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敘事作文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敘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月初五的早上,我聽到奶奶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起來吃粽子吧!”“奶奶什么是端午節呀?端午節是五月五號,還是一個故事?”我問道。奶奶,快給我講講這個故事吧!
君王的手下說屈原的壞話,君王就把他趕出了宮。屈原寫完了幾首詩,就回到家鄉。當他回宮后看見自己的國家被滅亡了,傷心極了!于是屈原就跳江自殺了,后來人們為了記住屈原,就把鴨子、粽子、飯團一起扔進江里。好了故事講完了,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美味的粽子,一邊有說有笑的。
吃完飯后我們又去看賽龍舟,龍舟比賽,特別激烈。有人快,有人慢,還有些人在大聲地喊:“加油!加油!”最后一號船和三號船贏得了比賽,接下來是女孩子們跳舞,她們優美的舞姿驚動了臺下的人們。比賽結束之后,我們回到了家中。
我許了一個愿,我的愿望是想當一名作家,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的作品,我還要向屈原學習。
這次端午節,我們在蓮花山腳下放風箏。
我們用的是一個很大的風箏,有點象金魚,又有點象章魚。它是大紅色,有一個圓圓的頭,還有兩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尾巴上有很多長長的飄帶。這只風箏是我好朋友許智天的。
一開始,我們是用最笨的方法--跑步來放??墒谴箫L箏比較重,特別難放:剛來一陣風,把風箏吹上天空,可是一會兒,風停了,風箏就左右搖晃,掉下來。我們根本放不高,跑步的人也特別累。
接下來,我們聽了一個叔叔的建議:“先把線拉得很長,等風一來,馬上收線,這樣風箏能飛得好高。”我們照著他說的去做,果然放得很高??墒俏覀冎活欀达L箏飛,忘記跑,一會兒風停了,風箏又慢慢地飄下來。
我帶了龍板,忽然我想到可以一邊滑龍板,一邊放風箏。果然,這樣又節省體力,跑得又快,大家都覺得是好辦法。我跳上龍板后,風箏在我身后上方不停地搖擺,還翻了幾個跟斗,就象跳出水面的魚一樣,飛上了七層樓高。我媽媽還說這風箏真象一只大海母,飛在天空美麗極了。
不知不覺到中午,陽光很大,曬得我們眼睛都睜不開,于是我們回家了。離開了這片讓我們十分開心的草地。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粽子,劃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么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因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么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采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后,竟相劃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從此,劃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要說我最愛的節日那就是端午節了,因為可以吃到我最愛吃的粽子。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帶我回奶奶家,奶奶把粽葉早就洗凈泡好,還有滿滿的一盆糯米。邊上還有一小盆黃米,還有花生,大棗。我們這里的粽子不是三角形的,而是長方形的。粽葉是姥姥去山上采的,帶著清香,奶奶把準備好的粽葉鋪好,然后放上糯米,再用一種草把它捆好,一會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和奶奶一起包,我在邊上幫忙放好包好的粽子,粽子都包好后,就放進大鍋里煮,要煮上半天呢,中間水開的時候的時候姥姥會再放上雞蛋,煮熟的時候粽子可香了,有粽葉的清香,加上糯米的香味叫人口水直流。雞蛋也被煮的變了顏色,一個個成棕色了,吃起來帶著粽子的清香,粽子鍋里煮的蛋也是我們端午節的特色美食,每次我都吃不夠。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奶奶家還會掛滿艾草。艾草的香味滿院子都是,奶奶說可以驅蚊蟲。媽媽也會在早晨很早的時候給我帶上五彩絲線,說可以保我平安,但是要在下雨的時候摘掉,我很喜歡這些習俗,因為這里面有親人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對了,端午節還是為了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呢!
我喜歡我們的端午節。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粽。
我來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涼粽,我對外婆說:“外婆,我跟你學包涼粽吧。”外婆說:“好呀,你先看我怎么包吧。”外婆把洗干凈的粽葉卷成漏斗的形狀,右手用小碗舀起小半碗泡好的糯米,倒在粽葉漏斗里,接著將粽葉余下的一截圍著糯米包成三角體,再用棉線繞兩圈綁好,一只漂亮的涼粽出現在外婆的手上。
我正呆呆地看著,外婆說:“你來學我的樣子包吧?!蔽覐耐馄攀种薪舆^粽葉,開始學包粽子,可是,葉子怎樣也不聽我的使喚,不是“漏斗”卷得太松,糯米從葉子洞中掉出來,就是包粽葉時手抓得不緊,糯米都撒了。直到外婆手把手地教我,才勉強包成了一個歪歪扭扭的涼粽。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看著外婆包好成堆的涼粽,我說:“外婆,明年我還來跟你學包涼粽,等我學會了,以后咱家的涼粽都歸我包?!?/p>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們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吧!
說起端午,我們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我們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今天是端午節。
一大早,我就和奶奶一起做寶劍。剛開始,我不知道怎么做,奶奶告訴我用蒼蒲做劍身,蒼蒲根做劍柄,然后用艾草做劍穗。我學會后做了許多的寶劍插在家里的各個門窗上,這樣,蒼蠅蚊子就不會來了。
奶奶又從鄰居處摘來許多花,我問奶奶是什么花,奶奶說這是桅子花。媽媽把這些花插好后放在房間里,整個房間一下充滿了花香。
后來,奶奶又叫我一起去買雄磺酒,我們在藥店買了一包雄磺,我仔細觀察,原來雄磺是一種黃色的粉末。我們又買來了白酒?;氐郊遥棠贪研刍堑惯M碗里,再倒點白酒,就做成了真正的雄磺酒。我迫不及待的要媽媽把這雄磺酒抹在我頭上的各個部位,抹好后我心里想: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
吃午飯了,我吃了三個粽子,粽子里面還包著香噴噴的肉,吃得我肚子飽飽的。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比以前更有趣、更好玩、更有意義。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
在五月三十日我們去了小學,慶祝了六一,有好多節目,我們一步一步在太陽底下走過去,有一步一步在太陽下走回去,在這烈日炎炎中聽不到,小鳥的叫聲,只能聽到:“唉,熱死了,還不讓騎車子,我們累死了。”同學們在那里抱怨,到了最后一節課,老師宣布,六一放假三天,同學們大聲歡呼,因為同學們終于能睡懶覺了,可是作業有點稍多,我到了家,趕緊寫作業,寫完我可以玩了。
到了下午作業終于寫完了,想想,六一就能玩了,老師說過,這是我們初中最后一個兒童節,到明年我們就不能去小學過兒童節了,同學好好地珍惜這次機會,到了星期一,已經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真的很好玩,還有奶奶,我們包了好多粽子,到了晚上,姑姑一家來了,我和弟弟比賽吃粽子,我吃了7個,弟弟吃了6個,弟弟不服氣,又吃,一共吃了8個,我實在不行了,撐死了,回到學校,我遇到同學們打招呼時,基本上總是一句話:“當情人節遇上元宵節,當端午節遇上兒童節?!蔽覀冃α?,這次真好
端午節這天,還有許多風俗。例如:吃粽子、劃龍舟。
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我一看外面,天氣不是很好,就想:看來天公公也在悼念屈原,心情自然也就沉重些吧!這時,媽媽向我走來,說道:“嘉嘉,我買了粽葉、肉、糯米,等會兒我們一起包粽子。”我聽了,開心得一蹦三尺高。媽媽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肉和糯米放在一個碗里,再倒入一些醬油,緊接攪拌一下,餡便做好了。把粽葉拿出后,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不緊不慢地拿起幾片粽葉,圍成一個類似的圓錐體,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步驟包了起來。粽子包好后,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里蒸。沒過多久,粽子蒸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然后把它剝開,嘗了一口,忍不住說道:“好吃!”媽媽笑了笑,說:“你慢點吃,沒人跟你搶?!?/p>
端午,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小記者組織了一個活動,聊城市“東昌.府院”杯兒童大聯歡。
早晨,我匆匆忙忙的吃完早飯,就出來到了“明珠大劇場”。我拿好門票,找到了自己的座位。等了一會,節目就開始了,第一個節目是舞蹈表演,演了幾個節目后,就到了抽獎環節了,兩次一共抽了20多個小朋友都沒有我,但是我也不傷心,因為我看到了自己最喜歡看的節目,那就是最后一個節目,功夫表演。里面有一個10來歲的小孩唱歌,后面的都表演功夫,至少也得12歲以上了。我正看得入迷,不到一會功夫,人都走光了,都感覺沒意思吧!只有我和幾十個人堅持到了最后,后面的節目都很精彩,可惜走了的那些人都沒有看到。
這次聯歡會可真精彩呀?如果下次還有這種節目,我一定還來。
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小記者們肯定都準備了很長時間,因為沒有汗水,是不會有收獲的.“。
我過端午節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往河里投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著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粽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粽葉疊齊,準備包粽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能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說,“沒事來幫忙,不要閑著!”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說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著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粽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于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人們在這一天里會打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等。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眼看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于是在昨天,爺爺家包好了許許多多的粽子。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家,剛一進門就聞見了那淡淡的香味。我隨著香味來到廚房,從鍋里拿出一個粽子放在碗里。我剝開粽葉,看見那白白的粽子上還在冒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葉的香味。
糯米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我迫不及待的朝上面咬了一口,頓時,蜜棗那淡淡的甜味溜進了我的嘴里,這種味道只有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才能嘗得到。
我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禁不住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應該學習他那種愛國的精神,長大后做一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能為祖國盡自己一份力的人。
端午節的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美麗的西施故里游玩。
走啊走,我看到了一根愛心棒棒糖,很想吃。就跟媽媽說:媽媽,我想買這根棒棒糖!回來的時候再給你買媽媽說。我點了點頭,又向前走去。走著走著,我發現前面熱鬧非凡。我想:這么熱鬧的場面怎么能少得了我魯一諭呢?我鉆過人群一看,原來是讓我們兒童去劃船,其實就是一個船加上左右兩個轉盤,轉盤上連著一個把手,讓我們轉動,兩個把手全都轉,船就會在水里前進或者后退。只轉一個,就會朝不轉的轉盤方向轉彎。我一會兒就學會了。我玩得很開心,忽然,一個穿綠色衣服小男孩開著船撞了過來,我急忙把船轉彎,但還是被他撞到了玩了十分鐘,我們就回家了。唉,這一玩就用去了十元錢,我們只帶了十二元錢,現在只剩下了兩元,我想那根棒棒糖肯定買不成了,因為那是一個大大的??稍谖魇┕世锏拈T口,我看到買木蓮豆腐的老婆婆,我就上去買了一杯,真便宜,一元錢就夠了。我回家的時候,看到媽媽幸災樂禍地笑著。我問媽媽:媽媽,你怎么這么開心?媽媽說:你沒能吃到棒棒糖,卻吃到了木蓮豆腐!媽媽真是個樂天派!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在那天,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里。
這不,今年的端午節又到了,在這一天,學生們放假,大人們也不用上班,全都在家休息,可以說端午節是讓所有人都開心的日子。街上處處飄著雞魚的香味,讓孩子們大飽口福。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吃粽子,聽說這其中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因為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汨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美味的粽子扔進了江里,希望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的習俗以外,家家還都在自己家的窗戶上掛五顏六色的葫蘆,那個喜慶,聽奶奶說,在端午節這掛葫蘆不僅喜氣,而且,還消災解毒,讓人們平平安安的生活。還有些大人會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個葫蘆,掛在孩子的脖子上。
朋友們,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我們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音德爾鎮來過端午節,你們一定會大飽口福,眼福的!
指導老師評語:
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那五彩的葫蘆真吸引人,那屈原的故事更是感人。(費艷春)
粉嫩粉嫩的荷花開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今天,我們一家三口特別高興,因為這一天有很多的活動等著我們去參加。
聽說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包,有辟邪驅瘟之意,所以第一站我們去參加了智慧中心的“包香包”活動。我和爸爸拿起材料、選好位置,看著說明書,就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開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活兒,沒想到它對立體視覺、色彩搭配、大小比例等……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在繞線的時候我和爸爸合作的不夠默契,結果又重新綁一遍才做得更好。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我們又做了一個香包而且做得比較完整。這個作品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的肯定,他們還送給了我一條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五彩手鏈。我開心極了
因為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所以第二站我們來到了“粽子小工坊”,爸爸媽媽手把手教我怎樣包好粽子,怎樣用繩子把粽子捆住。我自己做了一個蜜棗餡兒的粽子,爸爸做了一個肉餡的,媽媽做了一個梅干菜餡的,我們一家三口吃著自己包好的粽子開心極了!
第三站我們又來到了電影院,看了一場《摔跤吧!爸爸!》我為影片中的主人公吉塔、巴比塔,那種頑強的精神點贊,我要向她們學習!
這真是一個過得非常充實而又難忘的端午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