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敘事的作文600字錦集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敘事的作文600字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抬起那臺倒下的自行車緩緩地推進家門,生氣地說:“我不學自行車了,真是太難騎了!”原來,我騎自行車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便抱怨起來。
一旁的爸爸聽見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們這時候還有小的自行車,我們那時候可沒有。”我想:“他又要教育教育我了。”爸爸又繼續講道:“你以前見過那輛生銹的大自行車吧!騎起來還會發出噪音的那輛。”“當然見過,而且你不是已經賣掉了嗎?還提它干什么?”我疑惑不解地問。
“我和你姑姑還有你叔叔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騎的就是這輛大自行車。而且,那時候一輛自行車已經算是珍寶了!想騎都不能騎,必須要干很多農活才能騎著自行車去上學。哪你像你們現在說 不騎就不騎的。”爸爸看著我說。
“不可能!那么大的自行車怎么能騎?就算能騎,那車子那么高,你們怎么騎上去?就算讓我試試,都會騎幾下就摔下來!”我一臉不相信地問。
“所以說,就要想辦法!你騎不好肯定和你沒有保持好平衡有關。只要你保持好平衡,剩下的就這是小菜一碟了。”這時,我的不相信已經變成了震驚,我頓時愣住了。爸爸大聲的說:“還不快去騎車!”“
我推著車往外走去,雖說過程艱辛,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學會了自行車。
放眼過去,自行車是多么貴重的物品,而現在真可以說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現在的公路上是大大小小的車輛來回穿行,已經不像舊時大街上都是自行車。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回味過去,展望未來。爸爸的話讓我明白了過去艱辛的歲月。
今天,媽媽不在家,放了午學后,我回到家里,我得自已煮飯炒菜。飯我會煮,但炒菜是第一次。
早晨,媽媽買好了菜,有豆角、茄子、肉等。飯在電飯煲里很快就熟了,我也準備好了中午要炒的菜。這時,媽媽又回來了,我迎上去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來學炒菜。”媽媽微笑著點點頭。
我和媽媽來到廚房,媽媽對我說:“炒菜看似容易,但要炒好也不易。你會拿鍋鏟嗎?先放油還是先放鹽?你會掌握火候嗎?”這一連串的看似簡單的問題,我一個也答不出。因為,我沒有炒過菜,但我相信“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但對媽媽說:“我不懂,媽媽您教我吧。”
于是,媽媽就一個一個問題給我講,并作示范。還幫我拿好油鹽味精醬油,放在一邊。我點燃液化汽灶火,我開始炒菜了。我先炒肉片拌茄子,剛把油放下去,油就濺起來,好似跳水運動員跳到水池里濺起水花,我嚇得連退幾步,生怕油濺到身上,把我的臉蛋燙傷了;媽媽說,把火勢降小一些,我把火降小一些,油鍋不濺花了,發出滋滋的響聲,我走過去,我把肉片放下去炒了幾下,再把茄子放下去,均勻地炒,待到半熟時,放鹽和味精,滴上幾滴醬油,再放上一點水,蓋上鍋蓋,煮了一會兒,一碗肉片就端上桌了。
我又炒了一碗豆角。吃飯時,爸爸,嘗了一下肉片炒茄子,直吐舌頭,說:“今天誰煮的'菜,咸死了。”媽媽說:“是燕靈學煮的。”我低下了頭。爸爸安慰我說:“沒關系,以后多炒幾次,不就會炒菜了!什么東西不都是從不會到會嗎?”我點點頭。這真是一次難忘的嘗試,也讓我悟出了許多道理。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的發展,城市的經濟,還是城市人民的收入,都大大地提高了。就連我們坦洲這樣一個小小的鄉鎮,也在飛速地發展,特別是我們的居住環境和我們小學生的學習環境。
在改革開放以前,坦洲鎮大部分人家住的是只有一層樓的泥瓦房,我還聽媽媽說在農村更多的人家居住的還是樹皮屋呢。一到臺風季節,風就將樹皮屋掀翻,風和雨一起向人們襲來,這個時候人們頭上根本就沒有遮風擋雨的東西,人們住在那樣的房子里總是戰戰兢兢。而現在,人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好起來了,泥瓦房和樹皮屋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崛起的一幢幢高樓大廈,人們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再也不怕臺風了。
人們的居住條件好了,但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些孩子們的讀書環境,你看鎮區的每一間學校都是這么的寬敞明亮,我們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更加努力了。可是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學校以前可不是現在這么漂亮呢。就拿我們林東小學來說吧,它以前是一座十分陳舊的小學,外墻是破舊的,活動空間是窄小的,課室的桌椅是陳舊的,一間學校只有教學樓和籃球場,連跑道也沒有,沒有人可以想象它變化后的環境。 變化后的林東小學,外墻是雪白的,活動空間是寬廣的,課室是整潔的,僅占地面積就是坦洲小學的三倍之多,而且還建了游泳池、球場、階梯室、音樂室、電腦室。兩個電腦室安裝了一百多臺電腦。而且,老師的質素也全面提高了,教學方式也全面改良了。這樣巨大的變化,是以前坦洲小學的學生發夢也想不到的。
政府和人民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及學習環境,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后通過汗水使下一代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陳彥霖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生。他一生下來就患了輕微的腦癱,手腳沒什么力氣,智力跟四五歲的孩子差不多。但同學們從不嫌棄他,經常幫助他,十分關心他。
那天下午下著小雨,我打著傘正往家趕。突然,看見我的同學包智文和應沁拉著陳彥霖的手一起走著。我趕緊追上去,好奇地問:“你們家跟陳彥霖不在一個方向,怎么一起走啊!”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送陳彥霖回家。”
我心里微微一動,陳彥霖的家與我家在一個方向,又離得很近,我……想到這里,我對他們說:“讓我送他回家吧!”他們聽了,似乎有點不放心。我拍著胸脯說:“放心吧!我保證把他安全送回家!”他們倆相互看了看,點點頭,再三叮囑我:“你可不能開玩笑哦!一定要送到他家樓下哈!”說完就把陳彥霖交給了我。
我一手拉著陳彥霖,一手打著傘,和他并肩走著。由于他比我高出半個頭,手腳又沒有力氣,走路時,幾乎是我拖著他走,所以非常吃力。一會兒工夫,我舉傘的手也又酸又軟了。于是,我丟開陳彥霖的手,說:“陳彥霖,你自己走,不拽著我,好嗎?”可他哪里聽得進去,非拽著我的胳膊,還說:“哥哥,我喜歡拉著你走。”我假裝責怪他:“還叫我哥哥,你看你比我高多少哇?”“嘿嘿——————”他極不協調地蹦跳著,還傻乎乎地笑著。看著他那單純天真的樣子,我咬著牙,拉著他的手,繼續往前走。就這樣,我一路拉拉扯扯,跌跌撞撞,終于把他送到了家。
那天,我比平時回家晚,但我感受到了給予的快樂。
生活的樂趣像一朵七色花,雖然很普通,但也會綻放出迷人的光彩。其中最大最亮的一瓣便是我最大的樂趣——養貓。
去年5月11日,我家貓媽媽大乖生下了四只可愛的小貓。第一次看見那么小的小貓,像個超小的毛線團,它們相互擠靠著、依偎在貓媽媽的懷里,眼睛還沒有睜開,撇著嘴喃喃地叫著。大乖是只稱職的貓媽媽,只要自己不吃飯就會躺在窩里喂小貓。而小貓一旦聞見媽媽的味兒,就會爭先恐后地爬向媽媽的奶頭,美滋滋的吃起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貓睜眼了。又一天天過去了,小貓可以站立了。這不小貓開始蹣跚走步了,老大走的七扭八歪。老二走的一步一個趔趄,老三邊走邊爬。老四干脆就倒著走。看著它們想走又不會走的囧態和萌態,我們被逗得前仰后合,甚至連電視和IPAD也不看了,媽媽逗趣地說:這些小家伙可為我們省了不少的電費呢!
再大點,小貓們跟我親近了許多,經常仰臥在我腳下,用兩只小爪爪撥弄我褲子上的裝飾物。這時候我總會彎下腰把它們抱上來,撫摸它毛絨絨的小腦瓜,任憑它用小腦袋蹭我的臉。每天我一進家門,這四個小東西算是“咬”上我了,我走到哪兒,它們就跟到哪兒。等我一坐下來,“保衛衣服大戰”就宣布上演了。小家伙們很是默契,等我趕走左邊扯褲子的老大時,老二就在右邊拽我的袖子,在我推走老二時,老三從天而降負責偷襲。每天我總是忙里忙外、焦頭爛額地保護衣服,但我一點也不生氣,反而一天的疲勞就這樣悄悄地溜走了。
貓咪們是我的朋友,是我的伙伴,也是我的“弟弟妹妹”。感謝它們給我帶來那么多的樂趣,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