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敘事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敘事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過,家鄉的春節就接近尾聲了。這天傍晚時分,家鄉的人們都聚集在人民廣場,看燈展、看煙花。整條東大街人山人海,好不熱鬧。我急急忙忙吃過晚飯,便拉著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去看燈展了。
廣場上燈火輝煌、人山人海。人們扶老攜幼,三五成群,興致勃勃地觀賞著家鄉人民制作的各色各樣的彩燈。空中時而會飄過幾盞孔明,帶著人們美好的愿望飄走了。
這兒,位老奶奶拖著個小孫孫,站立在盞金魚花燈前。她那張布滿了皺紋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似乎在說:多好的生活啊!我這么大年紀了,還是第次見到這么沒的燈盞。小孫孫不住地拍著小手,高興地嚷道:“奶奶!真好看!真好看!”
那兒,五六個小朋友手拉著手,在人群中鉆進鉆出,高興地指著這盞燈說說笑笑,指著那盞燈連聲喊:“真漂亮!真漂亮!”
到了晚上八點鐘,五光十色的煙花升上天空,人們駐足欣賞,歡呼,沉浸在幸福與歡樂之中。
元宵節的夜晚燈多,人更多。燈美,人更美。我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春節我的家鄉在達州市大竹縣,每年的春節你想知道是什么樣的嗎?告訴你吧!
在新年的第一天里,家家戶戶的早餐就是湯圓,因為湯圓象征團團圓圓,幸福美滿的意思,長輩還會把為數不多的一兩個硬幣洗的干干凈凈的,然后在把硬幣包到湯圓里。大家都爭著吃,因為誰吃了這個包有硬幣的湯圓。那么他這一年的運氣就會非常的好。
我的家鄉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初一的那天。不能去別人家竄門,所以每個人都會在街上展示自己的新衣服,看誰的最漂亮,家鄉人俗稱“賽寶”。大街上張燈結彩,一派節日氣象,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既開心又高興的笑臉。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快樂”!
在這一天,人們總會去公園里玩。平日冷清的公國,今天確實熱鬧非凡,到處是歡笑聲和游樂場快樂的尖叫聲。大人們會感覺清松和暢快,孩子們會開心的活蹦亂跳。公園里有很多人照相。因為新年里那快樂的一瞬間會在看照片的那一刻想起.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的話,歡迎你來我的家鄉玩!
我的家鄉在池州,這里一年四季都美不勝收。
春天,河邊的柳樹抽出了新的枝條。幾只小鳥飛來,定定地立在柳樹的枝頭上。它們有的在枝頭放聲歌唱,有的用自己的尖嘴巴梳理著羽毛。公園里也是美麗非凡,到處長滿了青草,各種各樣的鮮花競相開放,有紅的,有白的,有黃的,有紫的,五彩繽紛,讓人贊不絕口。
夏天,樹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葉子,顯得格外茂盛、強壯。當燦爛的陽光灑向大地,花草樹木都被鍍上了金黃色,非常耀眼。下雨時的夏天也美。頑皮的雨點蹦蹦跳跳的來到大自然,來到我們的身邊。它們是那么純潔、透明,為人們消除了夏日的燥熱。
秋天,果實累累,層林盡染。山頂上,除了松柏,其它樹的葉子都枯黃了,有的快落光了。樹下,像鋪了一層厚厚的金色地毯。來到果園,一股濃濃的水果香讓人垂涎欲滴。
冬天,湖面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那么光滑,那么純凈。雪花紛紛,在空中旋轉了幾下,像一只只白蝴蝶在空中飛舞,落在地上。幾個孩子跑過來,捧起一堆雪,搓成一團,玩起了打雪仗,開心極了。
我愛池州,我愛我的家鄉。
我生在淮南,長在淮南,我的家鄉就在這里,我愛我的家鄉! 這里最有名的就是一“黑”一“白”, “黑”指的是煤炭, “白”指的是豆腐。
我們淮南有豐富的煤碳資源,利用煤來發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光明。
遠近聞名的豆腐,尤其是八公山的豆腐最有名。它采用傳統工藝制作而成,外表潔白如玉,口感細膩,營養豐富。淮南豆腐菜能制作數百種豆腐菜肴,這些菜肴不僅制作精美,而且看起來賞心悅目,吃起來味美香溢,說起來各有典故。如今,豆腐菜已成為淮南市的一張城市名片,承載著傳播豆腐文化,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每年一屆的中國豆腐文化節,更為淮南豆腐菜的推廣和傳播架起了一座橋梁。淮南豆腐菜走出國門,成為世界人民共享的珍愛!如果您到淮南,請千萬不要錯過品嘗的機會噢!
我們淮南還有牛肉湯、豆餅、面圓、馓子、豆圓,都很有名。歡迎各地朋友前來品嘗,一定會讓你對淮南美食流連忘返。
故鄉是我們向往的地方!那里有著我美好的回憶!
春天的早晨,來到田間,呼吸著新鮮空氣,品味著草的芳香。一群忙碌的農民已經開始種樹,我奔跑在田間,有時,會和他們打聲招呼;有時跑累了,就直接癱坐在地上,打開水杯,大口喝上幾口,便躺在草地上。
到了中午,我就會聽到奶奶呼喊我回家吃飯的聲音,我立刻撒開腿往回跑,生怕慢一點會讓奶奶生氣。
到了下午,我會選擇一棵樹爬上去,這樣就可以吹到涼爽的風,有時候還可以摘一兩個果子吃,可滿足了!
到了傍晚,回到家中,便可以享受到香噴噴的柴火飯,比起現在的電飯煲里的飯要好吃很多!天晚了,家家點亮燈火,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條盤踞山后的一條長龍,好不壯觀!
孩子最喜歡的當然是春節了!放煙火、貼對聯、吃年夜飯,有時候也會舉辦篝火晚會,十分熱鬧。我們會打著燈籠,到每家每戶去串門,去拜年,也會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所以這便成了我們最盼望的時候了!
這就是記憶中家鄉的生活,獨屬于家鄉的味道!
我的家鄉在廣西富川,這是一個瑤族自治縣,這里有很多特有的民族風俗,最有趣的是元宵節的炸龍,每年都吸引很多外地游客的到來。
炸龍,是富川特有的民俗活動,據說已經傳承三百多年。每年從正月初十至元宵節,富陽鎮四條老街—新永街、鎮升街、仁義街、南門街的龍獅隊在每晚七至八點拜游花街燈樓后,九點左右,舞龍舞獅開始。這時,家鄉人民家家戶戶都邀上親朋好友集中城中,衣袋里裝滿了鞭炮,把龍獅隊圍得水泄不通。大人小孩個個躍躍欲試,點燃鞭炮轟炸游龍和獅子。條條游龍左躲右閃,龍身一起一伏,靈活極了,足見舞龍師傅們的技藝非常高超。聽爺爺奶奶說,龍身被炸得越爛越吉利,意為圖個彩頭,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每晚炸龍為時大約一個小時,人聲鼎沸,炮聲震耳,火光沖天,龍身飛舞……仿佛大屏幕播放的一個個瞬間變化的畫面。炮聲漸漸小了,龍獅隊陸續離去,雖然游人們還意猶未盡,但也三三兩兩走上回家的路。隨著人們的一一離去,美麗的小城進人了沉睡。
聽完我的介紹,你也覺得炸龍很有意思吧,來年的元宵節親自來富川感受感受吧。來吧,朋友,富川人民熱忱地歡迎您的到來!
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在鄉下,那里是一個依山傍水、空氣清新的好地方。每當清晨,我都在鳥叫聲中醒來。每晚都在花香中入夢,真是神仙也羨慕的好地方呢!清早起來,當人們慢步在山腳下,一眼望去,群山悠悠、云霧迷蒙,整個山谷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太陽一出,灑在叢林里光澤四溢、空曠而又寧靜。
山谷里偶爾會有幾聲不知名的鳥叫聲悅耳動聽!每當春天到來時,玩皮的小草隨著春風的伴奏翩翩起舞。到處都有嫩綠的小草,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娃娃們會脫掉鞋子,跑上去打滾、喜戲!高興地跳著、唱著。很遠就能聽到孩子們歡樂的童聲。雨后,在陽光的照射下,樹枝上露珠閃閃發亮。當你走在大樹下,偶爾會有晶瑩的露珠落在臉上,哈哈,真涼爽啊!還有那一排排櫻桃樹上,到處都開滿一簇簇粉紅色帶著淡淡清香的櫻花開滿整個枝桿。蜜蜂在花叢中不停地飛來穿去。
當櫻桃成熟時,把樹枝都壓彎了,鮮紅欲滴的櫻桃掛在樹上,饞的你直流口水!摘下吃一個,甜甜的汁水流進嘴里,舒服極了。每當黃昏時,人們從地里收工回來,一陣勞作之后在小院里擺上幾樣家鄉菜,一家人圍著桌子有說有笑地吃著可口的晚飯。真是其樂融融!啊!這就是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縣城,四面環山。其中,西山是我們家鄉最美的地方。
家鄉的西山雖然沒有泰山那樣雄偉,沒有廬山那樣神奇。但它以獨特的有魅力,深深吸引著人們。
記得那次雙休日的傍晚,媽媽帶我去爬西山。
我站在西山腳下的狀元橋上抬頭望:啊,山頂上有一個高大的亭子,周圍有許多花草樹木,千樹萬樹的綠葉,將西山裝點成一個綠色的世界。
沿著臺階,我們來到了山頂大亭子的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亭子主體是由黃色構成,光彩奪目。它的前方有一座小狀元橋,彎彎的拱橋如彩虹,橋下有水,橋上是過不完的行人。
忽然,從遠處傳來一聲動聽的音樂,我仿佛置身于一個童話世界。
當夕陽的余輝燃盡的時候,我和媽媽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評語: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把山腳下,山上面看到的,聽到的描寫的很生動,耐人尋味,讓讀者有臨其境之感。如果把怎樣爬山能具體描寫,那將是一片很成功的習作。
我的'家鄉在哈密,是一座荒漠中的綠洲,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大雁飛回來了。楊樹、柳樹抽出了嫩綠的枝芽;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歡迎春天的到來。新的一年就這樣開始了!
夏天。樹木長得更長蒼翠了,樹葉長得很—茂密,遮住了藍藍的天空;遮住了炎炎的烈日,給陳良的人們帶來了一絲涼爽。老爺爺老奶奶他們在樹下說說笑笑。我們跳進河里游泳,河水清澈見底,我們在里面捉小魚小蝦,玩的可高興了。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家鄉的果園豐收了。金黃金黃的哈密瓜再甜眼里等待著農民伯伯去收他們。只葡萄相冊的瑪瑙一樣等待著人們去吃它呢。紅彤彤,綠大走像燈籠一樣等待著人們去摘呢。落葉落在小河里,像帆船一樣飄揚而去。
冬天,鵝毛大雪,大雪紛飛,寒風似骨。南方的朋友可以到這來看沙漠,觀大—雪。我特別想去松樹塘的滑雪場滑雪。希望今年能滑一次雪。
我的家鄉一年四季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而富饒的地方。
我的家鄉在達州——大竹,我家鄉的四周有很多高大的山,大竹還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縣,它位于東部,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我家鄉的美景有桃花溝。在桃花盛開的時候就想給大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你在桃花溝的時候可以看見風景優美的河水、桃花、大山……還有在河水里有一群金魚,金魚游來游去的就像一群金子長了尾巴在擺動似的。
我家鄉的物產很豐富,有大竹豆干、大竹醪糟、大竹春芽等等。
我的家鄉還有五峰山自然森林公園,在五峰山的山頂上可以看見碧藍藍的天空,晚上還可以看見金光閃閃的星星。偶爾還會有人在山上露營,這個時候就一定要找一片平地了。五峰山的山頂上有很多直直的大樹,一棵棵筆挺的大樹就像軍人一樣,還有五峰山的山上有很多動物,那些動物很可愛,我想把它們帶回家。但是媽媽說:“不能把動物帶回家,因為這些動物的家是在五峰山。”聽完后我就和媽媽離開了,沒有把動物帶回家。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美!
我家前面有一條河,不是很寬,彎彎曲曲的,就像一條蛇在流動,水里面的水草長得十分茂盛,是水中動物們的天堂,水草不僅是它們的食物,還是它們棲息娛樂的場所。
河面上有一座大橋,叫做平安橋,修建于1990年,距今也有21年的歷史了,雖然它的歷史不是非常久,也不怎么出中,但是它是我們村里通往小鎮和公路的必經之路,在交通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至今都是我們村里的主要通道,如果這座橋損壞的話,就會影響我們全村人的交通進出,外面的車子不能開進來,村里的車子不能開出去。還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這從橋對我們村里人來說十分重要。
這座橋全長一百六十五米,橋面寬十米,橋高十五至二十米,橋身都是用水泥和石板砌成的。整個橋看起來就像一條板登,以前,河里發大水的時候,河岸上的橋常常被河水沖毀,但這座橋卻從來沒有出事,橋欄上面刻著石獅子,形態各不一樣,有的像是在看著天空,有的像是在聽聲音,有的像是在睡覺,每一個獅子的神態都不一樣。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橋,它不僅是我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還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已經跨入了20xx年。現在,我已經是一名舉世聞名的作家,最近工作不是很忙,所以我要回我的故鄉---峰峰。
剛下了車,我頓時驚呆了。眼前的一切都變了,那漂亮的高樓大廈,都和大城市不分上下了。我準備先回我的母校-峰峰礦區第一小學。在去母校的路上,我發現公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路上一座座蜿蜒盤旋,縱橫交錯的立交橋,長似龍,如玉帶,帶外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鮮花,街道兩旁,每各一米,都有青翠欲滴的樹,好像走進了美麗的畫卷之中。
到了母校,現任校長把我帶到了我畢業的班級。教室煥然一新,黑板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屏幕可以自動擦,而且上課老師說什么就顯什么,我認為這樣很好,既省時,又省力。教室內還有一架攝像機,可以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刻成光盤,共下年級作參考,可以將學生上課的事情顯在自己的電腦上,這樣老師對學生的上課情況就會了如指掌;還可以在老師需要的情況下,把學生的作業顯示在屏幕上,這樣沒寫完作業的學生,在“鐵證”下就不會說謊了。
逛了一天回到家,看了看親人在家呆了幾天四處轉轉,就會上海去了。雖然我人到了上海,但我的心留到了我的故鄉——峰峰。
上一年級時,我在老家,與龍子湖小學認識了,并成為了好朋友。今天,我想請你到我的家鄉去做客。
我的家鄉位于鄭東新區姚橋鄉徐莊村,那里風景如畫,都是自家獨院,那里每家每戶的院子都很大,能種很多菜呀、花呀的。我家前面有一條小路,直走有個梯子,過了梯子就是我們的“秘密地”,那是一個園子,里面的一草一木,各種植物都很美。我們在那里種植了各種蔬菜、果子等等,每當果子成熟的時候,我們就和伙伴們一塊兒去采摘。園子里還種著麥子、高粱、玉米等食物。
我們那里有一個古老的風俗,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向親朋好友表示感謝,送一些禮物給他們表達心意。每當這時到來,我的爺爺會買好多東西送給親朋好友。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很忙,到晚上我們才開始送禮物,這次送的是本村的我二奶奶家,到了之后,爸爸媽媽和二奶奶聊一些我不感興趣的話題,我很無聊。我順著而奶奶家的樓梯到了樓上,突然,我看見一扇大的窗戶,就爬了上去,啊!好多的星星呀!我就很認真的觀察起來,今天的星空很特別,天格外黑,星星很亮,而且非常的多,不知不覺我睡著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很想到我的家鄉看看,來吧!我會展開雙手歡迎你的。
祝你生活愉快!
我的家鄉在臨泉,那是一個很小的縣城。聽爸爸媽媽說:“那里以前很破舊,很落后,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寬闊的馬路。”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短短的幾年時間,家鄉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那些破舊的平房不見了,泥濘的小路也不見了。放眼望去,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以淡黃色、雪白色為主色的個個樓房,就像雨后的春筍,爭先恐后的拔地而起。在樓房環繞的中間,是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小廣場。每當傍晚廣場上人山人海,有唱歌的,有跳舞的……非常熱鬧!變化最大的就是人們種植農作物都實現了機械化,有播種機、收割機、脫粒機等,爸爸說:“在以前種植農作物全部是人工種植收割的,現在可好了既省時又省力。”人們還學會了綠色溫室大棚,一年四季都有綠色的蔬菜和新鮮的水果。人們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家家都奔上了小康之路。
我愛家鄉,我更愛家鄉的人們,是他們用勤勞和智慧把家鄉變得更美麗,更富有!
家鄉的吆喝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大多數都是賣菜的。
“豆腐兒————————”這個賣菜的其實也并不是只賣豆腐,還有許多青菜。為了吸引我們注意,總是把“腐”和“兒”字拖得很長很長,,有人換上了電子喊話器了,他卻一直不換,鄉里人還給他提過建議換個喇叭吧,喊了只夠喉嚨疼,他卻說,“不換,到底還是嘴喊響亮清爽一些。”他每次喊時,總是下巴往前一仰,然后往左下一低,隨口幾個字慢慢出來,腦袋又慢慢滑向右下方,就像吟詩一樣:“豆腐兒—————”
還有一個賣麻花的,那麻花相當大,還有許多糖粘在上面,看著就很好吃的樣子,“天津麻花兒,招————————手就賣”,這個招字很有趣,小孩一聽見這聲音,總是一個勁兒往家里跑,哭著鬧著找爸爸媽媽要麻花吃。
還有賣豆芽的,“豆芽子——————自家發滴——————”聲音很高,一聲叫,周圍人急急忙忙趕過來,看看顏色,問問氣味,問是否更便宜些,然后買半斤的,買一斤的,甚至三四斤,老板手里稱著豆芽,嘴里還在不停招呼著賣菜人,噓寒問暖,生意越來火紅了,有時買菜人少時,也會拿個小鑼鼓,好像在催人快點買似的,但次數很少。因為賣家很多。
家鄉的吆喝就是這個味道,熱鬧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