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匯編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樓夢》讀后感1我總以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于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并未幾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因禍得福,焉之非福?對于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由于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終極,紅玫瑰變成了墻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于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圣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終極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熟悉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盡管如此,她終極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绔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實在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并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么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題目。
假如賈府不倒臺,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終極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于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并不是由于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終極的出世是由于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于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實在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
《紅樓夢》讀后感2伴著《紅樓夢》出發
花前榆陰小憩月下燈影暢讀
夏日的傍晚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景色。夕陽沉重的懸在西天片片薄如輕紗的云帶中,搖搖欲墜,努力揮灑著他最后的一縷激情。門前的各色各樣的花兒也都急匆匆地換好盛裝準備出場:高挑的鳳仙花桿上擠滿了一嘟嚕一嘟嚕的紅花,嫩黃的花蕊柔柔地在暖風中招搖;喇叭花也一大叢一大叢蓬勃地濃艷艷地盛開……
我手捧一卷《紅樓夢》,置身于一叢石榴花下,半卷書也被映得微紅。一行行靈秀的文字把我引到一個純美的世界:我和嬌杏一起分享“偶因一回首,便為人上人”的快樂奇緣,和黛玉一起體味“花魂點點無情緒,鳥夢癡癡何處驚”的凄涼意境,和寶玉一起聆聽:“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哀怨……
不知不覺,月光悄悄地灑滿院子,屋前的空地恰似一畝方塘,那些竹枝松柏,也就忽然成了水中的荇藻,《紅樓夢》悄悄融入水中,我,歡快地在水中逐浪……
評《紅樓夢》人物感《石頭記》情懷
黛玉,我剛剛聽到你吟詩,我就為之傾倒。從此,我在瀟湘館和你共嘆“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在竹子林和你共感“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在凹晶館和你共誦“撒天箕斗燦,匝地管弦飛”……唯一讓我跺足嘆息的,是你的多疑,動不動你就流淚,以至于你廊下養的那只鸚哥叫起來也“大像小姐平日唏噓嘆息聲”,以至于迎春說你“終日淚灑青竹,那青竹終有一日也會變成斑竹”……
寶玉,你很會關心人,從丫頭襲人晴雯,到小姐黛玉寶釵,你都體貼入微,你不喜做官,厭惡男人,說男人身上有“污濁之氣”,讓人又氣又悲又好笑!也難怪,誰讓你是那石頭化的呢!
我只能嘆息:真應了那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紅塵終了,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珍藏這段歲月。愿河那邊的仙草,在看到蝶戀時想到青埂峰下的頑石,那青埂峰下的頑石在看到云戲時想到河那邊的仙草……
贊曹公神妙筆嘆世事多難料
《紅樓夢》把我深深地吸引了,它就如一株含羞的嫩荷,靜靜地佇立在一池碧水中,靜靜地遙望天邊;如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在荷的花瓣上閃光,時時扣動著我的心扉,如一顆明星懸在永恒的星空,散發著它永恒的光……
黛玉葬花,可悲可憐;寶玉作詩,出口成章;寶釵評書,精妙絕倫;香菱學詩,專心致志;湘云烤肉,妙趣橫生……
可惜,最后都是一場空!
但我還是要感謝《紅樓夢》,是她,賦予了我一種別樣的情思,讓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世界,讓我悟到了一個美妙的哲理……
用《紅樓夢》做航標燈,用石頭記做方向盤,用情思做帆,用詩意做漿,揚起帆,劃起漿,向著流星在空中濺落的地方,起航。
《紅樓夢》讀后感3那個晚上,我抱著《紅樓夢》,正津津有味地讀著。不知不覺,我竟來到了一個宛如仙境的地方。咦,這是哪兒?我一邊打量著,一邊跨進那高高的門檻。一進門,便看見一位長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女子正由人扶著,只見她行動處似弱柳扶風,仿佛病若西子勝三分。剛想上去問問這是哪兒,卻又見一位貌比潘安、風度翩翩的公子出來,定睛一瞧,覺得很眼熟卻又說不上在哪兒見過,不料他們竟往一處去了,我也癡癡的跟在后面。咦,這地方倒漂亮,不知是誰住的。正想著,他們已進了屋,不一會兒屋里便傳來了歡聲笑語。我扒著門,偷偷的往里打量:只見一位八旬老母正坐在寶座上,身旁并著幾位貌美如花的姑娘和幾位談笑風生的夫人。我不禁細細打量起姑娘們,她們個個恍如仙子般脫俗,其中有兩位長得異常美,一位是我之前見過的,另一位則臉若銀盆,眼若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竟又是一個妙人兒。只見那公子時而和那閉月羞花的女子說話,時而與那貌美如花的女子談笑,我竟看呆了。忽醒,卻見那身子嬌弱的女子正向老母告退,我也竟撇開眾人,隨她去了,只見她來到一處桃紅柳綠、有 ……此處隱藏10265個字……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薄?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后,工于心計、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紅樓夢》讀后感14史湘云,紅樓夢女三盡管戲份沒有林黛玉和薛寶釵那么多,但人氣依舊爆棚。我想說的是,這大大得益于她豪邁的個性。主要在于她說話做事、穿著“豪”。
首先,史湘云的行為非常直率。正如有一次鳳姐說一個小丑長得很像一個人,“寶釵心內也知道,卻點頭不說;寶玉也點了點頭兒不敢說?!眳s只有湘云接就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姐姐的模樣兒?!辟Z寶玉看了她一眼,史湘云氣了,收拾東西就要走,賈寶玉攔她,她還駁回去:“大正月里,少信著嘴胡說這些沒要緊的歪話!你要說,你說給那些小性兒、行動愛惱人、會轄治你的人聽去,別叫我啐你?!薄都t樓夢》里面的角色說話時非常拘謹,即使是少見的男性角色賈寶玉說話也娘里娘氣的,那么,獨樹一幟的史湘云自然大受推崇與喜愛。可以看出,史湘云平時言行自然是直來直去的。
其次,史湘云衣著隨性,但意氣風發。這里的隨性并不是指邋遢,而是隨著自己的個性穿衣服典型如男裝。常常出現在視野里的是“一件半新的靠色三廂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繡龍窄,小袖掩衿銀鼠短襖,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紅妝緞狐肷褶子,腰里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絳,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這就越顯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或者以前有時候隨手拿一件新大紅猩猩氈的斗篷放在那里。誰知眼不見他就披上了,又大又長,他就拿了條汗巾子攔腰系上,賈母還眼花將她看成了寶玉呢。即使是在現代也少有女孩子穿著男生的服裝,而史湘云更喜歡的是新奇好玩的東西,只要是她想的,她就去做了,就是穿衣,她也將自己真實的一面顯露出來,差別于其他像林黛玉的嫵媚與薛寶釵的淡雅樸素,史湘云的穿衣更有一種張揚的豪氣。而正式這種差異,使得更多的讀者喜愛上了史湘云。
再者,史湘云的才華亦有一種豪放的氣質。作詩自有“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的獨立傲世之精神;有“龍斗陣云銷”的磅礴雪景;也有“清貧懷簞瓢”的對清貧生活的描寫。而每每輪到展示自己的才華詩,她當然是毫不吝嗇得全然顯露出來,就像聯詩時每一次的“搶道”、“笑道”,再之前海棠詩社第一次作詩限韻的時候時腦中蹦出的兩首好詩,主動做東,與薛寶釵一起想菊花詩題的時候……她總是以一種豪邁的方式展現出自己的才華,而這種灑脫卻是賈府中少見的品質,讓人將注意力放到這個直性子的女孩子身上。
可以說,處處都有史湘云豪放的影子,不論是她的言辭,穿衣,還是內在的才華,都將她的“豪”氣顯露無疑。如果將賈府的氣氛稱為壓抑,那么史湘云,就是一朵在如此壓抑約束的氣氛之下,盛開的奇葩。
《紅樓夢》讀后感15讀罷紅樓,心里酸酸的,紅樓夢的讀后感。不知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開朗,這是嫉妒。我在隱隱之中對寶玉產生了醋意。說來也真是慚愧,但是有幾個男性看到一個紈绔子弟的周圍無緣無故的纏繞著數不勝數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 說到這,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里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么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么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v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 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吹谨煊竦挠粲舳K,依然那么難過??纱阶x完,聽甄世隱說著什么"蘭桂齊芳"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