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日記(15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的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早上又是五個湯圓一個雞蛋,加上一碗紅薯的“元宵餐”,讓我不禁想起前天的元宵晚會。
在幾個百無聊賴的節目后,令人眼前一亮的節目開始了,雜技!只見幾位正值青春的少年騎著锃亮的自行車,前輪騰空向前跳騎著。一個亮相后表演起了雜技:一個人站在只有一個輪子著地的自行車上表演起了原地打轉(手不碰到車子)。另一個則前輪騰空著讓自行車在高低不一的臺子上跳上跳下,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贊不絕口。
自行車雜技無疑是最危險的,可最困難的雜技卻不是它,而是“小球雜技”。只見兩個人拿出10個小球,邊往地上拋接,邊走出來,他們其中一人跳到另一個人身上,一腳踩著下面演員的頭頂,一腳懸空。而手里還在拋接5個小球!他們被吊了起來,順著梯子向下走,手里還在拋接著小球,要不是不小心弄飛了一個球,這節目無疑會博得滿堂喝彩!
最動腦筋的無疑是猜燈謎,其中的一個謎面為:“赤橙黃綠青藍紫——打一春晚術語。”我想了好半天也沒有想出來,結果答案為:彩排,不禁大笑。
想到這兒,突然聽見媽媽的聲音:“開飯啦!”我答曰:“一會兒!”正要繼續想,又覺得耳朵在痛:“一會兒是多久!看我不扯爛你耳朵!”我只好嚎叫著向飯桌走去……
期待已久的元宵節就要到了,在這寒風陣陣的冬天里,森林里決定舉辦一個元宵晚會。
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演員綿羊小姐被森林大火燒去了一身潔白的卷毛。
就在關鍵時刻,聰名的猴子想了個極妙的辦法,這時,綿羊小姐和元宵晚會會長才松了一口氣。
這天晚上是個星光燦爛的夜晚,晚會開始了,只見綿羊穿著一套由五顏六色的蝴蝶翅膀拼成的時裝。一只美麗的松鼠纏在脖子上就形成了圍巾。兩只螢火蟲在綿羊小姐的耳朵上倒掛著就成了夜光耳環。兩只蝴蝶立在一只用花朵編成的發卡上就成了蝴蝶發卡。在觀眾的歡呼中,綿羊小姐高歌一曲,讓觀眾拍手叫好。接下來每個動物都吃到了美味的湯圓,又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份暖意。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森林里更生機勃勃。
夜色降臨了,馬路兩旁的大廈躲進了夜幕之中,漸漸地,一扇又一扇窗戶上亮起來一盞盞燈,燈光像星星一樣綴滿了天空,望著這燈光,我想起了工廠里的燈,工廠里的工人們正在生產汽車,為了祖國發展、進步,他們勤勞,不辭辛苦,努力工作。向世界展示祖國的風采,祖國是先進的,美好的,和諧的。
醫院里的燈亮了,醫生們正在搶救病人,把病人從死神那里拉回來。他們的心和病人的親戚們一樣焦急,渴望每一位病人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地生存下來。他們給病人看病,認認真真,從不馬虎。
商店里的燈亮了,服務員正在為顧客們解說每樣商品的特長、用途、價錢。他們每天都在重復那么幾句話,但他們從來都是認真地對待。從來不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而向顧客推薦它特別好,讓顧客去買。
學校的燈亮了,老師為學生不辭辛苦地講課,講得非常細,只要有一個學生沒聽懂,老師都會再講一遍。老師給學生批改作業,一點也不忽略,分數是真實的。
工廠,醫院,商店,學校……
所有的人,都在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為國家的美好家園而獻出一份力量。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于再次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過元宵節,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早上,我從冰箱里拿出元宵,那元宵硬梆梆的,放在手里涼涼的;我把元宵都倒進鍋里,它們就像石頭一樣沉入了水;可等它熟了以后,元宵就像圓滾滾的氣球,一個接一個的浮出了水面。元宵吃起來粘粘的,甜甜的,軟軟的,美味極了!
但最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夜晚的煙花。
夜幕降臨了,圓盤似的月亮升空了,它好像是來看禮花的。這時,一個煙花像信號彈一樣飛上了天,在空中炸開了,就像仙女散花一樣。隨著“咚咚”的響聲,一個接一個的煙花飛上了天空。紅色的,橙色的,綠色的……五顏六色,把天空裝扮的不是一般的美麗。既像是爭奇斗艷的花朵,匆匆地開了,又悄悄地敗了;還像是一個被打亂的調色盤……天底下,大地被煙花照的通明,即有點像傍晚,又有點像清晨……望著那美妙絕倫的夜空,不時在我腦海里映出美景和想象……
元宵節,一個令我贊嘆的節日,又是一個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的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特別熱鬧,雖然忙碌辛苦但卻非常高興、快樂,因為我們有四家人9口全部聚集到一起共度的元宵節。我頭一天晚上就開始準備著,又是煮下貨,又是煮雞的忙活著,共準備了16道菜,一切皆備齊后,也12點半多了,這才上床休息。因為第二天還要上班,所以只有這樣了。第二天起床后,才感覺有些疲憊。
2月6日(元宵節),中午我提前了半個小時回了家,開始準備著中午豐盛的午飯,孩子們也都非常興奮,因為從來沒這么多人一起過元宵節。中午我們大人在喝酒時,我還特批讓19歲的兒子也喝了點青島啤酒,兒子歡喜地說:不好喝,連一個一拉罐都沒喝了。哈哈。我們4個人共喝了一箱多一拉罐呢。午飯結束后,我又開始準備晚上菜以及餃子餡和面,由于今天過節,安排好班上的工作后,下午就沒去。晚飯,我一邊和家人喝著,一邊還要做飯,忙活著、高興著、快樂著,此時和諧的氣氛感染著每一個人。
孩子們就等著吃元宵了,吃了元宵后,我又下餃子。我要求即使吃了元宵也要再吃餃子,寓言是:財源滾滾來。哈哈。他們也高興地應和著,又是吃元宵又是吃餃子,高興著、快樂著!
希望如此歡笑的氣氛能融于到每一個家庭,時時刻刻到永遠!
每年正月十五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元宵節,習俗有吃湯圓、猜燈謎……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吃湯圓。
早晨媽媽買好了湯圓,然后說:“早上我們先吃買的湯圓,晚上我們再一起做湯圓”,我一聽,非常的開心,轉眼間湯圓已經熟了,聞著熟悉的味道,我們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我夾起一個湯圓,涼一涼再吃。那雪白的湯圓就像雪白的裙子,我咬了一口,甜津津的,芝麻餡發出濃濃的香味,咬一口像滑梯一樣滑了下來,好像在逃跑不想被我吃掉,但是最終還是被我吃的一干二凈。
中午,我們買回了制作湯圓的工具。晚飯時間,我翩翩起舞,因為馬上就可以做湯圓了。只聽媽媽的一聲令下,我像一陣風一樣跑過來。我把湯圓陷揉成圓圓的,然后小心的放入薄薄的湯圓皮中,揉一揉,一個精美的湯圓就做成了。一開始,我總是不會,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的進步很大,基本掌握了制作湯圓的.步驟,看著制作精美的湯圓,我開心的手舞足蹈。爸爸說:“西西做的湯圓最好吃,因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看著滿桌制作精美的湯圓,一個快樂的元宵節就結束了,我期待明年的元宵節我們在一起制作湯圓。
今年元宵節燈會活動,看起來非常熱鬧,充滿了歡樂喜氣的景致。
文化公園里有許多不同造形種類的動物花燈,其中有米老鼠、馬、長頸鹿、101忠狗、大熊貓、龍……等等,而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有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著合影,像機一直閃個不停。
公園的草地上,有許多小朋友提著花燈、玩著仙女棒;而且還有人在放天燈,天燈隨著輕風徐徐的上升愈飛愈高,就好像許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閃呀閃的,非常漂亮;還有許多人在放煙火,五光十色的煙火把夜空點綴的五彩繽紛,我的耳邊還不時傳來大家的驚嘆聲!
回家的路上,在翰林橋上看到天空中的煙火,倒映在溪水中,金光閃閃地變化著,真是吸引迷人,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這天,張燈結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每個地方都有過元宵的習俗,下面我就把我所在的城市過元宵的習俗寫個大家,好嗎?
每當過元宵,人們都會想起一句古話;“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一天,是讓在五湖四海的親戚、朋友相聚的時候。在這一天里每個人都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路邊的彩燈各式各樣,張燈結彩。有魚燈、有白菜燈、有蓮花燈、有龍鳳燈等等。區政府廣場的霓虹燈裝點得向仙境一樣,再舉頭望去,那在天空中你追我趕的禮花。就仿佛飛到在某種境界中。
啊!多美的元宵呀!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決定去寧海的前童古鎮看燈會。
“到古鎮了!到古鎮了!”我和弟弟高興地歡呼起來。可是這里的車太多了,停車位上都停了車。什么時候能找到位子?過了好一會兒才找到一個。我們滿懷期待進了古鎮,路邊賣小吃的,賣玩具的,大聲吆喝著;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財神要來了!財神要來了!”突然,一陣呼喊聲從前面傳來。財神?正當我納悶時,響起了炮仗聲。行人自動退讓到了路的兩側,深怕沖撞了“財神”。等所有炮放完后,一排抬著大燈的隊伍來了,有些燈。接著又來了一些人和轎子,有的人手里拿著鑼,然后用力敲,還一邊喊:“財神來了”,有一些人抬著財神到商店門口,商家見到財神來了,都迎了上來拜的拜,跪的跪,真是熱鬧。
最好玩的要算在一位丞相家的笑話。爸爸坐進轎子里說:“起驕!”我也配合爸爸一起說:“走著”。媽媽笑了好一會,接著爸爸坐到丞相的大位上,說:“大家別客氣,坐,坐。”我想爸爸真的把自己當丞相了,我和媽媽都笑翻了。
看燈會,真有趣啊!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我非常激動,這次活動在班里舉行,活動是由家長教我們做元宵、湯圓。
家長們終于來了,老師讓我們四人小組桌子合攏,因為位子不夠,班長胡珍被分到我們組來,所以成了五人小組,分別是:我、胡珍、王剛、朱德建和李佳欣。各位家長開始活面,有白的、有紫的。面活好了,老師請了兩組同學來包元宵,我用手撐著我這個沉重的腦袋,心里都快要急死了,總是想:什么時候到我們這一組呀!一組,兩組……好幾組都包過了,遲遲不到我們這一組,“你們這一組來!”耶!天助我也,呵!我們組上去了,湯圓先拿一些面,搓成球,壓成扁圓形,再拱一拱。把餡兒放進去,然后包進去,最后搓圓,一個湯圓小的誕生了!湯圓已經可以煮啦。
接著,我們可以包元宵了我們個人拿了一點點面,搓成一個球,“其實一點兒也不難。”我對大家說。可別人已經開吃了,胡珍說:“不用急,干活多一點,吃的多!”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嗯”,速度也加快了,王剛突然來了一句:“我們組來做點花樣吧!”接著,有的做扁的,有的做了一個臉,而王剛自己卻做了一坨大便。真是惡趣味啊!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做的多,自然就吃的多。
元宵是一月的最后一個節日,當然得好好過一過了。我家的元宵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牛”!
元宵,元宵,當然得吃元宵了,所以今晚的晚餐就是元宵了。這次的掌勺廚師也跟往日不同了,我把媽媽替換了下來,搖身一變成了廚師。我在媽媽的指點下完成了這道菜,雖然有幾個元宵開膛破肚了,但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做。看著這潔白如玉的元宵,我還真舍不得下口了,這白白胖胖的元宵娃娃好像是在沖我微笑,我輕輕的咬了一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這一頓飯,“牛”!
接下來應該去看花燈了,我們一家拿著買好的燈籠去廣場看花燈。這里的花燈種類齊全,有“嫦娥奔月”、有“牛氣沖天”、還有……我們看的眼花繚亂。當我們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天空上方開滿了一朵朵美麗的煙花,花燈在煙花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生動,栩栩如生。這些花燈,“牛”!
看別人放不過癮,自己放才過癮。這不,我們剛回到家就把煙花統統的搬了出來準備放。我們把煙花點燃,天空頓時成了花的海洋,一朵朵煙花競相開放,到處燈火通明,洋溢著過節的氣氛,煙花讓這座城市更加美麗,炮竹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這個夜晚,“牛”!
你們說我家的元宵過的牛不牛?
愉快的春節剛過,熱鬧的元宵節又來到了。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各地的習俗大體相同,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放焰火,在我們陜西還要耍社火,那場面可熱鬧啦!
先說看花燈或打花燈,各式各樣的都有,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紙燈,有的燈里還有丁咚作響的小呤鐺呢。還有關于元宵節地詩:窗外月兒圓又圓,全家歡聚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慶團圓。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歡騰。紙糊的金魚吐泡泡,紗做的猴子眨眼睛。走馬燈里貓追鼠,荷花燈上立蜻蜓。各種彩燈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燈。
元宵節的晚上,夜空上有五光十色、各式各樣的焰火:有的是流星雨,有的是小傘狀,有的是交叉狀,還有的是雙重傘等。除了天上的煙花還有地上的:有煙花陀螺、煙花噴霧、吐珠、旋轉的等。小孩們都提著花燈,樣式不一、種類繁多,屬金牛燈最多。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名的老店鋪都要掛出許多盞花燈來。
今年的元宵節真熱鬧!我喜歡過中國節。
2月26日 晴 星期五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以前都叫年,所以在元宵節里一定會有做湯圓、放煙花、團圓和猜燈謎等等這樣的習俗。
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來到爺爺奶奶家,一到他們家,就聞到一股香香的、濃濃的湯圓味和湯味了。爺爺說:"今天我們會吃超極大湯圓、佛跳墻和許多美味的食物。"我一想到佛跳墻就直流口水了。過了不久,桌面上盛滿了美味佳肴,有燒雞、有鱸魚、有湯圓,還有我最喜歡吃的佛跳墻等等,我們大家一邊享受著美味的食物,一邊聊天,非常開心。
晚飯過后,突然,聽到外面傳來:嘭!嘭!嘭!的響聲,我立馬跑到陽臺去張望,原來在對面廣場有很多小朋友在放煙花,我急不及待地拉著爺爺的手往廣場方向趕去,在路上,還看見有一些小朋友在開開心心地玩著摔炮,走到廣場,我們看見一些小朋友正在點燃著煙花,煙花一瞬間往天空中綻放,就像一顆顆星星似的掛到天空中,把漆黑的天空變成了像白天一樣明亮。
今天的元宵節,我們過得既開心又幸福。
今天元宵節來了,在這天夜晚上,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人們燃燈放焰、猜燈謎,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好不熱鬧。
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完團圓飯,回家后我就開始包湯圓。媽媽跟我說早在多年前的西漢就有包湯圓的習俗了,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吃湯圓,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也定在正月十五。就這么形成了獨有的元宵節。
過元宵節吃的湯圓都是我做的!做湯圓還有個小秘訣,就是用熱水和糯米粉,這樣揉成地小湯圓就既光滑又不容易散開。揪一小塊在手上,黏乎乎地粘在手心,小泥巴球似的,揉啊揉,揉成小圓球就大功告成了!。媽媽用我做的小湯圓放在酒釀里,再打上兩個雞蛋,就做成了美味地酒釀湯圓,雖然湯圓吃起來有點澀澀的,不太好吃但是這是我自己做元宵節吃上湯圓,就團團圓圓了。
“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每到元宵節小區里就響起這首熟悉的民謠。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公園看熱鬧,到了那里,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演出開始了!我帶著好奇的心向里面走去,人好多呀,什么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去吧!于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公園,公園的人相對來說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斗,終于爬上了坡頂。在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里“漂浮”著許多房屋,仿佛是童話里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是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公園。
下午,爸爸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后澆上用醬油、味精、生姜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于動腦,勤于思考,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元宵節晚會,媽媽說:“快去寫作業了。”于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