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調查報告(匯編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1告別了緊張的高中時期,我們來到了學習、生活、情感都非常自由開放的大學。在這里我們可以任由感情的釋放,當然戀愛將成為一項必修課程,所以我們一組同學就大學生談戀愛這個話題進行了調查。本次大學生戀愛調查主要是為了了解大學生的戀愛觀與其父母對待大學生戀愛的看法,調查的對象為我校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與外國語學院的學生。調查結果如下:有52%男生43%女生已戀愛,有12%男生8%女生父母給戀愛基金,有31%男生13%女生認為戀愛可發生性關系,有43%男生的戀愛原因是寂寞,有63%男生父母83%女生父母的態度是順其自然。
在初中高中的學海里苦苦奮斗了幾個春秋的學子們,終于滿懷憧憬跨進了大學的殿堂,成為天之驕子,社會的寵兒。然而,隨之而來的寂寞卻常常讓他們手足無措;于是,在這象牙塔里便多了許多浪漫的故事,那便是大學生的愛情故事。每個人的心中都自己的一把尺子,衡量戀愛與生活的關系,那便是戀愛觀。戀愛觀正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種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本次實踐調查是通過調查問卷來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的特點,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此引導在校大學生能夠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的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能正確的人生觀面對戀愛與生活。在調查中同學們各自發表了對大學戀愛的看法,總結出來大致可以把大學生分為三種態度,即戀愛渴望者、戀愛隨緣者以及戀愛規避者三種。
一.戀愛渴望者
首先,上大學以后,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重新面對一個環分享快樂,境,不可避免地要找新的朋友,傾聽自己的心事,分擔憂愁。大部分同學則認為異性交往起來往往比同性容易得多,當兩個人交往加深時,由朋友到曖昧再到特殊的關系,就這樣,一個人的開心成了兩份,痛苦減了一半,一個人的信念兩個人共同堅守,何樂而不為呢。其次,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大學生戀愛與虛榮心有一定的關系。認為談戀愛、交朋友,或被異性追求是有本領、有魅力的表現。如果一個寢室的大部分人都已經談戀愛了,那么被剩下的就很沒面子,被稱作“剩男”“剩女”,即使沒有戀愛的打算,也被這殘酷的現實刺激了一下,不免產生了想戀愛的心理。甚至有時看到兩人幸福甜蜜的身影,也不覺得萌發了戀愛的沖動。
二.戀愛隨緣者
那些秉著“隨緣觀”的學生認為如果能遇到與自己有共同語言,共同興趣愛好,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交往,不會把“戀愛”看成一種任務,更不會褻瀆地看成一場游戲。在相處時,應該掌握一個“度”,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心里精神狀態,不能太過沉迷。因為在大學生活中,還有一個比戀愛更加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學習。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戀愛”注重的是過程,品味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其味無窮,結局不那么重要;另一些人覺得有緣的愛情是一次神秘的,注定的經歷。本人也比較贊成這種觀點。
三.戀愛規避者
對于戀愛“規避者”,他們認為在大學校園里戀愛的成功幾率很小,不想浪費時間,況且愛情是一項精神、物質雙重投入的工程,既浪費時間金錢,又耗損精神體力,曾經一個人的空間無形中就被兩個人占據,煩惱擔心也多了一份。談了一場戀愛就多了一份牽掛,少了一份自由自在。況且作為學生的自己還沒有能力照顧傾心的人,在工作后,有了固定的收入和時間,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才更加現實。這些同學則把大學的愛情看作了一種奢侈浮華的事物。愛情是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也一直是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恰當的愛情可以促進雙方的學業,但我要說的請不要過度的沉溺在愛情的世界里,不要在熱戀中迷失自己的前進方向,畢竟大學階段是我們學習專業技能的黃金時期,是決定我們未來方向的關鍵階段,不能為了一時的快樂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拋棄了。愛情是神圣而美好令人向往的,建立正確的愛情觀。大學生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將對他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要學會理性的處理好因愛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與選擇。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合理戀愛,才能使自己的大學生活因愛情錦上添花。
當然,我們的調查內容還有父母對待大學生戀愛的看法,父母在子女的戀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調查結果那樣,63%男生父母83%女生父母的態度是順其自然,綜合實際,我們可以得到當代父母所應該做的應是如下幾點:
1、現在的大學生能不能談戀愛?實事求是的說:不能盲目封殺,也不能無原則鼓勵。因為,已經成年的大學生可以結交異性朋友。
2、如果孩子自己控制的好,可以在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學業前提下,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且可以通過異性朋友之間的互相鼓勵,提升自己的積極心態和前進動力。
3、如果孩子自己沒有把握好自己,把談戀愛當作唯一任務,從而荒廢了自己的正常學業。在浪費了自己的青春的同時,會耽誤自己的前程。
4、在大學里,作為大學生家長應該的態度是:提醒孩子以學業為重,只要好好完成學業,學會為人處世,把談戀愛與否的問題交給孩子自己處理。因為,這個未來的世界是孩子們的!(當然,我們家長有義務提個醒。)利與弊不可以以單個事例來評判,關鍵是當事人自己的正確把握。——不影響學業的處理就是利,反之則是弊。當代大學生對于愛情,從總體上看是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的,能夠正確地處理學習、戀愛和人生的態度等關系,以及戀愛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戀人之間的誤會、失戀等等。大學生對愛情應該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問題上把握和處理失當。我們應該客觀的吸取戀愛中的益處與避免戀愛中的弊端,此外,父母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父母則需引導兒女具備正確的戀愛觀。
通過此次的問卷調查,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念,并結合調查結果抒發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議,誠摯地希望大學生們可以在健康的戀愛觀的指導下和父母的正確建議下,讓自己的愛情之花可以開放得更加美麗。
學生調查報告2調查方法: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三、四、五年級的學生。
調查時間:
20xx年x月x日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1、對課外閱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知識背景,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但是一些學生和家長,甚至是部分老師對此的認識卻有所偏差。23%的學生認為讀課外書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讀物的選擇上也偏重于一些學習輔導類。而家長們希望孩子時時看的也是學習輔導類而不是閑書,這樣才 ……此處隱藏34320個字……樂休閑和資訊信息,因為工作學習而低頭的僅占33.33%。
(三)"低頭族"現象對人際關系有較大的影響,多數同學都會因為玩手機而出現忽略身邊朋友的情況。無論是朋友在玩手機的時候受到被忽略,還是自己在玩手機的時候忽略朋友,這兩種情況中,出現偶爾及經常的占大多數。
(四)大部分同學對低頭現象對身體和學習的影響都有一定的了解,也會對這些影響表示擔心。有82.72%的同學對低頭現象對身體和學習產生的影響有一定
程度以上的了解,并會對由于低頭現象而造成身體上的不適表示擔心。大部分同學表示對學習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五)大部分同學在了解低頭族現象的危害之后考慮抬起自己的頭。大多數同學認為"低頭族"現象將越來越普遍,而在了解這種現象的危害后,也表示以后會考慮抬頭或堅決抬頭。
五、原因分析
(一)手機的普及以及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
(二)學生對學習缺失興趣以及課堂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得學生利用手機來消磨時間。
(三)人與人之間冷漠化。
六、對策建議
(一)學校組織宣傳"低頭族"現象對學生學習、生活以及身體等各方面將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老師在課堂上對低頭現象加以制止。
(三)培養大學生的其他興趣,比如體育鍛煉,或去圖書館看書等,多與朋友互動,轉移注意力,慢慢從這種依賴中脫離出來。
七、現得出如下結論:
(一)教育學院學生對低頭族的了解程度比較高。
1、 大多數學生知道低頭族是指因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那些在路上通過玩手機游戲或者平板電腦來打發零碎時間的人群。低頭族以年輕人為主。
2、 認為低頭族的產生原因是:從社會環境角度分析,快節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線拉長等,客觀上令私人時間碎片化,屬于自己的"整塊"時間越來越少,但一個人吃飯、趕路的機會卻增多,導致不少年輕人只能抓緊碎片時間,通過數字終端進行娛樂休閑。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數字終端提供了豐富的應用程序,帶來生活的便利和多樣的娛樂手段。智能手機成為低頭族打發碎片時間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網瀏覽、玩游戲、看視頻等。
3、 課堂上的"低頭族"產生原因主要是老師講課方式和內容都太枯燥了,讓人覺得很無趣,同時大學生比較有個性,而教育方面的課程多是理論性的,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智能手機的使用對教育學院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以及身體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低頭現象在教育學院較為普遍。
1、 每天長時間玩手機,腦部過度刺激,會注意力不集中。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移動終端產品的普及和無線網絡的發展,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縫隙,都有被數字產品"侵蝕"之勢,與人之間自然交流顯得日漸缺失。
2、 以前戶外活動都會積極參加,有了智能手機以后坐著的時間就長了。并且現在只要一有需要等待的時間段就會熱衷于玩手機,上課以及做作業的效率也越來越低。
3、 與朋友的交流越來越少,而且僅有的交流也有大部分限于網絡交流。對身邊同學的了解大部分是通過網絡來獲取的。
(三)教育學院學生對"低頭族"這一群體的認識較理性。
1、認為低頭族的產生是時代的潮流,是信息時代的的必然產物,沒有偏激的 看法。
2、對于像女孩為了玩手機導致墜橋身亡的案例認為是不可取的 ,網絡的普及 要求我們適當合理的利用,而不是不合時宜的濫用,低頭族不僅要注意自己的 理度還要以自己的生命安全為前提。
(四)教育學院學生對呼吁"低頭族"的熱情度很高,并希望自己也能
"抬起頭"。
訪談學生分別從以下三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1、從教育者的角度:可以進行合理積極的思想教育,是低頭族認識到過分" 頭"會導致的身體及心理問題
2、從個人角度:可以從意識源頭做起,改變個人的態度,合理安排"低頭"的
時間和場合。
3、從社會角度:以積極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代替足不出戶的"宅文化",讓 "低頭族"抬頭看世界。
(五)教育學院學生對預防成為"低頭族"積極出謀劃策。
1、建議"低頭族"應多抬頭看看路邊的風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 比如說在聚會時特意將所有人的手機收起來,如果誰忍不住先用手機就要受罰。"
2、對于"低頭族",警方提醒,犯罪嫌疑人大多會選擇財物外露的市民作案, 因此無論是在行走或是等車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低頭玩手機。此外,為保證人身 安全,更不要在過馬路、行走過程中打電話,發短信等。
3、教師在課堂授課上應該多方面創新授課方式和授課內容,并積極組織課外 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移其對手機的依賴性。
4、 獨處時,給自己設限,慢慢壓縮玩手機的時間;和親友或同事在一起時,看 到有人玩手機,不妨溫和地提醒:可不可以不玩手機?有意識地和大家互動。
八、思考與建議
訪談結果表明,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學生在對"低頭族"的認識較為深刻,同時也意識到了成為"低頭族"對自身的危害性,并且非常希望通過有效的方式讓自己脫離"低頭族"的怪圈。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聯系實際情況,在學院可實施能力范圍下,我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組織活動讓普大學生認識到"低頭族"的危害性。
小小手機體現著文明素質和法律意識。小玩怡情,但如果玩大了,甚至以健康、安全和法律作為代價,那咱可玩不起。希望更多人注重生活中的細節,文明使用手機,從小做起,從我做起,讓文明使用手機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二) 積極組織開展能讓學生"抬起頭"來的活動。
1、 多組織一些課外興趣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廣泛性,使其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活動上來,而不是沉迷于手機網絡。
2、 提高活動的豐富性,對于枯燥乏味的講座要通過精細設計讓講座變得生動活潑,而不是完成任務式地讓學生一味地接受活動內容。
(三)在學院教室內設計并貼放提醒學生抬起頭的標語。
1、 設計醒目的標語貼在顯著位置提醒學生不要沉迷于手機網絡。類似于"抬起頭,世界更加有看頭。""我們沒有Wifi,和你身邊的人說說話吧!"
2、 設計關于呼吁"低頭族"抬起頭的展板和海報放在學院大廳。
(四)組織教師討論交流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1、在教師的每周例會中加入"創新教學"的模塊,老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充分吸引大家的關注,同時增加平時成績考核的次數,讓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學生自己,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要有一定的規范自己、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創設情境讓學生之間進行充分交流,比如說分組完成作業任務。學生之間只有多交流才能有新的思維火花的產生,同時也減少了對手機網絡的依賴。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