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春節敘事的作文錦集七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敘事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云南的春節習俗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其隆重程度不亞于外國人的圣誕節。中國各個地區的春節習俗都與眾不同,有著自己的傳統色彩。今天我將要與大家說說關于我的故鄉——彩云之南的春節習俗。
云南的春節習俗與北京的春節截然不同,從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間才是春節,元宵過了,春節也便完結了。云南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的臘八粥和臘八蒜的味道。
先來說說大年三十這天吧!這天早上我們必須去集市趕集,購買年貨和做團圓飯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撿松葉。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還有把渾身上下都洗干凈,因為我們那里有個禁忌——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這是過春節的高潮。大家忙做團圓飯,家家戶戶的煙囪直冒白煙。團圓飯做好后,大人把孩子們撿的松葉鋪在地上,當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戰利品被大人夸獎時,總是要驕傲地手舞足蹈。吃團圓飯前我們還得燒紙錢祭祖,飯后才把紙灰倒掉。等這一切準備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節的團圓飯。吃完后,大人忙著撿碗,收桌子。小孩子歡歡喜喜的開始他們的“鞭炮大戰”,大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守著春節聯歡晚會,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擺桌子打麻將。這其樂融融的景象持續到深夜十二點,昏昏沉沉的人們點燃爆竹,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云霄,迎來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們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點時,人們又得陸陸續續從床上爬起來,做飯吃飯。這是四點鐘的“迎春飯”,因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飯迎接。吃完飯人們又回到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別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習俗。初二我們就去逛縣城,就跟逛北京的廟會一樣,縣城里琳瑯滿目的商鋪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兒讓我們留戀不已。元宵節大家不吃湯圓,照樣好酒好菜,不掛燈,但照樣熱鬧,一家人去山上跳腳,也看別人跳腳。
春節過后,該干活的干活,該回深圳的回深圳。熱鬧過后的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諧。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一陣陣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每到這時,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里,家里到處喜氣洋洋,熱熱鬧鬧。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四處飛濺,我也想把“祝?!彼徒o千家萬戶。于是晚飯過后,我和爸爸帶著各種各樣的鞭炮來到樓下,準備大干一場。爸爸一手拿著打火機,一手拎著鞭炮,半蹲著身子,小心翼翼而又熟練地點燃了鞭炮,然后輕輕往外一拋。我真沒想到,小小的鞕炮竟有著這么強大的威力,第一聲就把我嚇得目瞪口呆,我雙手緊捂著耳朵,還時不時地向后退,雙眼卻望著鞭炮飛行的軌跡,我的樣子像時刻做好逃命的準備。爸爸見了,笑得前俯后仰:“你也太膽小了吧!哈哈哈……”
我們不僅要放鞭炮,還要貼福字。這個福字還要倒過來貼,因為“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晚上,媽媽還喊我們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晩會,婀娜多姿的舞蹈,優美動聽的歌聲,驚心動魄的雜技,有趣幽默的小品……令人捧腹大笑,癡迷陶醉。
春節真是熱鬧,充滿了無限的快樂,希望天天都能過春節!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臉上洋溢著笑容。有的小孩子在院子里放鞭炮,有的小孩子在大人們旁邊蹦蹦跳跳。
大人們就坐在一起閑聊。大年初一早上,大人們帶著小孩子去拜年,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各具特色!
這件事是這樣的;早上起來,媽媽讓我把對聯撕下來,我撕下來之后看到了鄰居也在撕對聯,我趕快跑到鄰居那里幫忙,不一會鄰居的對聯也撕下來了,接著媽媽又讓我拿漿糊去貼新對聯,我拿起漿糊出去了還拿了凳子和掃帚,我用掃帚往漿糊里沾了沾往墻上抹了抹,把對聯貼了上去,大約二十分之后我已經吧對聯貼了了,媽媽對我說;去把剩下的借給你的鄰居去,他們還沒貼里。
我聽了跑去給他們,幫鄰居扶板凳,拿笤帚。弄完之后,鄰居對我說了謝謝,還說我是個乖孩子,我聽了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這件事是我在春節最難忘的一件事。
盼啊!盼啊!終于盼來了我國的傳統佳節-春節!
這天清早,小朋友們個個穿戴一新,蹦蹦跳跳地來到小區里玩耍、放鞭炮。??!小區也換上了節日的盛裝。各家各戶的大人們在忙碌地張貼春聯,掛著大紅燈籠……
中午時分,爸爸媽媽也開始在廚房里忙著做餃子和美味佳肴。我在客廳里玩著媽媽給我買的玩具,不知不覺中,爸爸媽媽就把一桌豐盛的晚宴準備好了,爸爸拿著一串鞭炮在門外噼哩啪啦地放起來了,一家人圍著桌子喜氣洋洋,爸爸媽媽喝著紅酒,我喝著飲料,吃著爸爸媽媽精心準備的菜肴,相互說著祝福的話語,首先我說:“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然后,爸爸媽媽同時祝福我:“健康成長,好好學習!”一家人其樂融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夜晚,室外不時傳來陣陣地煙花鞭炮聲,我也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和爸爸去樓頂放起了煙花,大約快到24時,整個城市鞭炮聲響成一片,煙花把整個城市的夜空增添得更美麗。
我的老家在湛江市沈塘鎮。照那兒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下旬時開始了。
臘月二十三,春節開始了。在這天,人們都要進行大掃除,把家里打掃干凈。還要在二十三、二十九、二十六時上熱鬧的集市大街上買年貨(因為只有在以三、六、九為結尾的農歷日才有集市,大年初一至元宵除外)。第一件當然是桌上的主菜,如雞、鴨、海鮮等;第二件是大花炮、鞭炮等各種煙花爆竹;第三件是新衣、新鞋、生活用品等;最后一件才是孩子們的玩具。
除夕可真是熱鬧啊!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穿起了新衣,屋里屋外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五顏六色的年畫。人們在這一天還要下鄉祭拜祖先。
除夕夜里,家家戶戶都在吃團圓飯。吃完后還要放煙花爆竹。午夜十二點到了,家家戶戶都放起了“迎春炮”,來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人們開始走親訪友,到各家去拜年。孩子們特別愛去走親訪友,因為這樣可以去鄉下干各種事情,如捉母雞、挖土坑等。大街小巷上一片熱鬧,到處是燒烤攤、玩具攤你、菜攤(一種特別的菜,是老家那兒的特產)、零食攤……
元宵到了,春節又到了一個高潮。正月十五到處是張燈結彩,人們在家中院子里要點花燈、走馬燈。人們還買各種花炮燃放。在這一天中,人們還要吃元宵。
元宵過后,學生們去上學了,大人們去上班下田種樹了,春節結束了。
春節是炎黃子孫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各地過春節也有許多不同的習俗。
我家鄉的習俗,人們臘月初就開始準備過年了。臘八這天,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孩子們一早就結伴到河里去打“臘八冰”。在大冷的天里,孩子們帶著冰塊回家,不時用凍得通紅的小手拿一塊晶瑩的冰塊,塞在嘴里咬的咯吱作響,這一路上灑滿了歡聲笑語。這天,家家還要做“攪團”,“攪團”是用豌豆磨的面做成的,有‘“吃了臘八飯,天天忙過年”的說法。
過了臘八那就是臘月二十三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了,在這天的晚上,要祭送灶神。俗說:“要送灶神娘娘回娘家,并求灶神娘娘在玉皇大帝面前祈求平安?!?/p>
臘月二十三一過,大家更忙了。必須清掃房屋,接著就是殺豬宰羊,籌辦年貨,還要炸“撒子”、“麻花”、“翻跟頭”等風味食品,這種食品的做法獨特,味美可口。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院子里,街道上掛滿了火紅的燈籠,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家家忙著做年夜飯,大街小巷飄散著年夜飯的香味。除夕這天燈火通宵,鞭炮聲此起彼伏。等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飯,燃放過鞭炮后,大家便去給家里族的長輩拜年,然后再挨家挨戶到族里各家拜訪,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直至天亮。初一至初三,串親訪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快樂,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樂、健康。
正月初八至十五,各鄉、各村的社火都開演了。人們穿著一新、扶老攜幼,紛紛走上街頭、場院,看那熱火朝天的社火表演。那震耳欲聾的鑼鼓敲出了農民豐收的喜悅,飄逸的秧歌扭出了農民美好的心愿。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這天晚上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花燈展覽,全縣各個單位將自己制作的花燈、花車擺放在街道兩旁,供人們觀賞。花燈形態各異、手工精美、色彩鮮艷,遠遠望去整個街道猶如一條五彩的蛟龍。人們賞燈結束回家后,除了吃湯圓還有一個很精彩的節目——“跳冒火”。在各家門前點燃數堆麥草,男女老幼排著長隊從燃燒的火苗上逐一跳過去,俗稱“跳冒火”。大家跳著、笑著,在心里祈禱著來年無病無災、健康幸福。
就這樣一個歡樂、喜慶、詳和的春節,在歡聲笑語中漸漸的遠去,人們又開始了一年的新生活。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