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后感(集合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1讀了《愛的教育》之后,我受益很深。尤其是十二月十六日的雪球事件。
以下選自文中:
這時,卡隆走了過來。小聲對卡洛斐說:“快去承認吧,不要做一個膽怯的懦夫!”
“我不是故意的。”卡洛斐用顫抖的聲音說。
“雖然你不是故意的,可你還要承擔責任,是你打傷了他。”卡隆說。
“我??我不敢去。”
人群的叫嚷聲更大了:“真該死!眼鏡都打碎了,眼睛也被玻璃割傷了,恐怕會變成瞎子的!”卡洛斐渾身抖得更厲害了。
“不要害怕,來,我們一起去。”卡隆一邊說一邊拽著卡洛斐,走到老人面前。
圍觀的人看到這個情景,猜到闖禍的人一定是卡洛斐。他們滿臉憤怒,有幾個人竟然伸出拳頭想打他。卡隆使勁推開那些人,大聲說道:“你們要向一個孩子動手嗎?”人們這才安靜下來。
“我不是故意的,請原諒。”卡洛斐用低得幾乎聽不到的聲音說。圍觀的人群又擠了過來,大叫:“還不快跪在地上謝罪!”說著,還有人伸出手想把卡洛斐推倒。
這時,一雙大手從后面抱住卡洛斐,原來是校長。他說:“諸位,這個孩子已經承認錯誤了,不應再責罰他了。”然后,他轉過身對卡洛斐說:“快去賠禮道歉。”卡洛斐的眼淚撲簌簌地落下來,他走上去,抱住老人的腿。老人伸出手摸摸卡洛斐頭發,表示原諒了他。大家這才松口說道:“好了,孩子,快回去吧。”
讀了這幾段話我明白了兩個道理:1、做錯了事情要主動認錯才能得到原諒,如果不承認是錯上加錯。2、要以最大的寬容面對世界。
記得有一次我做錯了事情猶豫了半天沒有去道歉,結果有一陣子上學放學沒有朋友陪我,害得我只能一個人孤獨地走。讀了這一部,我更加明白這個道理了。
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好書,發人深省的佳作。
《愛的教育》讀后感2在暑假,我讀了一本新課標必讀書——《愛的教育》。這本書是著名兒童文學家亞米契斯歷經8年寫出來的。
它是以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的日記為首要內容,并交叉了教師每個月給學生述說的一則則“每月故事”。作者經過一件件普通的小事,婉轉動聽的述說了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父子之情等等,展現了人的仁慈,純真等品質。
書中的文章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感恩”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父親給安利柯寫的一封信。這封信主要講了三個內容:首先是安利柯對教師的不滿意,其次是他和朋友之間不是很友好,接著還說了爸爸媽媽對他的偏見,不喜歡他,偏愛弟弟。最后父親的信中講了一番道理,使安利柯感到懊悔。看完了這篇文章,我也反省了自己。有時候父母對我們兇,可能是因為勞累過度,所以才這樣的,可我們卻只片面的去理解父母兇,卻不知道理解父母的辛苦。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是父母、教師為我們付出的一片大海呢?
教師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了我們,使我們的見識變得更廣,心理也更加成熟。他們拿著粉筆為我們講課,沒有一點怨言。為了使祖國的未來變得更加強大,他們奉獻了自己的時間和光陰。
父母每天出去上班,用工資來給我們買吃的,買喝的。他們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不求回報,也沒有說過怨言,并且每天教育我,俗話說“父母是人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付出甚至比教師還要多。而我們有時候還抱怨父母管得太嚴格等等,卻不知道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
在這個世界,當你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時,你一定可以發現許多的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3《愛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作者是意大利德?阿米琪斯。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講述了他從四年級十月份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在校內外見到、聽到、感悟到的一切。其中貫穿著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還有他的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其中有一篇故事:勇敢的小哨兵。令我印象深刻。主要講述了一個小男孩想看軍官如何打敗敵人,便留了下來,當軍官讓他幫自己觀察敵情,他義不容辭地爬上了樹。因為他是倫巴第安人,要保衛自己的祖國。當自己被敵人發現時,一顆子彈從空中掠過,他并沒有著急嚷嚷:“我要下去,我被敵人發現了,我要死了。”而是沉著的在上面繼續幫軍官觀察敵情。無論軍官怎么勸他,他也還是不肯下來。突然,一顆子彈不偏不倚地擊中他了的右肺,這個小男孩便永遠地記在了人們的心里,這個小男孩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了自己的生命而欣慰。
然而就在平時,有一些人遇到危險時,他們總會驚慌地叫喊或逃跑,并不會像小哨兵那樣沉著冷靜。當有一些人需要幫助時,他們雖然看到了卻視而不見。不但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還嘲笑他們、諷刺他們,使他們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重大的打擊。我覺得我應該向他學習,學習他遇到困難時的冷靜與沉著,學習他的不畏強暴、勇敢和一顆愛國之心。當務之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一個有用之人。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盛。長大之后報效祖國,幫祖國奪回尊嚴。
《愛的教育》讀后感4愛的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愛的教育是一本青少年素質教育最佳讀本是一部令全世界億萬人感動而泣的偉大作品。 《愛的教育》文字最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書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情感,卻讓人感動不已。陽光之愛可以融化冰雪,春風之愛可以萌發草木,雨露之可以可以滋潤禾苗......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貫穿全書的是一個“愛”字。唯有愛才是教育一個人最好的法寶,也唯有愛才能清洗這個污垢的世界。孩子是代表這個世界的未來。作者在這本書里提倡的愛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讓這個世界變得無比純潔。書名《愛的教育》已經告訴我們這本書的訴求,那就是使正在受教育的孩子們發現一股帶領他們走上正途的力量。作者用他那充滿愛的心靈告訴我們:社會需要愛,人類需要愛,世界需要愛。小男孩恩里克很幸運,他擁有真正理解、關心孩子的父母,和真正愛護學生、用心靈去感化學生的老師。他們總在他迷茫的時候及時出現,給他安慰和鼓勵,為他指明方向,讓他能夠在人生的路上繼續平穩地走下去。舍己救人的羅佩尼,保護弱小的卡隆,善良懂事的德羅西……不僅是小男孩恩里克再向自己同學學習,讀書的人也在對照書中那些閃閃發光的純潔心靈,尋找自己靈魂的黑暗之處,同時希望能夠將其照亮。
那些簡單而有真實的情節,和字里行間洋溢著的那種人性溫情,都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動。是它引導熱心的讀者學會品味愛、感悟愛、欣賞愛、擁有愛,在這紛紜的世界里保持一顆純潔善良的心。 ……此處隱藏4474個字……從不會忘記我的生日。
原來,愛離我們不遠,只要去體會,就能感受到愛,只要用心去和他相對,就能只到愛在何方。
《愛的教育》讀后感12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的教育》這本書也是這樣,通過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有愛的小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和他的啟蒙老師的故事。一個偶然的機會,爸爸得知他的啟蒙老師仍然活著,非常激動,于是帶著“我”去看望老師。四十多年過去了,滿頭銀絲的老師居然還清清楚楚地記得爸爸的名字和家庭地址!最令人驚訝的是,老師還拿出了四十多年前爸爸的作業本,整整齊齊,干干凈凈。我震驚了,我落淚了!這是多么深厚的情誼!
老師,在我的心目中,是除了爸爸媽媽以外最親近的人。每個星期,我有五天在學校上課,和老師的接觸是最多的。上課的時候,老師一邊要認真講課,觀察同學們的反應,一邊還要注意維護課堂秩序,調動課堂氣氛,往往累得腰酸背痛,嗓子嘶啞。好不容易下課了,老師還得忙著批改作業,給沒聽懂的同學補課。好幾次,中午吃飯時我經過老師的辦公室,看到老師仍然在改卷子,飯盒卻沒有時間打開。我不禁鼻子一酸,流下淚來。老師,您一定要按時吃飯啊,千萬別把身體搞壞了。老師,您永遠是我們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人。
有一天,我們也會長大,也會畢業,也會離開老師。一想到這里,我的心里就非常不舍。所以現在,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和老師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盡量少讓老師操心,不讓老師為我們流下痛苦的淚水。而要努力讓老師為我們驕傲,讓老師感到榮光。不管將來有沒有出息,一定要記得經常回去看望老師。因為,老師陪伴我們長大,教育我們成人,卻從不求任何回報。
師恩難忘,難忘師恩。
《愛的教育》讀后感13一接觸到一本書,你先看到的就是題目。而這本書的題目是引人入勝的。我疑問,為什么,題目要取“愛的教育”。看了以后我才懂“愛的教育”的意思。
此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埃?德?阿米琪斯,他是模仿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四年級的學生寫的日記,所以這本書的另一個題目叫: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從十月開學到七月學年考試,他寫的日記有時是班里發生的事,有時是親眼看到的事,又有時是精神講話,還有時是父母的講話或信。可都沒離開過“愛”這個字,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祖國、愛意大利的每一個人。
這本書的愛已經深深地感染了讀者,我和母親都酸鼻子,流熱淚了。我想,這本書的故事故事應該傳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書里的每個人都那么的善良,那么無私,時刻都為他人著想,而不為自己著想。
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一個貧苦的愛國少年》,俗話說得好,少年強則國強。我覺得也是,一個人再怎么,也不能為了利益而丟了自己的尊嚴,丟了國家的尊嚴。這的少年家里很窮,但他的精神卻無比的富有。
那個少年是意大利人,因為少年家里的貧窮,船上的人都施舍給他錢,他很高興。
晚上他偷偷的看著他們。那些外國人說“說起來,意大利的旅館真令人頭痛!”“飯菜太壞老板滑頭,仆役對待客人總是愛理不理!”“而且還好敲竹杠!”“火車又臟又慢!”“街上的乞丐有那么多!”“扒手的本領也很高,強盜殺人不眨眼,聽說這都是世界第一呢!”……
“叮鈴鈴”錢都落了下來,打在了他們身上。少年火冒三丈,愛國的熱血沸騰了起來,“你們這種人的臭錢,我才不稀罕要呢!”
愛國的少年真是令人敬佩,年紀小小,就如此愛國。我要是也如此,就好了,我感到深深的不如。
“愛”能讓我們笑,也能讓我們哭,而“愛的教育”正是讓我們沉浸在愛中。
《愛的教育》讀后感14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剛剛上四年級的學生,出生在一個生存絕對富饒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學習勤勞努力,待人誠摯友善,安利柯的父親是位工程師,家里的條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
《愛的教育》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日記體小說,這部小說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以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記錄了孩子們在整整一年中學習生存的點點滴滴。全書故事簡單,風格質樸,感情濃烈,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的動人畫面,是一九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一零本小說之一。
安利柯的身邊有著一群心腸善良、充滿愛心的同硯。班長代洛西是個熱忱的孩子,當他得知克洛西的父親是服刑回來的人時,為了不傷同硯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著這個秘密。當面臨克洛西的父親的時候,代洛西真摯的話使這個曾經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間的真情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教育頭腦的集大成者,是當代鶴立雞群的偉大教育理論家和理論家。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紀念碑。人們在這紀念碑面前,可以玲聽到許多燴炙人口的有益教誨;可以汲取到許多用來豐富和指導自己工作的理論和經驗;它可以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造就人的教科書、素質教育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我選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話,來談談我讀書的心得。
我們上課時有時說"這堂課上得很沒勁"。原因大概不同,但教師講課時激發不出學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措施使學生構成感情高漲和智力振奮的心田狀態,就急于教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
《愛的教育》讀后感15花了一個星期,讀完了《愛的教育》 這一本書讓我非常喜歡。書中有許多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很平凡質樸,但卻非常真實。但是都貫穿著一個情感那就是——愛。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生活和周圍的人、事、物。他以“愛”為主題,抒發了對祖國的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對窮苦人民的愛……總而言之,這本書教我們了如何去愛別人。
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個故事它的名字叫《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意大利的貧窮少年,坐著輪船去熱那亞,船上很多乘客看他可憐,便給了他錢,少年和需要這些錢,但是他卻發現乘客們轉頭對自己的國家指指點點,十分憤怒,那時的他已經忍無可忍了,便抓起銅幣,那幾名乘客,不顧一切的砸過去。還對他們憤怒的破口大罵:“你們這些可惡的人!我原本以為你們是個好人!可你們卻轉頭侮辱我的國家!你們的錢我不要也罷!”讀到了這里我的身心沸騰了!這個少年的愛國之情打動。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那么我認為對國家的愛就是至高無上的。但作為一個有良心的人,應該牢牢記住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
讀完這本書后,我眼前一閃,忽然知道了一點——我們普通學生經常受過嚴厲的批評,受到大家的嘲笑,一般都會抱怨或苦惱。可是或許想到爸媽照顧我們時,老師鼓勵我們時,朋友關心我們時,我們是不是都忽略了?把對朋友的關心當做理所當然,但是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學習理解他人,學習珍惜友誼 。
讀完這本書后,我想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在我看來——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