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作文:端午節(jié)(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敘事作文:端午節(ji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又到了端午節(jié)了。也許你們認為;“端午節(jié)、不就是一個專門吃粽子的節(jié)日嗎?有什么值得紀念的?”其實,這一個節(jié)日是專門紀念詩人屈原的。
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在東周戰(zhàn)國時期楚國擔任官員,由于楚王不識人才,昏庸無能,疏遠屈原導致楚國滅亡,屈原傷心之下竟跳入汩羅江殉國,后代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特定屈原投江的那天為端午節(jié),并包粽子投到江里防止魚兒們饑餓,咬屈原的尸骨。于是到了今天,在端午就等著吃粽子,這以成了習俗。奶奶包粽時,我沒有看也沒有,因為我有事情出門去了,等我回來是,粽子已經上桌了。
等到晚飯時,我才能見到他們,一身綠的打扮,還系著幾根綠帶子,五花大綁地出現在我們眼前,我迫不急待地抓起一個,解了繩就吃。啊!是甜的!真好吃,糯米的香,棗的甜,兩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讓我攢下絕口,一連吃了好幾個。
今天,陽光燦爛,萬里無云,我和爸爸乘坐307公交車去偉星大廈參加家長幫組織“五色絲線繞香囊,一針一線端午情”的親子活動。
一到偉星大廈五樓電梯口,就聽到關于“端午節(jié)”來歷的音頻,沿著聲音找到了活動的現場。今天的活動的內容有三部分,第一做香囊。第二做龍舟 。第三端午節(jié)知識比賽賽。
今天的活動,我和爸爸進行了分工。爸爸做香囊,我做龍舟。首先將有龍舟圖的兩張紙沿著實線小心翼翼的剪好,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后將龍舟圖沿著虛線折好,粘好,這時一條龍舟就基本成型了。為了美化龍舟圖,用一根紅線,把中國結系在龍舟的底部,把燈裝人龍舟中央。龍舟的前部和尾部用一根紅線連接,再系在一根藍色的棒上。最后終于完成了。
今天既聽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又做了龍舟。心里真高興啊!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就醒來了,因為我和姑姑說好要出去玩玩的,感受一下節(jié)日的氣氛。
誰知,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細雨,我和姑姑猶豫了一下,還是出門了,我們來到了濕地兒童公園,一到公園,我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哇!好清新??!真是神清氣爽!只見,有很多的小朋友和我一樣,撐著傘,還在快樂地玩耍呢!還有的小朋友手里拿著粽子津津有味地品嘗著!
我迫不急待地爬到了網繩上面,網繩很有彈性,我用力在上面蹦跳,它就把我高高彈起,好多次,我都摔倒了,但是我每次都迅速地爬起來,繼續(xù)蹦跳,我感覺自己像“蜘蛛俠”一樣靈活自如,這時,我的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我在學習上也應該這樣,不怕跌倒,不怕失敗,總結教訓。
我覺得今天的端午節(jié)過得非常開心,回家,我還一口氣吃了兩個粽子呢!
20xx年的時候,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你們一定知道端午節(jié)的習俗吧。
有賽舟,吃粽子?,F在,我講一下賽龍舟的場景。
我們是在美麗的松花江看龍舟比賽,我和其它人都希望龍舟能出現。突然,我看到了一個龍頭,我叫其它人也看,龍舟終于出現了,那么好看,那么大,那么多人,看它們穿著一樣的衣服,劃著一樣短槳,我心里非常激動。比賽開始了,看著他們努力的劃游,我快高興死了,我看他們的距離很緊,一會兒這條在前,一會兒那條在前,我都忍不住喊;加油;加油;比賽結束了,我們就高興的回家了,
龍舟競賽太有意思了,太精彩了,我永遠忘不了這一次,這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到了,舉國歡慶,家家都要吃上美味的粽子。
包粽子是媽媽的拿手好戲,首先她把粽葉放到熱水里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作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粽葉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張粽葉包一下,用線 扎好,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轉瞬間,媽媽手腳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籃子粽子弄好了。
然后,再把它們放到鍋里煮熟。這時,我就專門盯著鍋,沒多長時間,從鍋里飄出一陣陣清香, 這股裊裊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尺,不住咽唾沫。急不可待揭開鍋,拿出一個恨不得一口吞下,可又燙又饞,不住用嘴吹氣,用手扇,那饞樣把全家都逗樂了。
媽媽說:“不要急,還有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粽子等你,形狀有枕頭狀的,圓桶形,煮熟了,放那,隨時吃,既方便又美味。
端午包粽子是特有的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過端午節(jié)時,要包粽子,每家大門口還要擺上艾草和昌蒲葉,許多地方還會舉行龍舟比賽。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 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發(fā)展成為龍舟比賽。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準備了許多材料,準備包粽子。我想讓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先把粽子的一端斜著向另一端卷過去……一下子就做好了一個,可我卻怎么 也包不好,于是媽媽就教我——用大拇指和食指夾著粽葉的一端,大拇指面對自己,食指在粽葉的另一邊,往另一端折三次,再往里邊放一些米和餡,封住口,打好 結就做好了。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沒有人做事不經過練習就會熟練。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粽。
我來到外婆家,外婆正在包涼粽,我對外婆說:“外婆,我跟你學包涼粽吧。”外婆說:“好呀,你先看我怎么包吧?!蓖馄虐严锤蓛舻聂杖~卷成漏斗的形狀,右手用小碗舀起小半碗泡好的糯米,倒在粽葉漏斗里,接著將粽葉余下的一截圍著糯米包成三角體,再用棉線繞兩圈綁好,一只漂亮的涼粽出現在外婆的手上。
我正呆呆地看著,外婆說:“你來學我的樣子包吧?!蔽覐耐馄攀种薪舆^粽葉,開始學包粽子,可是,葉子怎樣也不聽我的使喚,不是“漏斗”卷得太松,糯米從葉子洞中掉出來,就是包粽葉時手抓得不緊,糯米都撒了。直到外婆手把手地教我,才勉強包成了一個歪歪扭扭的涼粽。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看著外婆包好成堆的涼粽,我說:“外婆,明年我還來跟你學包涼粽,等我學會了,以后咱家的涼粽都歸我包。”
端午節(jié)假期,我和同學家韜去金秀縣的圣堂山游玩。
剛剛開始爬山時我們還挺高興的,后來我們都累得氣喘吁吁。開車上山的路上,我們看見了一個小瀑布,并把它給拍了下來。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風景。山澗都是蒙蒙的云霧,一會兒聚集,一會兒散開,到處一片朦朧。在朦朧的霧中,漸漸地,漸漸地出現了一座座小山,就像一座座漂浮的小島。云霧還變成許多不同的形狀,比如:旋渦、海浪、海嘯……還能變成瀑布,那里簡直就跟仙境一樣美!我們到山頂時看見了一大一小的兩棵美人松,它們的樹枝彎彎的,葉子綠綠的,造型很獨特,真美麗!
到了傍晚,我們才下山來到了金秀縣城,縣城就像一座現代的古鎮(zhèn),整齊、干凈,人很少,給人很舒適的感覺。晚上我們入住了盤王谷酒店,酒店安排了瑤族歌舞表演,有唱歌、跳舞,還有瑤族法老表演的絕技——上刀山下火海,看得我們膽戰(zhàn)心驚的,節(jié)目真精彩!我覺得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真有趣!
今天是端午節(jié)。
一大早,我就和奶奶一起做寶劍。剛開始,我不知道怎么做,奶奶告訴我用蒼蒲做劍身,蒼蒲根做劍柄,然后用艾草做劍穗。我學會后做了許多的寶劍插在家里的各個門窗上,這樣,蒼蠅蚊子就不會來了。
奶奶又從鄰居處摘來許多花,我問奶奶是什么花,奶奶說這是桅子花。媽媽把這些花插好后放在房間里,整個房間一下充滿了花香。
后來,奶奶又叫我一起去買雄磺酒,我們在藥店買了一包雄磺,我仔細觀察,原來雄磺是一種黃色的粉末。我們又買來了白酒?;氐郊?,奶奶把雄磺倒進碗里,再倒點白酒,就做成了真正的雄磺酒。我迫不及待的要媽媽把這雄磺酒抹在我頭上的各個部位,抹好后我心里想: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
吃午飯了,我吃了三個粽子,粽子里面還包著香噴噴的肉,吃得我肚子飽飽的。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jié)比以前更有趣、更好玩、更有意義。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
一看到婆婆家里全是綠油油的三角形,我就知道端午節(jié)又到了。
不過我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jié),吃粽子便是我最最期盼的。我就從早到晚的扒在餐桌邊緣,嘴饞的盯著媽媽、婆婆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手里的盤子里綠油油的三角形。
臨近端午節(jié),大家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試著學大人的樣子認真的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于是我就只好拉著表哥到樓下去玩。回來時,第一反應便是興奮的沖到廚房,然后撞上一鼻子的`香。
吃粽子時總是吃到一些大棗和葡萄干,很少吃得到自己最喜歡的鴨蛋黃。我還總喜歡把白米粽子撥到碗里面,然后撒下一大把白砂糖,也特別的香。
咬著香甜的粽子,看著家人快樂的笑容,心里也開心起來。
初一:芒果奶昔
今天是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姥姥家玩。到了姥姥家,我看到姥姥正在包粽子。
我看著姥姥的一雙手靈巧極了,不一會兒,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綠色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姥姥包得既輕松又快,覺得這件事很簡單,很有趣,于是就求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孩子,包粽子呀,看起來簡單,但做著難。首先要找出一片小粽子葉和一片大粽子葉,小粽子葉在里面,大的在外面,卷成甜筒狀,然后再往里面放米,也可以放上幾個紅棗,將甜筒填滿后,用粽葉封好口,最后拿繩子綁上就行了”。聽姥姥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按照姥姥說的去做,可做了幾次都沒有成功,不是掉米就是把葉子弄破。
最后在姥姥的幫助下,我的粽子終于包成功了,但比起姥姥包的還差很遠。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起來簡單的事,做起來卻難,做事必須從小事做起,做好小事才能做大。
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在古代有個叫屈原的詩人,他非常非常的愛國,后來他被壞人冤枉,為了表達他對國家的忠誠和愛國之心,就跳進汨羅江,當地的老百姓知道了這件事情,就劃船去救他,大家一直劃到洞庭湖都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就用劃船這種方式來紀念他,慢慢的就演變成了今天的“賽龍舟”。當地的人們也在五月初五這天,給水里扔米團,是為了不讓水里的魚,蝦吃掉他的尸體,也慢慢的變成了今天的“吃粽子”。
我過端午節(jié)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民間傳統節(jié)日。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傳說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往河里投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jié)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著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粽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粽葉疊齊,準備包粽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能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說,“沒事來幫忙,不要閑著!”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fā)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說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著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粽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于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這個端午節(jié)真有意思!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jié)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是因為可以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后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于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jié)日,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主要是紀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他熱愛祖國但不被理解,被放逐到很遠的地方。后來楚國被秦國攻占,他投江自殺了。人們馬上坐小船去追,可是已經不見人影了,這也是后來賽龍舟的來歷。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人們怕魚把他吃掉,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都要把米團塞進竹筒投進江里。這就是現在我們吃的粽子。
端午節(jié)除了賽龍舟,吃粽子,還有許多習俗,各個地方又略有不同。我們家就還有吃五黃、戴香袋等習慣。這一天,媽媽就會在各個房間門口插上艾草,還給我掛上美麗的香袋,說可以驅趕蚊蟲。全家還會圍坐在桌邊吃團圓飯。飯菜也很豐盛,有黃瓜、雄黃酒、蛋黃、黃魚、黃鱔,俗稱“五黃”,據說吃了全年就會平平安安,百病不侵,以后還會有福氣。
我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快快到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