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經驗發言稿
在現在社會,用到發言稿的地方越來越多,發言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寫發言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經驗發言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經驗發言稿1尊敬的各位領導、同行:
大家中午好!我今天受中心小學領導委托,借這次低年級語文教學研究活動的平臺跟大家共同探討一些教學問題。我的介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朗讀水平,二是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效率。我的發言主要是依據現有的一些教學理念結合自己多年來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實踐,向大家作介紹,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一、談談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朗讀水平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現在從一年級開始就有閱讀了。老師們都會為孩子們打抱不平說:“低年級怎么也有閱讀要求了?真是的!”新課程的理念是以人的發展為主,閱讀能力是人的語文素養的一個主要能力,因此閱讀能力與朗讀能力就要進行同步訓練和發展。我想,如果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落實以讀為本,學生愛讀書,會讀書,能讀懂課文容,讀出文章里的感情,就能讓學生的朗讀和閱讀能力得到同步的發展,解答閱讀問題肯定事半功倍。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朗讀訓練,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對于學生來說,長期的講解式的教學法,容易抹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在一節語文閱讀課文教學中,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步驟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1、整體感知,自由式朗讀
根據學生認知規律,閱讀教學一般要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教學順序。因此,閱讀教學的第一個層次是整體感知。依據學生對新異知識特別感興趣的特點和低年級課文全文注音的優勢,教學開始,可在解題的基礎上提出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饒有興趣地去朗讀課文。如《小壁虎借尾巴》可在解題認識小壁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他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這些問題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是新奇而有趣的,他們的心理上會產生躍躍欲試的欲望。此時,教師就要把握時機布置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般提如下幾方面要求:(1)讀準音,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遍。(2)一邊讀一邊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3)讀完后標出自然段,畫出文中生新詞。學生此時按要求進行的自由式朗讀既有對生新詞的感知,又有對課文內容的初步了解。長期這樣訓練,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從整體上著手,一邊讀一邊想,一邊讀一邊畫的良好閱讀習慣。說到這里,可能有些老師會想,一年級的學生怎么能做到?是呀,剛開始肯定做不到,但只要我們的老師持之以恒地訓練,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2、 抓住重點,理解性閱讀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其關鍵之處。處理問題既要照顧全面,又要抓住重點,閱讀課文也是如此,課本中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目,是一個個飽含知識的載體。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把這些知識細細地全部消化吸收,是不符合學習規律的,因此,應該大力提倡一課一得,要讓學生每節課真正有一點實在的收獲,哪怕是一個詞語的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一段課文的背誦,或者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應該允許學生在頭腦中有不太明了的東西,有一些模糊的認識。如何確立重點并抓住重點讓學生進行理解性朗讀呢?眾所周知,一篇課文往往有一個至幾個重點段,一段話一般有一個至幾個重點詞,學生讀書時也會自然而然地覺得這兒是精彩之處,那兒是動人之筆,這兒還有個問題,那兒還有個疑點。這些詞、句、段及精彩、疑點之外就是閱讀的重點,就是需要下功夫感悟的地方。我們可以從啟發讀準語氣、讀好重音、把握語速與語調這三個方面來啟發學生進行理解性朗讀。
在本環節的朗讀指導中,教師要重視范讀、領讀,同時要有針對性的采用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混全使用,力求學生百讀不厭,每讀一次都體驗到自己有進步。在實踐中我發現過多的集體朗讀不利于指導學生朗讀,以前,我總喜歡集體讀,因為我覺得大家齊讀,能夠多訓練一些學生,讓不會讀的學生跟著讀,其實不然,過多的集體朗讀容易造成唱讀,不便于了解學生的個別朗讀能力,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不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所以我們要多一點表演讀,讓學生在評價、比較中得到提高。集體讀可以安排在重點詞句、片斷在理解的基礎上要加強機械識記功能的時候使用,效果較好。
3、回歸整體、品味性朗讀
通過自由式朗讀和理解性朗讀,學生已經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這時的理解是零散的,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理解,即在總結全文的基礎上,進行再一次的整體性朗讀,進行感悟。如學完《烏鴉喝水》,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烏鴉找水、喝水的過程。這里的朗讀雖然不用花費很大的時間,卻能將學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課堂給予我們40分鐘,我們所要完成的任務卻很多。我們必須樹立語文大課堂的觀念,課內不足課外補,因此,我也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式的朗讀,課后鞏固式和表演式的朗讀訓練,這主要安排在早讀課進行。
以上是我提高學生朗讀水平,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同步發展的點滴之見,下面談談識教學的一些做法:
二、談談如何提高識效率
新課程低年級語文教學識量大,課時較緊,如何提高學生的識效率是非常值得我們共同探討的話題。為此,我把自己借鑒別人做法且實施得比較成功的方法拿出來和大家一起研討,說得不好請多見諒!
1、采用多種方法認讀生。
首先我用小黑板出示生后,我不急于教讀,而是讓學生回憶一下:這些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怎么認識的?小組內的學生互相交流一下。這樣一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聯系生活、主動識的習慣,使學生樂于識、樂于交流自己的成果,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和舞臺。然后領讀認識的生,領讀這一環節也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已認識的讓學生自己領讀,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由教師領讀。領讀后讓學生自由練習、同桌對讀、組內指讀、全班指讀、加拼音讀、去拼音讀、男女比賽讀等。
教給學生自主識的方法是這一環節的重點?!笆谌酥贼~,不如授之以漁”。漢本身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識教學要對其充分利用。教師抓住漢音、形、義的聯系,教給學生識的方法及規律,使學生具有分析形、自主識的能力。例如《口耳目》一課全是象形。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和圖片,在對比中發現規律,這些和圖很相像。學生不僅很容易記住,以后遇到這類也會用象形的規律來學。識4《操場上》有很多形聲,如球、拍、跑、響等,可以告訴學生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而且這些的聲旁都是相對固定的,只是根據義的不同來匹配形旁,教學時就可以通過加偏旁、減偏旁和換偏旁等形式識。當然,我們教給學生的識方法,不能硬塞給學生,而是結合課文,自然滲透,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識逐漸領悟,積累識的方法。
2、反復重現與再認,及時鞏固識成果。
< ……此處隱藏27195個字……也沒覺得累,原因是,我們都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效果,都有成就感,自然就感覺時間過得快了。說實話,這得益于小組合作,如果這三節課都是我講,不光我累,學生也煩,所以我就鼓勵學生講,學生講完后,多表揚,夸要夸到點子上,不能太籠統。3.尊重學生,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其自信心 學生都是要面子的,我在提問學生的時候一般是感覺他能回答出來,我才提問他,如果我感覺他答不出來,也不會故意給他難看。這樣會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4.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課上要不斷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技巧。數學題太多,做也做不完,而且,數學非常靈活,變化多端。如果一味的玩題海戰術,不講方法和技巧是完全不行的。數學主要是思維的訓練,如果學生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他們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一通百通。比如實際應用問題,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分析問題,用怎樣的方法去分析問題。如可以列表,可以畫圖等等。當我講用列表來解數字問題時,學生就能遷移到年齡問題,分配問題,調配問題等等,因此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三、通過作業發現問題,著眼細節,有效落實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骶S"帕卡德(惠普創始人) 沒有落實,一切都是空談;沒有落實,就沒有成功。 我批改作業時都是把對的和錯的分開,錯的單獨發下去改錯,然后再收上來批改,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錯點,再反復練習。如我班的一個學生一去分母就漏乘,一次作業錯四五個,我就單獨找他來,讓學生自己說錯誤原因,結果后來就很少漏乘了。還有五班一個學生,全部是移項錯誤,也是相同的做法。
四、重視小結和反思
如果我們每一節課能夠留出五分鐘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知識的梳理,思想方法和技巧的歸納,并找出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問題,才能達到對知識的升華和個人能力的提升。然而我們每一節課的時間好像都不夠用的,就少那么幾分鐘,實際上,我們講得再好,不如學生做得好。因此,我們還得少講,精講,主要是指導、點撥,具體工作還是讓學生做吧,我們只需要留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就行。
五、合作共贏,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事實證明,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優勢互補,事半功倍。
教學經驗發言稿15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給我這次與大家溝通的機會!我現在把自己工作中的點滴感悟從三方面與大家分享一下。
感悟一——責任感
我所帶的班級,班容量超過了45人,應該說比較大。而且這些孩子來自兩個班,這兩個班成績懸殊很大。接過這個合并班之后,我感覺肩上的擔子一下重了百倍。不過我覺得這么大的一個班級交給我就表示領導對我的信任。我有這樣的心境——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把它做好,不能辜負領導對我的期望。有了這份責任心,我就開心上陣了。心境好,就會越做越快樂。
首先我要做的就是把甲乙兩個班孩子們的心籠到一起,以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你不再屬于甲班或者乙班,你是四年級的一員。之后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我不是甲班的班主任,我是大家的班主任,是每個孩子的好朋友。我們四年級是一個大家庭,孩子們相信了我,我開始對他們提出更多的要求,使他們明白這個班要想取得成績,是每一個學生的責任。要求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處,思想上互相幫助,學習上取長補短,人人為集體做貢獻。態度決定一切,經過半年時間的努力,班級逐漸成為一個有集體、有紀律、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班集體,這個新的班級有了一定的凝聚力。
感悟二——學生德行的培養
我再給學生判閱讀短文或者批改作文時就總結出了一點:學生成績的高低一方面是基礎知識的鞏固,最重要的一點取決于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好壞。一個學生沒有好學習態度端正的德行就寫不出立意正確的作文。所以除了教學我重點抓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堅持開展讀書活動,開拓學生視野
有時根據課文內容指定讀物,有時是自由閱讀。要求學生讀后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基本做到每周一篇。從三年級開始摘抄好詞好句,四年級除了好詞好句就是要總結主要內容,五年級就加了第四項,談感想。到了六年級為了豐富學生詞匯量我又給學生布置了新的任務,每周抄一篇成語典故。另外為了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使學生多了解一些國家大事要求學生看新聞,每周寫兩條最感興趣的新聞。學生的這些作業做到每周一查,個別情況抽查。通過這幾項讀書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品德,開拓了他們的視野,更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水平。通過這兩年半的努力,我班的語文成績穩步上升。
2、用固定語言,約束行為
面對孩子不思進取、懶懶散散的思想行為我提出了“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口號,每天晚上每個孩子都要問問自己:今天我進步了嗎?面對莽撞行事、遇事不動腦子的孩子我向他們提出了“遇事三思而后行”座右銘。所謂三思:思家長、思老師、思自己。只要孩子出現問題我先拿這兩條去約束他們。后來到了六年級針對畢業班學生心理波動比較大,一些學生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的情況,我又給他們加上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具體事例)。
3、學習《弟子規》
去年去新華新聽傳統文化講座對我觸動很大。當時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可以把我國的傳統文化傳遞給更多的孩子?;貋砗笪揖桶选兜茏右帯反蛴『脧堎N到班里,并且每天教孩子們一句《弟子規》,因為是課堂外的知識我還附加了一些關于《弟子規》有趣的小故事,孩子們學的興趣盎然,還有些孩子背的滾瓜爛熟并讓家長把《弟子規》從書店買回了家。
這樣就把正確的思想觀念播種進孩子的心田,就把握了孩子的道德走向,那么語文老師就真的如專家所言,不用費多大勁就會碩果累累。我班現在的成績就是一個見證吧。
感悟三——合作的力量
不過成績的取得,與同事們的幫助密不可分,首先是來自領導的支持與幫助,剛接這個班時我是有點畏懼,畢竟這個班人數多,學生來自“五湖四海”,還有個別孩子是出名的淘氣。而祖校長爽快地說:“有事朝我說,我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實在幫不了咱們一起想辦法。放心大膽地去工作,你沒問題!”于是我或者我的學生就成了校長室的???。
其次是教我班教數學的李老師教科學的周主任他們雖然不是班主任但比我這個班主任做的一點都不少,帶學生打掃衛生是她們常做的事。我們班里的大事小事他們都替我想著。這學期開學,課本、作業本后來的練習冊都是李老師幫我發的。而且李老師周老師畢竟是老教師了,在管理學生上也比我有經驗,我遇到問題時她們常常幫我出主意想辦法。再有就是教英語的馬老師為人特別隨和,教學特別認真,每次期末復習時都親自手寫給孩子們抄復習題,有的家長就跟我說像馬老師這樣負責任的也太難找了。有了家長的認可我與他們溝通起來就不費勁了。正因為有領導的支持同事的幫助才有我今天的成績,所以在這里我感謝你們。謝謝!
最后我想說我們的工作雖然平凡,卻背負著祖國未來的希望;雖然清貧,卻托舉著明天的太陽。讓我們心懷淡泊,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去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謝謝大家!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