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日記15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的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今天,我在數學伴你成長上看見一道題目,有四道筆算題,100÷4、200÷4、300÷4、400÷4,第一道我想100÷4那么100÷4=25,200÷4=50,這時,我發現50和25相差25,那么300÷4就是75了,于是,我算了算,沒想到真的是75,400÷4=100、100也比75多25,從這些題目中,可以發現被除數多100,商就多25。數學也是有規律的。
今天,我和爸爸去逛超市。
爸爸帶我到賣蔬菜的那個小角落去買菜。我們買了2斤黃瓜、1斤西紅柿,還有2斤我最愛吃的土豆。回來的路上爸爸問我:“黃瓜正好有4只,咱們一家三口,但是媽媽去濟南了,我們兩個人每人吃幾只?我想起了以前學的除法,我說:“4÷2=2,每人吃兩只。”爸爸又問:“這4只黃瓜,一共花了3元2角,每只多少錢?”我想了想,說:“3元2角,是32角,32÷4=8,每只8角。”爸爸點了點頭,笑著說:“你算得真對!”今天,我真高興呀!買到了愛吃的蔬菜,又學到了數學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媽媽帶我去承德旅游,承德是一個山區。在我們去景點的路上,要經過很多隧道。媽媽問我:“你能計算出隧道的長度么?”我想了想說:“只要知道汽車的速度和經過隧道的時間就可以求出隧道的長度了,也就是:路程=速度×時間”。說完我就在心里默默地盼著趕緊到下一個隧道吧,這樣我就可以試試我的辦法了。走著走著,天突然暗下來了,“進入隧道了”,我在心里開始默默地數了180下,也就是大約180秒,3分鐘,天就放晴了,“出隧道了”,這時,我問了問司機師傅,汽車的速度是75千米/時,也就是每分鐘走75000米÷60=1250米,那么隧道的長度就是:3分鐘×1250米/分鐘=3750米真長呀。
20xx年10月12日 星期天 天氣:陰
這一周我們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豎式。
怎么列呢?是先寫一個“廠”字,再把被除數寫在“廠”字的里面,把除數寫在“廠”左面。計算出來的得數叫“商”,寫在“廠”字的上面,還要對齊個位。計算時,是先用“商”乘除數,然后用被除數減去它們的積,看得數是幾。如果它們相減后的最終結果不是零,是一個小于除數的數,那么這個數就是余數。除法真有趣!
老師評語:整個計算過程表述得很好、很清晰,語句通順。
家長評語:能理解新學的內容。
今天,我跟好朋友在一塊玩,我們商量著玩一個“估一估”的游戲。她就給我出了一個題,她出的題目是:“我和小玲今天去買書,她花了86元錢,我花的錢比86元少一些,你猜猜是多少元?給你三個數選擇(70、100、10)。”我立即回答說:“是70元。”她就問我:“你怎么知道的?”我說:“因為100比86多,所以86不行。”“那10可比86小呀?”她又問,我接著說:“10比86少的太多了。”聽了我的回答,朋友很驚訝地問我“你怎么做的這么快?”我得意地對她說“數學課上學的唄,我還學會了許多其它的數學知識呢?”
星期三晴
11月24日,我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
田徑有24米往返跑,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200米,1500米,20xx米,還有壘球和跳遠。我發現它們都是用時間和長度做單位計算的,輸和贏都是靠數字來決定的。
運動也離不開數學呀!
今天,我不小心跌進了數學時光隧道,來到了大草原,遇見了一個奇怪的人。
“你在這背公式嗎?星期天,應該出去玩的呀!”
“我在上課時生病去醫院了,所以趁星期天來背公式。”
“哦,那我來幫你吧,我抽你背。”
“好呀!”
“那開始吧!被除數等于?”
“除數乘商加余數。”
“什么叫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什么叫解方程?”
“去方程中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叫解方程。”
“積等于?”
“乘數乘乘數。”
時間不早了,我也回家了,那里又會發生什么呢?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并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著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 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著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發也梳得整整齊齊,并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為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哦。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于一個加數b,b等于另一個加數,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么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
不久前,我們學了軸對稱圖形,我發現好神奇哦!在一次考試中,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比如這個圖形,開始我只看出了一條對稱軸。當時我不小心把試卷弄到了地上,我俯下身子去撿,卻意外地看出了另外一條對稱軸。我欣喜萬分!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圖形,結果發現了三條對稱軸!我知道了,一個圖形,只要換一個角度,就有新的發現,就像這個圖形,最終發現了幾條對稱軸。這真是一個好辦法!這與《畫楊桃》的故事所包含的意義是一樣的。
運動會開始了。運動會開始了。只聽見小動物們高喊著,不一會兒運動場上來了9只小兔,27只小狗、36只小猴、6只小貓、34只袋鼠,它們爭著搶著報體育項目,不分勝負。
這時,在一旁的大象提出了一個建議,說:“你們提數學問題來決定誰報項目”,大家的興趣來了,有的提出:小貓比小狗少多少只?列算式27—6=21(只),有的提出:小兔比袋鼠少多少只?算式34—9=25(只),它們都搶著提問題,最后,小貓參加跑步和跳高,袋鼠參加跳遠和跳高,小兔參加跳繩和跳遠,小猴參加跑步和跳遠,動物們公平比賽,熱鬧極了。
數學日記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買菜。
我們來到賣西紅柿的地方,爸爸問:“多少錢?”老板說“1元2角1斤。”“我買3斤。”爸爸說道。老板稱了3斤。爸爸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于3.6元嗎!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地說:“恭喜你,答對了!”爸爸付了錢后,來到了賣菜的地方。他問:“這白菜多少錢1斤?”女老板說:“1元5角。”爸爸又問我:“我買2斤,現在我有5元,老板該找回我多少錢?”我想:1.5乘以2等于3元,5元再減3元,那就等于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說:“YES!”走出菜場,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今天是星期五,我們進行了期中小測驗。其中,數學考試卷上有一道題目,讓我很難忘。這上面的題目是:有8人去劃船,大船可以坐5個人,租金10元;小船可以坐3人,租金6元。問:可以怎樣租船?怎樣租合理,為什么?我先想到老師說的:“如果遇到這種題目,就要先看怎樣租位子正好的。然后,在算一算要花多少元?”這道題目我是這樣算的:先看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加起來正好能坐8人,再算一算一共要花16元。然后,我算有沒有別的方法,于是,我就看了看,可是都沒有合理的,位子也多了。這就說明:應該租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
今天,我看了一本故事書,它一共有70篇,我今天看了10篇,昨天看了5篇,如果剩下的我想5天內看完,那么我每天至少要看幾篇呢?我得算一算: 70-10-5=55(篇) 55/5=11(篇)
呵。我我每天至少要看11篇才可以在5天內把這本故事書看完,看完這本書,我還要看另外一本,讓我的知識面更加寬廣,使肚子的墨水越來越多。
大家都知道數學與生活是離不開的,比如到商店買東西都要有價錢的。
比如商價的¥和元差不多一樣,還有商場和小賣店的比較,商場利潤多,因為商場的標價是那么的便宜,所以商場的人多些,別看商場價錢很低,比如是一元兩角的商品,假如有十個人,那就是十二元,而小賣店的商品很貴,人就少些,如果是二元五角,小賣店那就比商場的價錢少二倍。
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叔叔正在操場上數木頭,木頭正好堆成一個梯形,看到我們來,叔叔說:“你們來的正好,快幫我數數木頭吧!我都數暈了。”
我仔細看著,發現這木頭堆有個規律,下面的一排總比上面的一排多一根!這一下好辦了,把最上面的一排的根數加最下面的根數,再將所得的得數乘木頭的總排數,最后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頭的總根數,當我把得數說出來的時叔叔和爸爸都滿意的笑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