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日記集錦15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爺爺一起去西溪濕地看燈會。一路上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
到了西溪濕地,遠遠望見一扇五顏六色的燈門,剛進去,眼前就立刻出現了一匹雄壯的大馬燈。它全身金黃金黃,仿佛涂了一層金似的,光彩奪目,馬的前蹄向上彎曲,似乎正要跳躍一樣。走著走著,一座燈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里面掛著小朋友制作的許許多多的燈籠作品,無論是向上、向左、向右、向前看到的都是燈籠,讓人覺得眼花繚亂!景區的馬路兩邊擺放著十二生肖的燈籠,漆黑的河中央還有一群亮閃閃的鴨子燈。猜燈謎的地方人也不少,有的在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有的托著下巴冥思苦想,還有的眼睛一亮,似乎知道了什么真是形態各異。
西溪濕地燈籠數不勝數,我一路走著一路欣賞,仿佛置身于燈籠的世界,真讓人回味無窮!
簡評:小作者善于觀察、發現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繪,如在燈會上看到的大馬燈,抓住了顏色、動作將一匹正要躍起的馬展現在我們眼前。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寫出了猜燈謎的人的形態各異,吸引讀者的眼球。
元宵節都了,我們期盼著爸爸買回煙花,爆竹,燈籠,與我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元宵節。
天已經黑了,可是爸爸還沒有回來,街上傳來小孩子玩燈籠的嘻笑聲,更令我坐立不安。媽媽已將晚飯準備好了,但我堅持要等爸爸回來再吃。元宵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嘛。
終于聽都門鈴響了,我趕快出去打開門,果然是爸爸回來了。我和姐姐等著幫他倒茶,拿拖鞋……家里頓時充滿了快樂的氣氛。這頓晚餐我吃得特別香。飯后,我和姐姐一個勁兒地催促爸爸和我們出去玩燈籠。
熱鬧的街上燈光燦爛,人流如潮。我提議到僻靜的地方,因為這樣才可以發揮燈籠的威力。前面一片漆黑,姐姐提著燈籠打頭陣,燈籠的火光將我們的路途照亮了,我們邊走邊說笑,好不開心!突然一陣大風吹過,姐姐的燈籠燒著了,可她還沒有發覺呢。
結果,走著走著就迷路了,我們一家都是路盲!只好坐著巴士回家了。回到家以后,大家一起吃湯圓,團團圓圓!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以及爸爸、媽媽到鹽城水街看花燈。
一進門就看見很多花燈,有“光盤雄鷹"、"萬里巨龍"、"兔年大吉"......等等很多的花燈。
剛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中一條長長的巨龍,抬頭向天空遠眺,真的是繪聲繪色,仿佛是隨時都要飛去天上同樣,細心一看原來巨龍是由很多的瓷陶勺子、盤子、杯子組合成的一條巨龍,這條巨龍彎曲展開約有五十米,它的秋水是用勺子做的,頭是1個盤子,身板上有杯子、有盤子做的,尾巴是由杯子拼成的,“萬里巨龍”很壯不雅,做花燈的人真的是鬼斧神工呀。
在浩繁的花燈中中,我最喜歡的是“光盤雄鷹”了,以及“萬里巨龍”不同樣的是,“光盤雄鷹”是由許很多多的廢舊光盤組成的一只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鷹,它可真是很環保的,也是廢料利用最佳的典型呀。
后面另有許很多多的有趣兒的花燈呢。呵呵,今無邪的是好玩呀!每一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水街真的是讓人海連忘返!
時光飛逝,我們還沉浸在春節的歡快氣氛中,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
街道上張燈結彩、人山人海,每個人臉上帶著笑容,小孩子們一路放著鞭炮,滿大街彌漫著元宵佳節的氣息。
突然,傳來一陣鞭炮聲和喧鬧的鑼鼓聲,龍來了!我和媽媽立即擠進擁擠的人群中去,哇,一條大約有二百多米的巨龍。身上的鱗片閃閃發光,就像一顆顆從天上墜落的星星。我再走近些仔細看,兩只眼睛顯得特別晶瑩奪目,原來眼睛是用來謝幕的時候放煙花的呢!舞龍的叔叔伴隨著鑼鼓聲的節奏,把龍舞的活靈活現。看,叔叔們合作得多默契呀,整條龍上下翻飛,就似在天上飛舞一般,在旁觀看的男女老少歡呼一片,人群又沸騰了起來。
這時,邊上傳來“嗖、嗖、嗖”的聲音,煙花像交響樂一樣奏響。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紅的似火,粉的似霞,藍的似海……如彩球,似雪花,像流星……,爭妍斗麗,美不勝收。
甜美的湯圓,熱鬧的龍燈,燦爛的煙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姿的日,讓我怎么能不喜歡過元宵呢?
今天是我們傳統的節日元宵節,春節到正月十五外面到處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著,好多地方有猜燈謎活動。
早上吃好湯圓。我和爸爸裝上兩輛折疊單車就到xx公園去騎單車。我們從xx公園出發一人一輛單車,一直騎到很遠的地方,去了xx哥哥家,本來我和哥哥想玩會電腦,我倆發現網線斷了,就找了幾本書看。到了兩點多爸爸告訴我晚上要去xx叔叔家吃飯。
到了叔叔家,妹妹來開的門穿了一身白雪公主的衣服美滋滋的,叔叔家好大裝修的很漂亮。我送了一大盒小馬寶莉給妹妹,妹妹開心的跳起來,我和哥哥妹妹一直開心的玩著,阿姨坐了一桌子的菜好豐盛,男的在喝酒,女的在聊天,我們忙著吃飯。最后我們又吃了湯圓,今年的元宵節過得好熱鬧好開心啊!
昨天晚上是個快樂的晚上,到處喜氣洋洋,絕不亞于大年三十的夜晚。
就在七點多的時候,就有放煙火和鞭炮的了。那時我們正在家里吃飯,我好奇心,顧不上吃飯就跑到客廳里的窗戶前張望。放煙火的聲音此起彼伏,我欣喜的向爸爸媽媽匯報:“爸爸媽媽,光是這邊我看到的就有五處在放煙火。
我們一家草草的吃完飯,便出了家門。我們并排走著,一邊看一邊走。“快看,那個放的煙火多漂亮。”“嘿,看那個放的多大!”“這個和別的不一樣。”我像個情報員,不停地向爸爸媽媽匯報“戰況”。媽媽說到:“今年好像比往年熱鬧的多。放煙火的真不少。”“為什么呀?”我問。爸爸說:“現在人們都富了,有錢放煙花了。”
我們就這樣看著說著,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哥哥家的樓下,我們放了許多炮。煙花很漂亮,炮很響。舅媽催促我們:“快些放完,過了十五就不能放炮了。”我們一個接一個的放。因為我們人多,一會兒就放完了。
回到家,我還看了元宵晚會。歌曲讓我們陶醉,相聲和小品則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此刻,外面仍是炮聲不斷,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元宵夜。
我奶奶家在福建。寒假,我去了奶奶家。最讓我難忘的節日是元宵節,那兒的元宵節是這樣過的。
晚上,有舞龍看,跟著舞龍走有免費的餅吃。但是每一次舞龍走過的地方都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真吵,有一個姐姐跟我有同一個感受。我是第一次過這里的元宵節,而她卻過了好多次,所以她知道免費的餅在那里。我就跟她去了,然后到了那里,沒看到有餅,又等了一會兒,還沒看到。我們就走了,走了一半遇見了我堂姐,我就跟堂姐再次去有餅哪兒(那個姐姐沒去)看到男女老少全來了,我就瘋狂的往里面擠,終于擠到了我就一直說:“叔叔,給我一塊”。喊了多遍,第一個餅總算拿到了,但我被他們擠的差點擠到河里面去了。幸好我手腳快,擠了出去。我去拿第二塊餅了,同樣,很快就擠了進去,但我就說了一句話他就給我了。
哎!這天擠的真難受啊!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吃完晚飯,就準備去鐵人廣場看花燈。剛一出門,一個蔚為壯觀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天空中飄著許多五顏六色的孔明燈,像滿天繁星,隨著風飄向遠方。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去廣場。
剛到廣場,只見廣場上人山人海,我無暇去看滿廣場的彩燈,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孔明燈,它像一個沒有充氣的大氣球,我和媽媽各提著孔明燈的兩角,爸爸把蠟塊固定在孔明燈的中心,點燃蠟塊的四角,過了一會兒,媽媽那邊松開了手,只剩下我提著孔明燈。又過了一會兒,我感覺到孔明燈越來越鼓,里面的氣體膨脹起來,可以自己往上升了,我就松開手,許下我的愿望,孔明燈帶著我的愿望飛向高空。
放煙花的時間到了,隨著一聲聲巨響,一條條火蛇飛向天空,綻放出了美麗的煙花。有的像鉆石,有的像彩虹,有的像輪船,有的'像汽車,有的像飛機。
真是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今天是元宵節,是我盼望已久的日子,是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的日子,媽媽今天晚上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了我來執行。對于第一次煮湯圓的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好像有一只小兔子"怦怦"地在我心里直跳。以前看過媽媽煮湯圓的過程,先把水燒開,把湯圓一個一個地放進去。我流著口水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好像過了半個世紀,熱熱乎乎的湯圓終于大功告成了,看著它們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我興高采烈地喊道:"熱乎的湯圓要出鍋了。"我先嘗了一下,味道還不錯嘛,然后大家高興地吃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的打分非常高,夸我懂事了,長大了。我特別高興,第一次煮湯圓就這么成功,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美滋滋的。今天不僅是一個節日,我感受到了煮湯圓的快樂,感受到了長大了的味道,我好期盼明年的元宵節……最后我們全家其樂融融地坐在沙發上看起了元宵晚會。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街上不少人家掛起了火紅的燈籠,燈籠上寫著“慶祝元宵”四個大字。
大家紛紛去超市或商場買湯圓和元宵節的裝飾品。媽媽說:“我們自己來做湯圓吧。”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菜市場,買了很多做湯圓的材料,有黑芝麻、黑糯米、糯米粉等。回到家,我興高采烈地和媽媽一起和面,包餡,搓圓,我覺得有趣極了。沒多久,我們已經做了幾種不同類型的湯圓。媽媽說:“我們等天黑再把湯圓下鍋吧!”
這時的街上,大家都是喜氣洋洋的,電視里面也是談笑風生,歡歌笑語。平時不常見的大家都趕回來了,大家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聊天,打撲克。小孩子們屋前屋后地跑呀跳呀,一起嬉戲玩耍。
白天的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功夫,已經黃昏了。性子急的人家已經開始放鞭炮和煙火了,五彩斑斕,真好看。媽媽終于把熱氣騰騰的湯圓端出來了,有黑芝麻的、花生的、五仁的,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豆沙湯圓。
我夾了一個湯圓放到嘴里,香甜的氣息撲面而來。“真好吃啊!”我感嘆道。媽媽說:“自己做的東西當然好吃了。”
是啊,這份甜蜜不就是來自我們自己的雙手嗎?我想,甜蜜的生活要靠自己來創造。
元宵節這天,我們一家人在市民廣場上!逛著,心里不由得想:這是在遨游天空,還是在夢游仙境?我真不敢相信這是元宵之夜的街市游逛。我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穿來擠去,來到最熱鬧的地方,我站在一個比較高的石臺上放眼四望,看見了那典雅的孔雀燈,象征著吉慶的大紅橘燈,鑲有玻璃鏡的走馬燈,還有精巧的“天女散花”、“嫦娥奔月”、“武夷風光”……一切都在燈火中放射這絢麗光彩,真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可是只有燈火實在太單調了!不過,市民廣場給人們準備了許多表演,有:舞龍、太極拳,等等。尤其是舞龍最好看。一個生機勃勃的龍頭被老公公耍得活靈活現。有時候,老公公們還把龍頭轉了幾圈。只見出來的是兩條巨大的龍,一條是黃色的,另一條是藍色的,非常漂亮。兩條龍在空中吞云吐霧、上下翻騰,不時擺出一個個精彩的造型,引來觀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后來又出來一條金色的龍,它披著金色的外衣,在月亮地照耀下金光閃閃,顯得十分壯觀。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20xx年2月14日 星期五 天氣晴
元宵節,這是一個好日子!一個熱鬧的日子!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一個令人陶醉的日子!一個令人歡樂的日子!讓我們一起來談論談論吧!
先來說說元宵節的習俗吧!有哪些呢?有吃元宵、送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耍龍燈……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戲呢。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猜燈謎了!知道為什么嗎?因為猜燈謎不僅有趣,還可以培養語言能力呢?你們呢?喜歡哪一個呢?
那么,元宵節有哪些詩句呢?歐陽修的元夕、崔液的上元夜、李商隱的詩曰、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還有李白的……有空一起去欣賞欣賞一下這么多古人寫下的這些好詩好詞吧!
怎么樣?你們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喜歡這個熱鬧非凡的元宵節呀?
今年的元宵節,我回到老家過年。因為在老家過年非常熱鬧。
十四下午,我就回到了老家。看見小區門口掛著大紅燈籠,人們忙著采購湯圓。眼前的景象非常的喜慶。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十五那天),我早早的就起了床,因為我迫不及待地要和朋友們出去玩了。上午一開開電視機,就看到許多電視臺都在為元宵節準備。而且都非常精彩。
吃過中午飯,我的表姐和他的一個朋友就來找我玩兒了。我們拿上錢一起去村里玩。一個人說,我們買點兒摔炮玩兒吧!我立刻說行,于是我們三個便去各個小賣部里找摔炮。終于在一家小商店里找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并且在里面買了些零食。我們直接買了三大盒摔炮,我們一起數“一二三”就把手中的一大把甩了出去。只聽見“啪”的一大聲。把路人都嚇了一跳。
下午接近四點,我們三個結伴而行回到了小區,并且約定晚上在樓下放炮。到了晚上八點多,我們在樓下相會,放了許多大炮和煙花。
后來我們又去北國上面看了場電影《天將雄師》,非常感人。看完之后都已經凌晨了……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元宵節的正燈,祝大家圓圓滿滿。可今天,我的一家卻是在“追趕”元宵節。
原先,我約了張語軒出去看燈,可天氣不好,下起了毛毛雨。但張語軒的媽媽還沒有下班,所以張語軒還沒有來,我們只好“戴”雨上路。在蘇果旁的一家“蘇寧電器”,我們遇見了張語軒媽媽,她媽媽說:“等一會兒我把張語軒接過來噢。”我媽就問:“哪里可以看燈?”張語軒媽媽就回答:“我在網上查過了,“萬博花園”有猜燈謎的活動。”媽媽又重復了一遍:“我是說‘哪里可以看燈?’。”張語軒媽媽順口說道:“鼓樓那兒有燈看。”爸爸、媽媽便立即帶我玩鼓樓去。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鼓樓”,哇!鼓樓平時就很“古”,現在就更“古”了,因為墻的邊上圍上了金色的燈,這燈像燭光,很配這灰白色,真美!你再瞧那樹上掛著的燈就像在下彩色的流星雨,連橋上都有燈的裝飾。
可我們覺得燈不夠多,就去“萬博花園”,可還是一樣,而且連猜燈謎都沒有,我們真是白跑了一場。
你們看燈了嗎?好玩嗎?你們一定要記得和我們分享一下哦!
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不一樣,新聞里說今年的月亮是本年度里最圓最大的月亮,比十六的圓,真的是這樣的嗎?今年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吃完元宵后一起去樓下賞月了。
“哇!好大的月亮!這要比我平時看到的大的多,雖然月亮離地球非常遠,但我還是覺得月亮離我們很近。”我不禁贊嘆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句話真貼合實際。爸爸笑了笑,說:“月亮還有不少好聽的名字呢!如玉盤、嬋娟、玉兔等等”。我想:今天的月亮真亮呀!難怪叫月“亮”。
媽媽說早起有點兒飄雪花,俗語說“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云遮月”,今天要是下雪的話晚上沒有月亮,可能中秋節的時候也看不到月亮呢。我覺得媽媽說的很有意思,從元宵節能猜到中秋節的月色,我們的祖先很有智慧呢!
元宵節月亮真像金子做的圓盤,掛在天空中,給幾片浮云加上了金邊。不一會,月亮被云霧遮住,若隱若現,想一個羞答答的少女,一會兒躲進云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偷偷地向下窺探,發現沒有什么動靜,一轉身,出現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掛著一盞明亮的燈,周圍的景象都被鍍上了一層銀白色的月光,點亮黑夜。
月亮真美啊,我要靜靜地品味。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