張開了,可是張的不是很大,可能再過幾天葉子就完全張開了。還有包住葉子的豆子,外面的皮變皺巴了,像老太太的臉一樣。
每天看著小豆芽一天天長大,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我們班有六十六個同學,可是,這個學期又加了一位新成員,她是誰?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們班第六十七號,可是出了名的高,每次向她請教問題,總得仰起頭踮起腳。還記得那一次,我們班的“小陳懇”去講臺上總結文明禮儀情況,大高個往旁邊一站,一個好似小人園里的精靈,一個卻像大巨人,那畫面,想想都忍俊不禁。哎,不得不同情“小陳懇”了,誰讓你遇到了六十七號呢?
六十七號其實也是一個“大嗓門”!每次無論外面有多吵,六十七號的聲音總像“大喇叭”,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清楚聽到。記得那天上午,學校舉行二至六年級的廣播體操比賽,外面廣播聲,口號聲,踏步聲,一聲蓋過一聲,別提多熱鬧啦!可六十七號仍一臉從容“大家不要被這聲音打擾哦!毛主席鬧市里都能看書,我們來比比誰有偉人的潛質。”隨后,便提高了音量,可兩節課下來,經過老師辦公室時,我分明看到六十七號在吃咽喉藥……。
六十七號還特別幽默。上次六十七號正在給我們講作文,一個罰抄詞語的同學突然跑到六十七號的身旁說“我寫完啦!”六十七號講得正起勁,她那話匣子一打開,就難等到合上的時刻。被罰抄的同學以為六十七號沒看見他,一遍又一遍地拉扯著六十七號的衣角。六十七號回過頭來看了看他,笑著說:“我本來就瘦,你怎么還像螞蝗一樣,粘著我不放了呢?”話沒說完,全班爆笑,六十七號也忍不住撲哧一笑。
你現在知道六十七號是誰了嗎?沒錯,就是我們班可親可敬的班主任劉老師。劉老師,您像辛勤的園丁,把我們培育成大樹;劉老師,您像蜜蜂,我們是花朵,我們在一起,劉老師,您看看,天上的調皮的星寶寶永遠不能分開………劉老師我想大聲對您說:“我愛您!”
一天,媽媽告訴我,杯子也會:“著涼”,我不信!媽媽就叫我動手做一個小實驗。
實驗的材料很簡單,只要兩個玻璃杯、水和小冰箱。實驗的準備工作都完成,我要開始做實驗。首先在一個玻璃杯中注入適當的水,然后與另外一個空杯子一起放入冰箱。過二十分鐘之后,我從冰箱里取出兩個杯子,我輕輕地用手摸一摸這兩個不同的杯子,發現空的杯子比裝水的杯子要冷得多,這是為什么呢?是不是我的手產生錯覺?不是,因為我再一次摸一下這兩個杯子,發現這不是手的錯覺,那是為什么呢?難道杯子里有空氣?我急忙打開《百科全書》快速地查找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答案:空杯子里有空氣,空氣的比熱比水的比熱小,因而會比水更快地散發出熱量。因而空杯子要先“著涼”!
通過這次探索,我明白如果你有問題,就要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答案,就像在學習上有不懂的地方就要及時去問,去找答案,這樣才會獲取更多的知識。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