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日記通用15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并且記錄在日記里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春節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春節日記1春節又稱大年初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在那天,人們載歌載舞,盡情歡呼,什么 耍龍燈.扭秧歌.放鞭炮等等等等,好不熱鬧。
節前
春節這股暖風即將吹來,這時家家戶戶都搞起了“裝修運動”,所謂“裝修運動”不過是把家里打扮一下,好迎接春節。啊。還聽不懂?“裝修運動”就是貼春聯.福字.門神等。看著鄰居家“裝修”得花花綠綠,我們家不甘示弱,也開始了“裝修”。可是老天卻非要和我們作對,他派“風老大”來到亂。一會兒他來“偷”對聯;一會兒“拿”塵土“攻擊”我們;一會兒她又來“捉”橫披······幾經周折,“裝修運動”走算是結束了。走進我家一看,大腦里的詞語都凈化了,只剩下一個字:紅。
節時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我被一陣陣莫名奇妙的聲音驚醒了,開始我還以為是鬧鐘,心想:“今天怎么試這鈴。”睜眼才反應過來,今天是春節,那聲音是煙花爆竹聲。
吃完早飯,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的起程了。去干什么?當然是去拜年了。說一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還會有不小的“收獲”呢。“我長大了,壓歲錢不要了。”見一位aunt要給我錢,我連忙表示不要了。哪知他卻說:“長大啦?好呀。再來10元。”春節這天,家家戶戶披紅掛綠;“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煙花爆竹聲不斷;節目也開始啦。今天的空氣中除了節味兒,就是年味兒。
節后
春節這股暖風來得快,走得也快。春節雖然已過,但余波仍然存在。節時的那股年味還未散盡,但新的太陽已經升起,面對我們的是新的一天。
春節,它讓我知道了自己又長了一歲,責任又多了一成。新年新氣象;新年新挑戰;希望在鼠年里我會“更牛”
關于春節日記2在寒假里,我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我真的非常開心。讓我講給大家聽一聽吧。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非常喜歡吃水餃,這個假期我可沒少吃呢!想一想,大年初一早晨吃的是水餃,中午吃的也是水餃,晚上吃的還是水餃,一天下來我還是沒有吃夠。
昨天聽奶奶說明天中午包水餃,我就開心的又蹦又跳,不知道怎么形容了。今天中午我高高興興的就到了奶奶家了,聽奶奶說她昨天晚上睡晚了剛剛起床,才把面和好,準備要包水餃。我想了想,既然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水餃,而奶奶很疲勞又很辛苦,還是我幫奶奶一起包水餃吧。
奶奶先教我揉面,因為揉面很簡單,揉面之前需要把面弄得扁圓一些,這樣才好揉;然后會看見扁圓中間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線,線把面分開后,手放在面上一直不停的揉。過了一會,面揉好了,可以把面揉成長條條,像一條長長的龍,奶奶不費一點力就把面一點一點的切開,一點點的小面團像一個個小球球,把面粉撒在小球球上,手拿著小球球的一個地方,一只手一邊轉著,另一只手把搟面杖也轉著,一直搟到皮子變大了才可以包水餃。先把菜和肉攪拌一下,然后拿出了皮,用筷子把餡子放進皮子里,用手把皮子對準,一點一點的捏好,一個餃子就做成了。這可真不簡單,我和奶奶辛辛苦苦得終于把餃子全部包完了。我都感到腰酸背痛了,終于體會到了奶奶和媽媽每天做飯的不易了。
媽媽回家下完水餃,我迫不及待的嘗了一下我的美味大餐,感覺今天的水餃格外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夸我懂事了,我很高興,我也學會包餃子,并還能替奶奶分擔做飯的辛苦。
我現在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開始都會很難,但是只要用心、認真去做,沒有學不會的事,像現在,以前我覺的包水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現在都會了。以后我會多幫奶奶和媽媽做家務的。
關于春節日記3過去的喜怒哀樂不再那么重要了,因為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小學生寒假日記400。今天是除夕夜,不管走到哪兒,都可以感覺到濃濃的溫馨的氣氛。
春節是合家歡樂的一天,之所以我的親戚們也都匆匆來到奶奶家里,給二位老人家拜個年。今天的飯菜可是豪門盛宴阿!好酒好菜全都有,要啥就有啥。一邊收看春節晚會,一邊品嘗著美味佳肴,還有我的爺爺講給我們聽過去的值得記住的一些事情。這種合家團圓的氣氛當然和您的感受是一樣的。女人們收拾飯桌其他的都出去方鞭炮。回到家里我們舉行了家宴。分成兩批,一批是玩撲克,另一批玩畫圖。爺爺的手可是幸運手阿,他要什么就來什么,我們的錢一分一分的往爺爺奶奶的褲兜里近。就一會兒的功夫,我們這些敗將的錢輸光了,但最后又全分給我們了。
我口口聲聲地大聲地向大人們說今天誰都不許睡,誰睡誰就是大懶豬。可沒過多久把握給睡著了,就進入了夢鄉,把剛才的諾言望的一干二凈。最可惜的是錯過了好吃好吃得的年夜飯———餃子。
所有的山都有一大景觀——日出。那幾日是梅雨期,天卻格外的好。天不下雨,太陽也不算毒辣,更幸運的是那天我們看到了日出。
凌晨四點多,所有的人坐在曙光亭邊的平石上,等著日出。四周的天漸漸被朝霞染紅,變亮,許多人叫著:“太陽在那邊,在那兒!”叫來叫去,倒有了五六個太陽,而我則堅信——太陽升起在最亮的地方。清晨的風帶著嘯聲,吹得松濤陣陣,四周模糊的山,模糊的樹也漸漸清晰起來,這樣的意境下,倒真的可以忘我,只是周圍的人太多了,太吵雜,總覺得這樣的景色應該是沉靜的,無息的,只要兩個人背靠背的,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不用言語,只用心去體會去交流,方可構出一幅絕妙的日出交心圖。
最終我們看到部分太陽出來的樣子,那天早晨的霧太多了。云海我們看到了,遠處白茫茫的一片,浮來浮去,浩瀚無際,開始我們以為是太平湖,定睛一看,漂流與山峰之間,繞著山尖的,不正是云海么?
關于春節日記4大年三十除夕夜是個家庭團聚的好日子,家家都吃年夜飯,更少不了包餃子了。每年我家都把一枚硬幣放到其中一個餃子里,吃餃子時誰把餃子里的硬幣吃到后,就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能夠有錢花。我非常渴望能吃到幸運餃子。
去年是父親吃到了幸運餃子。今年我便一上桌就開始多吃餃子,希望能夠早點吃到幸運餃子。我很快地吃著餃子,這時的我眼看都吃半盤了,可還是沒吃到。恨不得自己長上一雙“透shi鏡”,把餃子里面的餡料全部看得一清二凈。突然,我的牙咯了一下,咬到了一個硬硬的、扁扁的東西。
太好了,我吃到了,我終于吃到了幸運餃子了!我心里立刻涌出一股喜悅感,可我卻沒有表現出來。因為我想先不告訴父親母親,等餃子吃完了我再給他們看。你一定會問我為什么這么做,那可要從去年除夕夜吃幸運餃子的時候說起了。去年,我爭著搶著吃幸運餃子,飯量要比平時大很多。
可都吃完餃子了,也沒看見硬幣大哥的蹤影。這時,父親“壞笑”起來,拿出藏在桌子旁邊的一枚帶有肉餡的硬幣。我有點生氣,父親說:“我只是希望你能多吃些餃子嘛”!可我還是不喜歡父 ……此處隱藏4124個字……初一,沒什么重要的內容,大家都該干嘛干嘛,小一輩的就去跟朋友、同學逛街和玩。大人們就在家里“搓一桌“”搭個局子“……
春節過得有滋有味,讓我留戀,但時間又不能重來,我只好期待下一個春節快點到來。
關于春節日記12以前,看著奶奶和媽媽熟練地包餃子,我心里就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學會包餃子。
今天的餃子餡是美味無比的素餡!媽媽首先把洗好的韭菜大把大把的切成顆粒形的條子。當當、當當當,這切菜的聲音仿佛是一位歌唱家,在唱著歡樂而又興奮的勞動進行曲。切好之后,媽媽就開始“挑戰”雞蛋了。媽媽先打好了雞蛋,把打好的雞蛋放到鍋里,變成塊時,再把它撈上去,和韭菜交過朋友后,就開始包餃子了。首先奶奶把面搟成條子狀,又用刀給它“整容”,變成了三角形,接著,奶奶又把三角形變成了圓皮兒。我準備大顯身手。抓起一張皮兒,剛一包,成了!哎呀,不小心露餡了。媽媽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媽媽看見了我垂頭喪氣的苦瓜臉,像猜透了我的心思似的對我說:“包餃子是一種技術活。我相信,只要你不斷練習,就可以成功!”聽了這句話,我頓時信心十足,便拿起一個餃子皮兒,往里面放了一些餡兒,為了能讓它圓鼓鼓的,我又多夾了一塊雞蛋,便開始包。包可不是容易的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包餃子這個“難題”給攻克了。我把它擺到盤子上,一看:媽媽包的餃子就像打了勝仗的將軍,威風凜凜的站在那兒,而我的呢,是東倒西歪、缺胳膊少腿的俘虜。我很不服氣,又拿起一個開始包,媽媽又來幫助我,對我說了許許多多的技巧。慢慢的,我包的餃子越來越好。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煮餃子。媽媽事先準備好開水,我和雅琪端起了餃子,向廚房進攻,“下餃子!”奶奶示范了一下,并告訴我們應該沿著鍋的邊沿下。我們把餃子從鍋邊滑過去,像是童年記憶中的“滑滑梯”,我們三下五除二就把餃子下完了。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餃子就出鍋了。
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關于春節日記13一年又一年,很快,六年級的時光已過去一半了。寒假期間,我們再次迎來了美好的春節,家家戶戶會貼春聯、掛燈籠、穿新衣……同樣,大人們也會帶著小孩去游玩,也就在這次,我們一家來到了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夫子廟。
要說夫子廟,也是去了好幾回了,但每次都能增長見識。剛踏入廟門,是茫茫人海一片,街兩旁的小吃店傳來一陣陣的吆喝聲,隨后便飄來了縷縷香味,雖然沒看到是什么,但這早已令人垂涎三尺了。仰起頭來,這里到處張燈結彩,連廣告牌上都掛起了個個小燈籠,四面涌來的人們談笑風生,臉上洋溢著歡樂和喜悅,這場面,好不熱鬧啊。我們就這樣隨著人流向前進軍,一路上,我們看到了一米多長的冰糖葫蘆和那臉一般大的棉花糖,我心里開始暗暗吃驚。眼看快要走到了盡頭,一旁的小路向左伸展開來,于是我們隨著它一個大轉彎,在那個街角里,排列著一行行小巧的商店,有賣印章的,有賣雨花石和螢光石的,有賣首飾的……每個商店里都擠滿了人。在上了一小臺階梯,就是一個小庭院,小庭院里有個亭子,可助人們休息,亭子一旁是一些民間藝術,有刺繡、剪紙和雕刻。就在雕刻店旁,主人在那兒現場展示木雕,他左手里拿著一塊長而粗的木頭,右手也抓著雕木的工具,他的面前坐著一個小男孩,原來主人是要仿著男孩的摸樣來雕刻啊。主人已有一大把年紀,臉上顯著皺紋,可手上卻絲毫沒有一絲遲緩,他的動作十分利索,那工具刀如同長在他手上一般,在橡木上來回用力削、購、鉆,僅僅這幾個動作就把那小男孩的五官和臉龐完完全全刻出來了,干凈而不粗陋,我眼睛都看直了,對這位大師佩服的五體投地,這真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呀。
此后,我們還欣賞到了不計其數的作品,見識到了那些已經失傳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關于春節日記14新年——是我國的一個盛大的節日,這個節日在不同的地方還有著不同的過法呢!這其中也蘊含著不同的民風民俗,現在,就由我來講講我國兩個少數民族的春節吧!
火把節是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在彝族中,火把節不僅盛況家前,而且被視為新年的開始。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白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著火把的長龍,一路高呼著,彎彎曲曲地穿過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們要用火把驅除邪氣,祈求吉祥幸福。在白馬山寨,點燃第一支火把很有講究,要依照農歷年號屬相,推舉最年長的阿尼(爺爺--白馬藏語)承擔。屆時,老阿尼最先點燃火把緊跟著。眾人一邊跑,一邊高喊著:“喔一把”。若是兩寨相鄰,兩隊火把往往向中間靠攏,并行揉雜,然后旋成一圈兒,人們就在中間載歌載舞,歡呼雀躍。
彝族的春節如此盛大,壯族的春節同樣也是非常熱鬧講究的。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晚餐的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吃過豐盛的晚餐后,人們便圍在火塘四周等待新年的到來,是為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焚香點燭,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粽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著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男人則提著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春節期間,壯族人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的。
春節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民風民俗,春節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
關于春節日記15春節到了,人們都忙著做年夜飯、買年貨、探親……等等,每天要做的事可多了,但我最喜歡做的除了放煙火外,還有貼春聯。
除夕夜晚,吃過晚飯后,我和爸爸媽媽拿出事先買好的春聯,準備好梯子、剪刀、透明膠這些工具后,就在家門口開始貼春聯了。首先,我把家門兩邊的舊春聯撕掉,并用抹布擦干凈。我把梯子架在門的左側,并請媽媽在下邊扶穩,然后我左手上貼上先剪好的一截截透明膠,右手拿著上聯,接著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達到適合高度后,我輕輕地舉起手里拿著的春聯,把春聯的頂端固定在墻上,爸爸在門口指揮工作:“往上拉一點兒!左邊點!拉正些!……”找到合適的位置后,我小心地用胳膊肘壓著春聯,右手快速地撕下貼在左手的透明膠,之后我用左手固定春聯,右手把透明膠貼上,貼好后,我用雙手輕輕地撫平、壓穩,為了防止透明膠脫落,我又重新貼了一層。貼好春聯的頂端后,我又小心翼翼地爬下梯子,用兩只手輕輕扯著春聯的底部,拉緊整幅春聯,然后再用右手貼上透明膠,撫平后又貼上一層。春聯的頂端與底部已經貼好了,接著我用一小截一小截的透明膠隔著貼好春聯的左右兩邊,上聯就貼好了。接著要貼下聯,我又把梯子架到家門的右邊,在左手貼上透明膠,再爬上梯子,然后把春聯的頂端固定在墻上,我時不時向左邊望望上聯的位置,因為上下聯要左右對稱。在爸爸的指揮下,我找到了合適的位置,貼好春聯的頂端后再爬下梯子貼春聯的底部、左右兩邊。終于大功告成了!我站在家門口看著門兩邊的新春聯,口中不禁讀了出來:“福旺財旺運氣旺,家興人興事業興。”寫得多好啊,于是我把這幅春聯給背了下來,并懂得了這幅春聯采用的是對偶的手法,貼春聯使我又懂得了一個知識點。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在忙,雖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如果我們用心去做一件事的話,也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