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日記通用15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jié)的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jié)的日記1今天,是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都準備了熱騰騰的湯圓,有:五彩湯圓、糖芯湯圓、花生湯圓、金沙湯圓、紅糖湯圓、紅棗湯圓這些湯圓美味極佳,散發(fā)出十分誘人的香氣,讓人止不住流口水。
夜幕慢慢降臨,鞭炮聲越來越響。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吃團圓飯前放鞭炮便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之一,不過最熱鬧的還是放煙花。當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逐漸消失的時候,我知道一會兒要放煙花了,而我一般不會放煙花,而只會賞煙花。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我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會。我們來到xx橋,只見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地等待著焰火晚會的開始,有的小朋友手里還提著花燈。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棵大樹,上邊開滿了花,樹干裝扮的金光閃閃,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一棵許愿樹,我要許愿,因為它太像qq寵物里邊的許愿樹了!正月十五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燈展,天一黑,我們便迫不及待的來到了那里,人可真多呀。
這天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他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
元宵節(jié)人們張燈結彩,這有一個傳說,話還得從漢朝說起漢武帝有一個寵臣,名叫東方朔。有一天,東方朔閑來無事,去了后花園賞景。走著走著,看到一個宮女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慌忙攔住了這個宮女,并且問她為什么投井自盡,后來知道她思念家鄉(xiāng),所以張燈結彩安慰她。
元宵節(jié)的日記2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上完奧數(shù)課后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干媽家,因為我要和干媽、還有好朋友xx一起做湯圓。待我急匆匆的趕到干媽家的時候,干媽和xx已經準備好了水、面粉、黑芝麻和糖。我趕緊洗洗手到干媽跟前說:“干媽,我想包一個?!备蓩尳o了我一個面皮,并提醒我說:“不要放太多的黑芝麻,水要少弄一點,接口處要使點勁,揉的時候要輕輕的……”。干媽的話沒說完,我就亟不可待的動手包起湯圓來。
首先我在面皮上放了大大一勺黑芝麻,又撒了半勺糖,嘿嘿我可喜歡吃甜的,一定要多放些糖,那才好吃,然后用蠻力使勁的把口封上,由于用力過大,就成了扁扁的,猛一看像個餃子。呵呵,不管那么多了,我開始使勁在手掌中揉起來,因為沒有弄水,黑芝麻和糖又放的太多,所以湯圓在我的野蠻操作下慢慢裂開了。心想:呀,你這小湯圓還敢跟我較勁,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我把湯圓直接按在了水里,瞬間湯圓變成了“糊糊”,水里到處都是黑芝麻,像一個個頑皮的小蝌蚪,還朝我吐泡泡。我急得直撓頭,這可不打緊,干媽和xx看著我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手上的面都沾到頭發(fā)上了,像個小老頭。
干媽重新給我一個面皮,這回我可小心了,先在面皮的中間輕輕按一個小窩,然后放了半勺黑芝麻,撒了一點點糖,弄了點水把口牢牢封上,最后放在手掌中輕輕的轉著圈揉,不一會兒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呈現(xiàn)在手中,均勻圓潤,好看極了,心里樂滋滋的。
學會做湯圓后我和xx開始比賽,干媽當裁判。在干媽的一聲令下,我和xx雙手就開始忙碌起來,一個、兩個、三個……,盤子慢慢被我的湯圓占滿了。
元宵節(jié)的日記3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就是名符其實的“燈籠節(jié)”,或許是農村人對吃不是太感興趣吧,吃元宵只是這一天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開始,孩子便開始準備燈籠,有的家里有心靈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制作一個,買些彩紙,再準備些竹子或木棍一類,可以制作各種各樣的燈籠,如蓮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種各樣的燈籠,最好的便是仿照宮燈制的轉燈,蠟燭一點,便可隨著煙旋轉起來。也有圖方便的在市場上購買燈籠,有紙糊的,多斗是點蠟燭,如西瓜燈籠、火罐燈籠,也有塑料的,輕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裝上電池。
在城里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燈謎晚會,猜猜燈謎,而鄉(xiāng)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里的燈展,“正月十五雪打燈”,預示著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們挑燈籠的時候,孩子們把燈籠選好,雀躍著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們便把燈籠提好,點上蠟燭或是打開燈籠開關,提著在村莊里轉悠,等孩子的燈籠都挑出來后,便自發(fā)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誰的形狀好看,誰的結實,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燈籠,有用紙糊的點蠟燭的孩子,不小心把燈籠碰著,便使勁的在的上摔,火熄了,可是燈籠沒了,便哭著跑回家再找一個燈籠。更有好事者,會因一個燈籠和伙伴們打起來,管你是什么輩份,是否親戚,這會燈籠是最體面最代表尊嚴的東西。村莊里隨處可見的是紅彤彤的燈籠,孩子的喧鬧聲、哭喊聲和喧嘩聲,村莊里不再安穩(wěn),因燈籠而紅火起來。
說起正月十五吃的東西,家鄉(xiāng)還有一種東西,便是“燈盞”,用蕎面做成的圓形食品,中間還可以點上蠟燭,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吃了以后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元宵節(jié)的日記4“嘟嘟、嘟嘟、嘟嘟。”從哪兒來的聲音?告訴你吧,是我們回鄉(xiāng)下用喇叭表示我們的到來。
我剛下了車,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驚訝的說:“湯圓,肯定是湯圓了!”我迫不及待地“飛”進了家里,。爬在了凳子上等待著湯圓的到來,等呀、等呀、等呀······湯圓沒有等到,卻把哥哥等到了,我問哥哥:“你怎么這么快就來了呢?”哥哥學著電視劇里的人說:“哪里有崔恒瑞,哪里就有我,接下來,就是吃湯圓的時候。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說完,奶奶就把我和哥哥的的份拿了出來,只見湯圓全身雪白的顏色,咬上一口哦,又香又甜。芝麻味的餡露了出來,絕對會讓你口水直流,吃著吃著······我們就說了起來,“哥哥,你猜誰會在這個春晚獲得一等獎呢?”“我覺得魔術《年年有魚》不錯哦,魔術師就‘唰’地一下,可把畫里的魚便到了魚缸里,又‘唰’地一下,把魚缸里的魚變到了玻璃罩里,真是太神奇了!”
吃完了晚飯,爸爸領著我去放孔明燈,只見一點燃,孔明燈便飛了起來,里面有一盞火,慢慢上升,在這上升期間,我許了一個愿望,平平安安,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啪啪“”好你個小子,竟然在我不知覺中放煙花“,看我的,那起連發(fā)劃炮,用打火機點燃,扔在了河里,只聽砰的一聲,就像魚扔到水里的水花一樣大??吹竭@場面,我越玩越瘋狂,開始把劃炮扔在了瓶子里,瓶子砰的一聲,我繼續(xù)仍在瓶里,直到里面充滿炸彈的味道,我才停了下來,回到了家。
元宵就在這快樂中結束了。
元宵節(jié)的日記5元宵節(jié)到了,我約了我們小組的同學去我姥姥家做糟羹。
早一天前,我就打電話給姥姥,跟她說了這事,姥姥聽了,可能是不放心這么多人,忙說:“行,但得聽我的。”
下午,組員們到了,姥姥召集大家,給我們做示范。“先將胡蘿卜洗凈,削皮,再切, ……此處隱藏2540個字……緩消失,有像美麗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天空慢慢飄落,美麗極了。
正月十五張掖多么熱鬧,元宵節(jié)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節(jié)的日記11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jié)的喜悅中時,余興未盡的又迎來啦中國另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人們稱夜晚為‘宵、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在這一天里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還要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囍猜燈謎,共吃夜宵,合家團聚,共慶佳節(jié)。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節(jié)的夜晚,我和媽媽來到啦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門前,舉行啦猜燈謎活動。我和媽媽連忙擠啦過去,你那里早已圍得水泄不通。我抬頭看到一張謎紙:我的心——打一字。我心里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個豎心旁就是“悟|“字。我連忙把謎紙揭啦下來。擠到閱獎處對答案,果然對啦,經過我和媽媽的擠次腦力大作戰(zhàn),我們抱著五六件禮物回家啦。
回到家,我們全家圍著吃元宵,媽媽把煮好的元宵端到啦每一個人的面前,那熱騰騰的的元宵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爸爸說:“這吃元宵也是有學問的。四個表示四喜臨門,把個表示八面玲瓏,十個表示十全十美~~|”隨著爸爸的話,我把元宵送進啦嘴,那餡甜到啦我的心里。
吃過元宵,大家都來到樓頂,一邊看煙花一邊閑聊,大家都沉浸在啦節(jié)日的歡樂中,到處都洋溢出一種愉快的氣氛。
元宵,是新年后的第一個滿月,它寄托著人們的美好心愿,象征著合家團圓。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元宵節(jié)的日記12元宵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聽爸爸說元宵節(jié)一過,春節(jié)才算真正地過完了,所以今早就生生鞭炮聲,這一天非常的隆重和熱鬧。
說來也巧,今年的元宵節(jié)正好是星期天。早上起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叫醒爸媽,洗漱完畢以后,我們開始討論怎么度過這個元宵節(jié)。
“不如我們全家一起包湯圓吧!每人包五個,誰包得最丑,誰就在旁邊講湯圓的故事給其他兩個人聽?!蔽业囊庖姾芸毂毁澩?。
于是,第一輪一開始我就使勁地包,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終于包得像模像樣了。當然媽媽的手藝還是無人能及的,是最漂亮的。爸爸呢?哈哈,一個個歪歪扭扭的,當然被我們評為“最丑”的一組。所以,爸爸要給我和媽媽講關于湯圓的故事。第二輪時,我特地拿了一個金色的“五角”放入湯圓中,聽說誰吃到將一年都會好運,誰會成為這個幸運者呢?期盼著,但幸運被爸爸吃到了。
湯圓做好了,我也終于嘗到了自己包的湯圓,口感就是不一樣,甜蜜蜜的,特別好吃。湯圓是圓形的,白里透黑,特別香甜、可口??吹阶约喊臏珗A,心里其實比吃了蜜還甜。
晚上,爸爸帶著我出去放煙花,那時天邊還有一絲微亮。很快隨著“嘣,嘣,嘣”的響聲,天空變成了花的海洋:赤橙黃綠青藍紫……猶如絢麗的彩虹一般,爭芳斗艷,令人賞心悅目??粗粗?,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如果煙花永遠停留在天空中那該多美??!
這真是難忘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日記13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很快樂地度過了這個節(jié)日。
早晨,吃完早餐,我們一家去了中心廣場。
到了那兒,節(jié)目還沒開始。但已有許多人了。由濮陽市廣播電臺的相關人員來主持這次的藝術表演,并且市委主要領導、郭市長也參與了這次盛會。他們表示祝賀全市人民新春快樂,永遠健康。
一陣敲鼓聲吸引了我的視線。哦,原來是人民醫(yī)院的代表人高舉牌子向我們走來了。鼓手后面,是一群白衣天使,他們身穿白色衣裙,戴著白帽,腳上穿一雙白布鞋,手中捧了一束紅色的鮮花。真漂亮!
接下來是軍醫(yī)。她們著裝藍色短裙,手中拿了一束黃色鮮花。
“咚!咚!咚!”又是一個工作單位。這次是一輛龍車,后面是一群穿著紅色的人,最后邊是一隊手中各拿著樂器的人,喇叭聲、笛子聲、敲鼓聲混成一片,熱鬧極了。
一陣歌聲由遠到近,我定眼一看,啊!好漂亮!一群身穿金黃色珍珠服,手中拿著兩條飄帶的少女正向我們款款走來。嘴中還不時唱幾句。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忍不住要和她們合影,留下這永恒的瞬間.
這個時候,廣播電臺的記者們都挎著攝影機跑來了。她們舉著相機,專揀好看的鏡頭拍。我看見了,很是羨慕,心想我長大也要當一名記者!
在這里,我祝全市人民元宵節(jié)快樂,永遠平安幸福與安康!
元宵節(jié)的日記14春節(jié)剛過,一轉眼元宵節(jié)就到了。元宵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從漢代流傳下來的。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團,意思是團團圓圓。這一天,我是在逛街、吃元宵、看煙花中度過的。
吃過午飯,我和爸爸、母親興高采烈地來到市區(qū)看熱鬧、逛街。街道上好熱鬧啊!這里人山人海,馬路成了“人行道”,馬路兩邊成了“超市”,到處都是做生意的,有賣書的、有賣衣服的、有捏糖人的、有套圈的、有投籃兌獎的、還有猜燈謎的……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瞎逛了一個下午,吃過母親做的元宵,我們便來到街上看煙火。只聽見“轟隆”的一聲,天空中掛上了一個巨大的彩球,向四周綻開,像流光溢彩開來的點點流星。突然間,一條長幾十米的“大瀑布”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它仿佛是一位仙女,撫弄著她的頭發(fā),構成了一幅巨大的畫卷。猛然,天空中一個紅球從遠處飄來,與禮花相互映襯著,是“飛機”?是“流星”?不,是孔明燈。緊接著,一個個孔明燈,帶著人們美好的愿望,劃破長空,向遠方飛去,淹沒在夜空之中。
人們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手機和相機,拍下這海市蜃樓般的場景。這時,又有無數(shù)的禮花騰空而起,帶著滿身光焰灑在天空,把天地輝映得光彩奪目,人們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歡呼!
今年的元宵節(jié)真是熱鬧非凡,在歡呼聲中,我們這里的煙火晚會結束了。人們在皎潔月光的普照下,不時回頭眺望遠處隱約可見的煙火,談著、笑著,戀戀不舍地離去。
元宵節(jié)的日記15新年的鐘聲仿佛還響在耳畔,舉國上下又迎來啦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節(jié)日的氣氛又一次變得熱烈起來。
人們在元宵節(jié)掛大紅的燈籠,寓意著生活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小孩子挑著燈籠,現(xiàn)在的燈籠制作的精美絕倫,千姿百態(tài),用的都是電池,更不用擔心,燈籠會被燒壞。
正月十五這天,人們都要吃一頓元宵,有的是在超市買,有的自己制作,如果有時間,還是自己制作的吃的放心。制作的方法也很簡單,用煮好的紅薯加入糯米粉中,反復揉搓,直到紅薯和糯米粉充分融合,以備使用。然后,再制作元宵的餡料,餡料可以用焙好的芝麻加入白糖,或者也可以用山楂、葡萄干等。
包元宵時,先揪一點兒面團,放在手心,用兩個手掌搓成圓圓的面團,用手指在面團上戳開一個洞口,放入餡料,最后,再搓成面團,一個圓溜溜的元宵就制作完成啦。
接著是煮元宵,先燒開水,在水沸騰時,把元宵放入鍋內,一定要用勺子推動元宵,讓元宵旋轉起來,這樣,元宵才不會煮爛。大約煮啦七八分鐘,那些元宵全都膨脹起來,飄在水面上,顏色潔白或淡黃,晶瑩透亮??粗甲屓丝陴挕]p輕咬一口元宵,粘、潤、軟,口腔溢滿香甜,真得算作人間美味。
到啦晚上,煙花綻滿夜空,炫麗多彩,綿延不絕,人們吃著元宵,賞著煙花,祈盼著年年歲歲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