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圍城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其說《圍城》是一本小說,不如說它是一本人生哲學,我覺得《圍城》具有一種神奇的“功能”,一種能讓人審視自己的功能,它像一面鏡子,可照鏡的不是人,而是人的靈魂,它通過一些生活的瑣事最直接反映著人性的善惡美丑,包含著人生百態,我驚詫于錢老先生的火眼金睛,他對人性的理解、人情的觀察,都是那么細膩、深刻,什么在他眼里都無所遁形。
在這《圍城》之中,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譬如談話、吃飯、交友、工作、戀愛、家庭,全是些生活中極其普通的瑣事,然而,也正是這些瑣事能更鮮活地展示人物形象,能更一針見血地看出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和人性的善惡。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中國的一部名著——《紅樓夢》,《紅樓夢》中描寫的是鐘鳴鼎食之家的日常生活,而《圍城》卻展示了戰亂時期相對安定的人情世態,這兩本書顯出了生活的真實,卻又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真實,人性美丑,世態炎涼,都躍然書中。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高超的藝術。
書中不學無術的方鴻漸,附庸風雅的董斜川,城府深、心機重的孫柔嘉,庸俗無聊的曹元朗,輕浮膚淺的鮑小姐,這些人不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嗎?至于“文化沙龍”的無聊,學校里的人情世故,大家庭里的口是心非,無不顯出真實、深刻,這一切的一切,都不需要任何時代背景,換句話說,便是它具有普通性,這又是超越了時代的人性百態。
故事從頭到尾都像是在圍繞著方鴻漸的婚姻展開,但這書表達的含義和內容卻不僅僅是指婚姻,錢先生其實是借著方鴻漸的經歷和其他人的小故事,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對世態的感悟。諷刺調侃的方式讓人在苦笑中也不覺得苦澀,這也許是書的又一個高明之處吧!讀了《圍城》,我有種感覺,好像跟方鴻漸在人生中穿梭,體驗他的心中感受,體會這瑣事中的人生哲學!
從小學到現在,《圍城》只看了三遍,卻一直不能忘懷蘇文紈那句:“冷若冰霜,艷若桃花?!惫傩〗愠錾淼奶K文紈本身就有了高人一等的權利,再加上留學博士的頭銜更是讓她把愛情看得特別珍貴,不肯輕易施與。然而留學歸來的她,也許是受到了方鴻漸和鮑小姐親熱的刺激,也許是回國后受到封建正統思想的“熏陶”,她的“冷若冰霜”早已熱得蒸成了汽了。在趙辛楣、方鴻漸和曹元朗中游離,看著他們三個男人為她“爭斗”成了她最大的樂趣。
有人說,一切都會變,除了改變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也許正是如此吧,時光如梭,命運如滾滾車輪將我們帶往未知的世界。看到趙辛楣與方鴻漸的針鋒相對時,有誰會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曹元朗來,還最終和蘇文紈結了婚。在看到唐曉芙和方鴻漸之間的不斷互相愛慕、猜疑和爭吵這些小打小鬧的時候,有誰又會想到曉芙將會遠去,而方鴻漸卻被孫柔嘉“騙婚”。也許正是因為方鴻漸和孫柔嘉之間本身并無感情基礎,平常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才會發展成為最后的離家出走。良好的感情基礎對于婚姻來說真的很重要啊。
在書中,婚姻中的“平等”也是從頭到尾反復強調的一個問題,假如婚姻中有一方過于強盛而一直對另一方不公平的話,婚姻便時刻處在崩潰的邊緣了。方逐翁說過:“嫁女必須勝吾家,娶婦必須不若吾家。”只可惜后來他兒子并沒聽他的話,娶了個背景比他好得多的孫柔嘉,仗著個好管閑事的姑媽,壓迫得方鴻漸喘不過氣,逼得婚姻進了死胡同。
也許這正好應了那句話:圍城里的人想出來,而圍城外的人想進去。我們的世界正像這么一個大染缸,缸外的人瞅著這鮮艷多彩的繁華而羨慕不已,而缸里的人,卻回想著這外面的純潔干凈的好?;橐霾贿^是兩個人的一種協議,卻有著這無窮的.吸引力,讓全世界的人們都為之瘋狂。
圍城里的好戲還在上演,而圍城外,羨慕的人們仍在繼續渴望著。
讀完《圍城》,感觸很深。書中有話:圍在圍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也早有聽過類似的話,但形容的淺顯,絕沒有如此深刻。
這本書真真正正是“讀”完的,每逢對白,都要把自己安在人物角色上,附上角色的靈魂,將對話讀出聲,感受角色的情緒,時而亢奮,時而憤恨,情緒全然處于被動地位,被故事走向牽制。讀到李梅亭,眼前立刻浮現出一副尖酸刻薄的嘴臉,讀到趙辛楣,君子坦蕩蕩、浩然正氣等詞馬上跳出來成為標簽,跟隨著人物性格進行的人物對話,語氣聲調都要有所區別,讀到方鴻漸與孫小姐吵架時恨不能拍桌子大喝一聲以從氣勢上優先取勝,但是現實中又一壁將它作為反向的范例,認為婚姻中這樣的拌嘴是萬萬不可的,單是氣來是不怕的,就怕是要傷了心。
錢鐘書先生的文字直擊內心,人物細節的刻畫太到位了,人心的黑暗面曝光在一層黃紙之上,書中人物的小動作和壞心思讓人討厭的牙癢癢,恨不能鉆進書中揭穿他面具顯露出其真面目來,使他無處遁形。在此之外也反省了自己。有時常想,生而為人,許多的小心思隨著人情世故逐漸長成,依附著每個個體形成了自私的本質,無私便成為了人們舍棄本質中自私程度的量詞,人生來本就自私,那么舍棄的多了,我們稱它為無私,舍棄的少了,就稱為自私,這本也無可厚非,畢竟也總有雞湯來問,你不就是為自己而活嗎?講到這里就多說兩句,有時覺得自己是個無私的人,有時覺得自己又好像很自私,偶爾覺得自私很好,認為自私的人活得快樂,又要鄙夷自己,你這想法真是自私,自私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屬性,卻總被拿來當做貶義詞。說回正題,讀完這篇,討厭起人類的自私本性來,這幾天談話做事,都要克制。無論如何,還是想做一個坦蕩蕩的小女子。這是圍城叫我學會的,我應當感謝。
不論從哪方面講《圍城》都是本很好的書,也是一本不應該只讀一遍的書,過段時間,一定會再拜讀一遍,可能到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