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春節敘事的作文匯編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敘事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到了,真是熱鬧:看春晚;放鞭炮;吃團圓飯;發紅包……趁著假期,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出發去尋訪慈溪觀海衛的錦堂師范舊址。
錦堂師范歷史悠久人材輩出,舊址基本還保存完好,我們看到的原址是在光緒丁未年由實業家吳錦堂先生回家鄉捐巨資建造的;
百年時光流逝,當年的許多富豪都如過眼煙云,不再有人記得,但是發下大愿心尊師重教的吳錦堂先生卻永遠會被我們銘記。
舊址中的花園便是“錦園”了。順著一條小徑繞過假山和池塘,忽然,一股幽香飄進了我的鼻子。細細地聞,夾雜著紅梅的氣息和臘梅的清香。心想:下一個轉角,又會有怎樣的驚喜呢?
又一個轉彎后,十幾棵梅樹出現在眼前:宮粉梅排成一列,它們的枝條彎彎的,梅花開得正熱鬧,這里一朵,那兒一簇。我一只手托住枝條,仔細觀察:宮粉梅的花瓣是圓形的,下部有許多淡棕色的細小萼片。一陣大風吹過,粉色的花瓣紛紛掉落,就像下了一場清香的花瓣雨!
另外的一列都是一人多高的臘梅樹,臘梅花開得十分有規律。細小的枝條上每隔幾厘米,便開出兩朵小花。“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百花凋落的寒冷冬季,只有梅花獨自開放,清香撲鼻。“咦!”奶奶,媽媽和我異口同聲地喊到。眼前的一棵宮粉梅和第三棵臘梅樹的枝條纏繞在一起,真是別有風趣!我心想:臘梅和宮粉梅真是絕配啊!如果將這兩種梅花一起插在花瓶中,送與親友,必定是新年最好的禮物和祝福!“咔嚓”奶奶和我被手機定格,我們的笑容和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都會一直保留在照片中!
這是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次游覽,也是一次奇特的尋訪古跡之旅,就象我和奶奶的合影,會被永遠珍藏在我心中!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各不相同。今天,讓我給你介紹下我的家鄉——海城在過春節時候的習俗吧!
當日歷翻到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時候,就開始漸漸有了年味。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吃灶糖、瓜子......祈求“灶王爺”保佑我們在這一年里順利平安。從這天起,身在異鄉的游子也滿載著豐厚的收獲,陸續返家了。而家人也都開始忙活著收拾房間,置辦年貨......
除夕夜一到,年味就更濃了。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歡聚一堂,推杯換盞,一起吃年夜飯,共度美好佳節。看春晚在除夕夜必不可少,它已成為全國人民過春節時的一道精神大餐。接近零點的時候,人們就紛紛走出家門去放鞭炮,來接財神,這也被人們稱為“守歲。”
等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人們就紛紛穿上新衣服,到親朋好友家,街坊鄰居家拜大年,送去新春的祝福。晚輩給長輩拜年的時候,會得到很多紅包。那里包著的不僅是鈔票,更多的是長輩給予晚輩的希望與祝福......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子都要攜夫帶子拎上好多煙、酒、糖、茶之類的佳節禮品返回娘家,給娘家人送去新年的祝福。
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這代表團團圓圓。大家都去猜燈謎、看花燈......好不熱鬧啊!元宵節一過,鞭炮聲就變得稀稀落落了,這也就意味著春節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習俗,請你也說說你的家鄉過春節的習俗吧!
春節我都會在漯河姥姥家過年,我在漯河長大,那是個美麗的小城。每到春節,我們居住的小區到處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就起來跟姥姥、姥爺拜年,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我最喜歡的河上街景區逛廟會。
剛進入景區,就看到大紅燈籠高高掛,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立即加入到了歡天喜地、載歌載舞的人流中,一路上目不暇接,令人捧腹大笑的動物表演和惟妙惟肖的吹糖人吸引著小朋友們圍觀;千姿百態、圖案漂亮的剪紙和民間字畫吸引著大人們駐足欣賞;大戲臺上精彩的戲曲表演吸引了眾多老戲迷們的目光。繼續前行看到近十米的木凳高臺上,威風凜凜的雙獅跳躍舞動,令人嘖嘖稱奇。啊!前面是我最愛看的高蹺肘閣表演。看!隨著鼓點音樂節奏,伴著大人靈巧的舞步,俏皮的小朋友在大人的肩頭表演著,演員配合默契,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造型,迅速引來了眾人的圍觀。景區到處是熱鬧吉慶的場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在鏡頭前留下了幸福愉快的瞬間。
逛廟會真開心,我喜歡春節廟會這喜慶、熱鬧的民間藝術和經典民俗節目的表演,它展現并傳承了中原悠久的文化傳統,讓人們在吉祥喜慶的春節氛圍里,感受到了中原民俗與傳統文化的.魅力。我真心祝愿漯河開源河上街景區的春節廟會越辦越精彩!
黎明的曙光揭開了夜幕,吐出了燦爛的晨光,迎來了金色的太陽,晨光中呈現了個美妙:嶄新的20xx,湛藍的天空,潔白如雪的云,小鳥歡快地歌唱,花兒伴著小鳥的歌翩翩起舞……過年咯!周圍洋溢著春節的氣氛!道路潔凈,各大商鋪張燈結彩,家家戶戶貼上了喜慶的對聯,人們臉上蕩漾著歡樂的笑容。今年春節,我是在外婆家過的。
除夕早上,我的兄弟姐妹的手就開始“癢癢”了,迫不及待地買了些炮出去放。放著放著,我們就開始嘀咕了:這么點鞭炮怎么夠放呢。于是急匆匆地跑回家里,正準備再偷偷拿一些時,被外婆發現了:“你們不是已經放過鞭炮了嗎?晚上到底還放不放了!”哎!大人就是這么嘮叨,我們只好作罷。我只能垂頭喪氣地出去玩。
今天除了有好玩的還有好吃的。
晚飯時叔叔和嬸嬸帶著弟弟也來外婆家吃年夜飯了。餐桌上的飯菜真豐富,真讓我垂涎直滴,看得我眼花繚亂,不知先吃哪個好。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說著,你一問,我一答,。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祝福話,相互舉杯干杯,不時發出歡樂的笑聲。氣氛非常融洽,真叫合家歡樂呀!
吃完晚飯后,我們大家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隨著夜色的降臨,外面的鞭炮聲也是時時陣陣,斷斷續續地響起來了,歡快的響聲向人們傳遞著歡樂,鞭炮聲是越來越多了……
12點的鐘聲敲響了,我們拿著鞭炮沖出了家門,匯入了今晚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此刻鞭炮聲是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天空上相互交錯,流光溢彩。天空仿佛都被染色了,我們歡跳著,跑著,笑著,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里,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刻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祝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我過了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春節。我和姐姐妹妹放鞭炮,和全家人看燈會、看航天展、逛廟會、看禮花……使我印像最深的是看燈會、看禮花、看航天展。
正月初三那天晚上,全家吃完晚飯到“塔子山公園”去看燈會,在公園門口,我看見公園內人山人海,五光十色的彩燈映入了我的眼簾,我急忙走進公園,展現在我眼前的彩燈數不勝數,令人眼花繚亂。有奧運火炬,有動物天堂,有鳳凰朝雞,有龍女獻珠,有夸父追日,還有吹蕭引鳳……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民間藝人用糖做的一條有“XX”年字樣的巨龍象征著XX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我還坐了“環球穿梭”“激流勇進”都讓我感到很刺激。我知道了面對困難要勇敢,要勇于戰勝自己。我還玩了“兒童樂園”,里面有秋千,有龍舟,有滑輪,有吊橋,有恍橋,有跳跳球,還有木馬……我們出公園大門的時候,聽見幾聲巨響,原來是成華區政府花三十萬元燃放近半個小時的煙花,有的像龍爪,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太陽,還有的像滿天星斗,給蓉城裝點得更加美麗!
正月初十,我和媽媽、爺爺還有外婆到“人民公園”去看航天展。一進公園大門,高大的火箭和返回艙就展現在我們眼前,各種介紹衛星、火箭、各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以及航空專家和宇航員------的圖片和資料讓我目不暇接。讓我感到萬分驕傲和自豪的是我們中國是世界200多個國家中第三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我國發射“神舟五號”飛船的成功,它標志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的強大,掌握了尖端科學技術,全國人民萬分高興,千百年的飛天夢終于實現了。
世界各國紛紛向我國祝賀,使我國的國際威望大大提高。在“神舟五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順利返回也更加鼓舞了我熱愛科學、勤奮學習、立志成才,為把我國的明天建設得更加輝煌而努力學習。這個春節讓我過得既快樂又有意義。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是一個漢藏混居的村子,雖然民族不同,但慶祝春節的方式大同小異。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源遠流長。春節時,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家鄉的春節也別具特色。
家鄉的人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到初八,各鄉的社火隊歡聚縣城,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這期間花燈滿城,這時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