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話題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話題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話題作文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春節話題作文2春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我過得特別有意思。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跟福永留”。表示家庭祥跟幸福。我呢,則幫媽媽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媽媽連忙阻止我,說道:“‘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
晚上,該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廚房里彌漫著香氣;桌上擺放著豐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間有一條魚,這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們也都到了,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年夜飯。爸爸媽媽笑容滿面地招呼著客人。全家人都其樂融融,屋子里充滿了幸福的氣氛。春節帖春聯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也在精心準備,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我想:這紅燈籠難道不就代表著我們祖國的面貌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嗎?
吃完飯,外婆來分紅包嘍!我們家有一個小約定,小輩們拿到了獎狀,不僅有紅包,還會有其他獎勵。今年,我被評上了“三好學生”。外婆就分給我一份紅包,還送給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鼓勵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小孩子們都收到了紅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這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這優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這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這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客廳上空。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十分有意義。我希望明年春節,我會過得更好!
春節話題作文3對在外的游子來說,一張車票是年味;對很多小朋友來說,喜慶的壓歲錢是年味;但是對我來說,一碗豆腐就是過年的味道。
媽媽告訴我,在她小時候村里人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自己做豆腐,用鹽鹵做,媽媽也跟外婆一起做過。那豆腐色乳白、質地細膩而有韌性,口感更好。我問:“為什么過年要做豆腐呢?”媽媽回答說:“因為豆腐與“頭富”音相似,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貴”的希望。家里團團圓圓吃豆腐,簡簡單單卻溫馨美好。”現在因為工作忙碌等原因自己做豆腐的少之又少了,但是我們家的年夜飯總也少不了一碗豆腐。
除夕那天,我們來到外婆家,我發現在外婆準備的食材中,果然有一份豆腐。在熱氣騰騰的廚房里,我看著外婆做紅燒豆腐。外婆切豆腐非常熟練豎一刀橫一刀很快切好了,接著在鍋里倒入了適量的油放入豆腐煎至兩邊焦黃,之后加入了適量的醬油,幾勺白糖,紅色的辣椒,輕輕地翻炒了下,再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幾分鐘后收汁,出鍋,一股熟悉的味道飄滿了廚房。
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看著美味的紅燒豆腐,我嘴饞極了,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來放進嘴里。哇,真好吃!還是記憶里的味道,還是記憶里的年味。一碗普普通通的紅燒豆腐,是豐富年夜飯里的普通菜肴,但是它的味道卻很特別,是專屬于我們家的濃濃的年味!
春節話題作文4家鄉雖是個農村小鎮,但她跟城市一樣,每年過春節,同樣喜氣洋洋,紅火而熱鬧。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這一天,家家都要大掃除,擦天花板﹑擦窗戶﹑擦地板﹑清洗家具,一樣都不能少。按習俗,把屋子清洗干凈后,還要把舊符換成新的。據說,把新符貼在墻上﹑門窗上,可以驅鬼鎮邪,保平安。
大年三十過除夕。這天晚上要吃團圓飯,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回來了。年飯很豐富,平日里不起眼的大蒜此時卻備受人們的青瞇。因為在我們這里流傳著一句過年的俗語:“吃大蒜,有錢賺。”孩子們最高興,因為這一夜可以穿新衣服啊!要買許多鞭炮,還有那種細長的玩意兒,拿在手里點上火,就會“咝咝”地發出火紅而美麗的光,燃到盡頭為止。說實在的,雖然好玩,可我天生不太喜歡這東西。別人家的孩子都玩得起勁,我卻在旁邊看。
這天晚上可熱鬧了。大紅燈籠高高掛,紅紅的春聯門上貼,家家戶戶的燈都亮了起來,整條大街都被映紅了,到處充滿光明,充滿溫暖。寧靜的小鎮像個睡醒的孩子,頓時活躍起來。晚上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鞭炮聲像趕集似的從四面八方響起來,迎來了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老早就有文游隊伍從街上走過,有社區的鑼鼓班﹑學校組織的鼓號隊﹑舞蹈隊,他們穿著各形各色的服裝,看得人們眼花繚亂。這支隊伍還要繞全鎮走一趟,為全鎮人民送去新年的祝福。人們提著大包小包,帶上一雙大桔,上親戚朋友家拜年,有的則去逛廟會。鋪戶都關門了,沒有幾家照常營業的。
孩子們歡喜得合不攏嘴,衣兜裝得鼓鼓的——里面全是壓歲錢。男孩子們用這些錢去買鞭炮,買賽車。在祠堂門前鋪上一條長 ……此處隱藏4747個字……文12
漫長的等待過后,終于迎來了新的一年。照例,除夕的中午,家人們都從各地趕到家鄉,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今年也不例外,我們早早地收好行囊,大清早便出發。兩個小時的車程——兩個小時的“煎熬”——我的肚子早已被奶奶煮的那一鍋湯圓誘惑得咕咕叫。
在睡夢中也隱約感受得到那肚子的呼喚,當我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我們已經快到了。我清醒過來,這才發現嘴角已流出口水。我趕忙拿了一張紙巾擦掉,這要是放在平常被人看見,得多丟人吶!但放在那一鍋的誘惑面前,好像又沒那么驚奇了。
終于,我來到了家門口,那鍋早已堵不住香氣,香氣四處飄散開來,從門縫中偷偷地鉆了出來,惹得人沉浸其中。我推開了門,便跑進了廚房——啊!真香……濃濃的糯米香,鮮美的排骨湯香和醬油香混合在一起,簡直難以抵擋!可惜,還沒有煮好,看來我還得忍一會兒。
幸運的是,漸漸地,臨近正午,家人們都到齊了,大家都上了座,充滿期待地望著那一碗碗湯圓,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大口——真是色香味俱全啊!不一會兒,大家便爭先恐后地去加,作為“頭號粉絲”,我又怎么能落后呢?一碗又一碗,肚子慢慢的被灌滿,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大家漸漸飽了,便開始閑談起來,這樣的畫面,何嘗不是一年中最溫馨的畫面呢?大家其樂融融地討論著一年中發生的各種事情,各抒己見。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又為什么不讓自己靜下來,慢下來,重新體會這即將過去的一年?
在大家有說有笑間,團圓飯也步入了尾聲,當然,舊的一年也步入了尾聲。
再細細體會,那一顆顆手搓的湯圓也代表著奶奶對一家人的厚愛,更深的,是藏在老人心中的厚望,她期待著的是——愛的傳承。
“有時候停下來,是為了更好地出發”這濃濃的湯圓香難道不正是在激勵著我們,要在新的一年中努力拼搏嗎?因為,明年的湯圓正等著我們給她帶來好消息!
春節話題作文13天剛蒙蒙亮,“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就已經響起了,天空頓時充滿了浪漫而熱鬧的色彩。
揉揉眼,搖搖頭,忽然拍了下腦袋,哎呀,我竟然忘記了,原來今天是春節啊,怪不得呢。時間如流水匆匆而逝,真快啊,轉眼間就又到春節了,真開心啊。
我伸了伸懶腰,從床上跳下來,拿起嶄新的衣服,麻利的穿在身上,梳好頭發,投給自己一個笑臉,找到媽媽要來手機,立刻就開始祝福別人了。“輕輕的一聲祝福,融入了我的心意……祝您虎年快樂。”“在新的一年里,祝您像虎一樣強壯,虎虎生威……”不一會,幾條祝福短信就發出去了。我的春節工作到現在就完成了第一步了。接下來就是去拜年賺壓歲錢了,哈哈,真高興。我們先來到了外婆家,給外婆拜年:“外婆外公新年好啊!”“恩,好好,給你壓歲錢。”弟弟和我伸手接了過來,又交給了媽媽,接過來后說了聲:“謝謝。”哇塞,太棒了,賺到壓歲錢了!媽媽和外婆聊了很久的天,我們中午在外婆家吃了飯,是很可口的飯菜!下午我們又去拜年了,把親戚都拜了拜,當然咯,也得到了不少壓歲錢,把我這個“小財迷”高興壞了。至于父母的朋友,我們都沒有跟著拜年,爸爸把我和弟弟送回家了。我的春節工作完成第二步,現在就輪到最令我們小孩子欣喜的最后一步了——放鞭炮!
到了晚上即將吃晚餐時,天空上又響起了愉快的煙花聲,輪到我和弟弟了,我們拿上早已買好的打火機和鞭炮,穿好鞋子,下樓放炮去了,太好了,要放炮了!我用打火機將炮點上火,趕快跑開,望著導火線一點點燃燒,然后飛上天,爆出歡樂的煙花像個孩子一樣在空中飛舞,我的臉上又爬上了歡樂的笑容。過年真好!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再次響起,我的心也如這鞭炮煙花一樣歡騰!
春節話題作文14春節到了,我們一家決定好好聚一聚。于是,爸爸請來了許多親朋好友參加聚會,媽媽也邀請了許多親戚參加聚會。
陸陸續續的,家里來了好多客人:小姨、外婆、弟弟、舅舅······“誒!你怎么不招呼客人呢?你可是主人啊!”媽媽說道。我也在心里問自己:是呀,客人們都已經來了,我怎么還不招呼他們呢?我急忙走過去向他們打招呼,然后再一個一個的給他們拜年。他們都夸我,說:“這孩子真乖!”我聽了大人們的話心里美滋滋的,有種說不出來的高興。
“菜來了!”奶奶高聲叫道。她端著菜慢慢走到餐桌,把菜放下。奶奶做的菜可豐盛啦!有:涼拌雞、鹵雞翅膀、炸花生米、甜燒白(當然,還有咸燒白啦!)······看著這一桌子可口的美味佳肴,我們大家都要流口水了。于是,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向美食,發起進攻了!
我們吃飽后,就開始盡情玩兒了。大人們有的圍在桌子旁談談生活中的趣事兒;有的在玩兒斗地主;還有的在玩兒手機。小孩子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在玩兒捉迷藏;還有的在陽臺上陪奶奶聊聊天。所有人都玩兒地非常開心。
媽媽又拿出糖和餅干招待大家,小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搶”糖和餅干,生怕自己吃不到那充滿香味兒的糖果和誘人的餅干。小孩兒們拿到糖果后,剝開了糖紙,美滋滋的吃起了糖果······。
歡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客人們都陸陸續續的回家了。我真希望明年的春節快點來到!
春節話題作文15中國人所說的過年,一般是指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在中國古時候也叫元旦,但是與現在的元旦不同,現在的元旦是個舶來品,是指公歷新年的第一天。而春節是中國農歷新年,是中國最隆重、最盛大、最悠久、也最具文化特色的節日。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也是炎黃子孫最大的“心”節、最大的“情”節。
隨著春運高峰期的到來的,人們想家,念家的情緒逐漸高漲。在家的人也不會閑著,打掃,置年貨等。人們抱有同一個心愿——團圓。
春運票價不上浮,無疑使一部分低收入人群離回家團聚的夢想更近一步。然而,還是會有不少農民工,或者因為收入微薄,或者因為沒有及時拿到工錢等原因而無法及時踏上回家團聚的路,甚至有一些人,背井離鄉,三年五載都沒有回過家了。堅硬只是他們的外表,他們的內心和每一個普通人一樣平實而柔軟,“也有老母親,也有心上人,也有離別恨,也有生死情”的。但是,時空的阻隔,經濟的窘迫,工作的繁忙,使其中許多人享受不到平常人享受得到的天倫之樂。連春節的闔家團圓,這樣一個最低限度的人道、人性、人情之需,他們中不少人依舊無法享受。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游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的嗎!
過年是好事,是喜事,也要有個好心態。過年是一個非常純樸的、非常純情的、也非常輕松的、非常美好的團聚之節、情誼之節、休閑之節,其樂融融、其情濃濃。我想:不知此時此刻,天下的游子們是否也跟親人們團聚在一起?祝愿他們能夠早日跟家人團圓,分享親情的溫暖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