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日記(通用15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里都收獲頗豐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開學第一課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學期開學了,我成了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心情無比激動,更加讓我期待的是又可以觀看《開學第一課》。
因為“新冠肺炎”的發生,為了抗擊病毒,今年的寒假特別漫長,小朋友在家里經歷了網課學習,經歷了足不出戶的日子。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與往年格外不同,在節目中,鐘南山院士、張伯禮爺爺、陳薇院士和許多抗疫一線的叔叔阿姨講述了抗疫故事。聽了這些溫暖卻又悲傷的抗疫故事,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互相幫助,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抗擊“新冠肺炎”是場沒有槍聲、沒有手榴彈、甚至沒有煙霧彈的戰爭,這是一場生命保衛戰,中國人民始終在戰斗,特別是白衣天使們,冒著生命危險始終沖在一線與病毒作戰,與死神做斗爭,捍衛著生命。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平時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不要辜負了白衣天使的心血,我們也要懂得“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每年開學的第一天,每年的《開學第一課》。已上五年級的我,也看過幾次,今年的主題——美在你身邊。
美,這個字的概念,有多種理解。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職業,都有不一樣的表達方式。
“最美司機”——吳斌叔叔和“最美老師”——張麗莉。他們都只是平凡的人,但在危急時刻為保護他人,他們卻能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擋住危險,換回他人的生命。
記得法國藝術家羅丹說過:“美在于發現,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是呀,美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觀察,你就能發現美!
噢!我明白了,其實美就在你身邊,美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點點滴滴,你要用心去讀它,你就會讀懂。
今天我早早地洗好澡坐在沙發上等待著《開學第一課》!這是我第二次看這個節目,我不再是剛步入小學的那個懵懂兒童了。
理想照亮未來。護邊員拉齊尼叔叔的理想是守護祖國的一方疆土!
張桂梅老師的理想是讓普通女孩子都能讀高中!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的理想是稻穗像掃帚那么長,人在禾苗下乘涼!
航天員聶海勝叔叔,劉伯明叔叔,湯洪波叔叔的理想是完成祖國交予的使命,實現中國航天夢!
我也想像航天員叔叔們一樣,將來邁向太空!但我現在需要做的是團結同學,熱愛老師,尊敬長輩,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將來有機會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
開學了我很高興。新學期,新環境,新起點,升了一個年級,又可以和同學們一起玩了。
清晨,鳥兒站在枝頭向背書包的我打招呼。我邁著輕快的步伐,哼著歌兒,滿懷急切而又激動的心情走向學校。
校園早已敞開大門,兩位保安叔叔在校門口迎接我們,我來到了三樓的四(2)班,走進班級來到我的座位安靜地閱讀。過了一會兒,一位年輕的老師走進班級走上講臺,嚴肅地看著我們。同桌告訴我,這是我們新來的班主任,我既好奇又期待。
這學期我們班發生了很多事,衛老師、英語老師還有8位同學都轉走了,我一時間還不大習慣。
新學期新氣象,我要盡快適應新老師的講課節奏,爭取在這個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9月2日 星期三 晴 李富林
今天下午,第二節課是科學課,科學老師叫我們到操場上去觀察樹,每一個小組觀察一棵樹,我們這個組是觀察校長辦公室外面的第一棵樹,我們走在這棵樹的前面,微風一吹,樹枝沙沙沙的,好像在向我們點頭,又像是在像我們打招呼問好,還像是在說悄悄話。我看見樹葉很茂密,就像一把大雨傘,夏天的時候,可以給我們遮蔭,下雨的時候,可以給我們遮雨擋風。
我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看,我觀察到了樹上的葉子要掉下來了,金黃金黃的,看來秋天要到了。樹上長著又細又長的藤,就像是大樹的頭發,微風吹過,好像在給大樹梳頭發呢。
新的學期,我們班來了一位新班主任——謝老師。她高高的個子,烏黑的頭發,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會說話似的。她看上去很嚴厲。
有一次上語文課,謝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卻在下面做小動作。謝老師發現了,她嚴肅地點到我的名字:“向浩軒!”這可把我嚇到了。看著謝老師嚴厲的目光,我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像挨了耳光似的,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我心想:完了,要被狠狠地批評了。可是老師沒有批評我,而是提醒。從這以后,我心里暗想:以后,一定要遵守課堂紀律。
我喜歡老師的嚴厲,因為我上課有時會忍不住做小動作、說話、開小差,現在上課我都不敢了,還有早上晨讀我也不敢濫竽充數了。
這就是我那嚴厲的班主任,我喜歡這樣嚴厲的老師,因為我相信:嚴師出高徒。
3月6日是《小主人報》新聞學校開學的日子。開學第一課讓我深受感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給大家一一道來。
課上,老師請所有家長當眾好好夸夸自己的孩子。雖然媽媽夸我的時候有點緊張,也不是很全面,就說了幾句話。可從她的話中,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的愛,對我的認可和期望。
接著,其他同學的家長也開始夸夸自己的孩子,他們有的說完后相互擁抱在一起,有的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有的家長話沒說完,就泣不成聲了……感動的畫面層出不窮呀!
這節課之后,我真切感受到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以及他們對我們種種不好的地方的包容,也知道了爸爸媽媽是那么的愛我呢,只是我們平時很少去體驗發覺。其實,日常生活中的許許多多小事都傾注了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要從小懂得感恩父母,懂得孝順父母。我想我現在對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要把該做的事做好,努力改掉我身上的壞毛病來減輕父母的負擔。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在一個小山村里,有一對殘疾夫婦,女人雙腿癱瘓,男人雙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種、管理、收獲……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觀察世界,男人用雙腿丈量生活。時光如水,卻始終未沖刷掉洋溢在他們臉上的幸福。
當有人問他們為什么幸福時,他們異口同聲地反問:“我們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說:“我雖然雙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見啊!”女人說:“我雖然雙腿癱瘓,但他的雙腿能走路啊!”
這就是幸福,一種樂觀豁達的胸懷,一種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擁有了這種胸懷,心靈猶如有了源頭活水,時時滋潤靈動的眼睛,去發現幸福,發現美,欣賞美:姹紫嫣紅、草長鶯飛是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是美。荷敗菊謝就大煞風景了嗎?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殘荷聽雨聲”,“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優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的繁華熱鬧;在鄉村,有小橋流水麥浪滾滾蛙聲一片的淳樸寧靜。這就是樂觀,這就是幸福。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有一個題目。今年的題目是“美在你身邊。”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講一下今年的內容吧!
姚明哥哥告訴我們:“不要砍殺小動物,不能拿它們的皮做衣服。要愛護小動物,要細心觀察它們身上的美。”
于丹老師說:“自己一個人的美是小美,一群人的美是大美,我們要善于把自己的美融入他人的美,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美。”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美是需要傳遞的,你傳遞的人越多,你自己就會變得更美。讓我們一同播下愛的種子,踏上美麗的人生。
隨著優美的小提琴聲,我們進入了第一節主題班會《開學第一課》,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節課來了許多老師有李連杰、劉偉、章子怡等等。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所以這節課有許多夢想和沒有實現的夢想。李連杰叔叔的公益夢讓我很感動,可最讓我感到的是一個叫劉偉的大哥哥,他是一個沒有雙手的人,可偏偏就熱愛上了鋼琴。每當悠揚的鋼琴聲響起時,我雖然不知到這是什么曲子,但我知道他在追求夢想,實現夢想。
看了這一節課,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好好學習,去實現夢想。
在九月一日晚上八點,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開學第一課,這臺節目以 先輩的旗幟為主題。以長征精神講述紅軍長征路上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不懈的故事。
節目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個段落來講。主持人是撒貝寧、董卿和何炅,他們和我們一起聆聽長征故事,學習長征精神。
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賀炳炎將軍的兒子賀隆生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
賀炳炎將軍,被毛澤東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在戰斗中被敵人的子彈打傷了右臂之后,需要緊急救治。醫生說只有舍棄右臂才行。不過機械設備剛轉移走,麻藥也沒有。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只有拿老百姓的鋸子才行。戰士們讓賀炳炎將軍咬著布,大約用了兩個小時十五分鐘才把賀炳炎將軍的右臂割斷,賀龍元帥捧著他的骨頭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是紅軍戰士的骨頭!
看完這個節目,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的艱苦不能相比。我們現在應該更努力,堅持不懈,克服困難!
20xx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周日,風大~~~泛黃的落葉滿地飛
早上,送丫頭去學繪畫,沒法睡懶覺;
中午,一家人和帆帆爺爺、二爺、二娘、治同妹妹去福口居吃火鍋。
丫頭說,這是她第一次自己單獨一個鍋,以前,都是我和她一個鍋,哈哈!
飯后,送走帆帆二爺一家,送下丫頭,回家補覺~~~
這會兒,忙完該忙的,繼續敲打丫頭的'日記。
暑假日記還有好幾篇,寫得都很簡單,躍過~~~~直接看開學第一課吧!
今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2014直播:新春第一課》,講的是愛,是愛給了他們力量——高振寧一家為遠安捐款,劉發英為大家創造讀書機會,袁裕孝把上個世紀的東西帶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高振寧一家,高振寧原是三個人的名字,是一家三口的總和。
袁振興家境貧窮,以一個小賣部為生,每天都把20元錢放入愛心匯款箱,給遠安特別小學。我深受感動,老人一家自己的錢都不夠用,卻還給不認識的人捐款。而現在,就是億萬富翁也不會給孩子們捐一份錢,還埋怨著“憑什么要交?”而這老人無聲無息,默默地幫助!如果我們是小樹,那他就是蚯蚓,沒有人注意他,甚至罵它骯臟、惡心,但他總是默默付出。
也許中國每個孩子都能收到這樣的禮物,但后面也許是一位老人賣牛奶,撿破爛的黑色背影……
前天晚上,我看了中央二臺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潛能需要挖掘;這一節抗震小英雄林浩和“奧運女孩”--林妙可攜手共唱《我和你》,還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叫李中俊,家住在偏遠的山區,有一次媽媽媽給她準備好了食品,讓她去上學,她到山上不小心滑了一腳,一下子滑到40多米的天坑里,天坑是山與山之間的裂口。
她昏迷了三天三夜,醒來以后覺得有點餓,就去找媽媽給她的食品,搜尋了一會兒,終于找到了食品,吃了食物,使她恢復了一點體力,但是40米的天坑使她非常煩惱,因為每當爬一米,就滑下來,她心里想:堅持就是勝利。這種信念鼓勵著她,她經歷了無數次困難,最后終于爬到了山上。第三節講的是:團結就是力量,林浩等人和易建聯、姚明拔河,林浩搬來一部分救兵,終于把姚明、易建聯拉倒了。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感受是: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這次的主題是“先輩的足跡”,講的是在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中發生的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令我印象最深刻。
1935年12月21日,賀炳炎在瓦屋塘戰斗中,整個右臂被炸成肉泥狀,骨頭全碎了,只留下一點皮連著肩膀。只有鋸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在無醫療器械和麻藥的情況下,用鋸木頭的鋸子鋸右臂。賀炳炎大汗淋漓、面色蒼白。醫生的手在發抖,怎么也不敢使勁,賀炳炎鼓勵醫生說:“我自己都不怕,你還怕什么?來吧!”手術前后共用了2小時15分鐘。賀炳炎嘴里的毛巾被咬得稀爛。還有好多革命先輩的故事也讓我感動的熱淚盈眶,他們為了讓我們過上好日子,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紅軍精神百折不撓。
昨天先輩們用他們的足跡,為我們開路;今天讓我們接過先輩們的旗幟,繼續前行,珍惜當下,新的長征已經在路上。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