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學校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家長學校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家長學校工作總結1家長工作一直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一學期的家長學校工作,我們在以往的基礎上有了新的收獲。現將整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師的自身素養及溝通能力,提高家長工作的藝術性
1、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指南》的精神,組織教師、家長們進行學習,使“合作意識”深入人心。進一步確立為孩子服務、為家長服務的新觀念,在家園交流中,把握好教師與家長互為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關系。
2、充分利用家委會的作用,組織家長工作經驗交流,通過交流、研討、共同分享家長工作的好經驗、好方法,感受做好家長工作的樂趣和成效,促進每位保教人員不斷提高家長工作的水平。
3、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以靈活多樣的方式,使溝通既根據實際需要有重點突出,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同進行教育。
(1)舉辦多形式有針對性的家教講座如:幼小銜接講座及每周的YY語音親職教育講座。
(2)做好家訪工作。對每位新生進行家訪,學期中進行不定期的家訪,學期末進行全面家訪。
(3)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把“家長開放日”作為家園共育好時機,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調動家長把所觀、所思、所想反饋出來,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家園如何進行教育。使開放活動更深入,更有價值。
(4)通過電話、班級QQ、微信平臺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與家長間架起情感的橋梁,取得家園溝通與合作。
二、發揮家委會作用,提高家長參與率、增強教育合力
1、發揮家委會的作用,使家委會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在幼兒園管理、教育、家長工作、后勤等方面的目標、措施等各項工作獻計獻策。
2、每學期通過家長滿意度調查,請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3、開展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使家長與幼兒同樂,使家園關系更為密切。
三、做好幼兒園與家庭的互動,架起家園互動的橋梁
1、利用親子橋向家長介紹幼兒衛生保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宣傳家庭教育的經驗與信息;報道幼兒園活動動態及成果。
2、豐富《親子橋》的形式、內容,一方面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另一方面注重與家長互動,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
3、開展“書香校園”閱讀活動,利用4月份閱讀月的活動,營造家園濃厚的文化氛圍。
4、進一步發揮“家園聯系冊”及“優勢測評”的功能,使“家園聯系冊”和“優勢測評”成為家園互相交流信息的一種有效渠道。
幼兒園家長學校工作總結2為了進一步貫徹和落實新《綱要》的教育理念,家園共育和家園合作已就成為每個幼兒園必須做好的工作。本年度我園的家長工作能緊緊圍繞家長工作計劃,認真實施。我們始終把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作為本年度的工作目標。開展多種形式的家長活動,有效地豐富了家長的家教理論,提高了家長關注和參與幼兒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有效地發揮了家園合力的作用,提高了辦園質量和社會影響了。
一、征集家長意見,明確工作方向
為了能更好地提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和辦園水平,詳細了解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建議意見,以便能更好地改進幼兒園各項工作。我園于2011年11月30日向各班班級家委會成員發放了家長征集意見表,圍繞幼兒園保教管理等六個方面向家長征集意見,我們根據家長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提出整改措施依次作為下階段的工作重點,并回復于家委會成員QQ群上,讓家長了解本年度幼兒園工作方向,努力為家長、幼兒做好服務工作,提高我園保教質量和管理水平。
二、建立管理網絡,參與園所管理
為了能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橋梁紐帶作用,讓家委會成員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的管理,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我園成立了家長學校管理網絡:有園長任組長——業務園長具體分管家長工作——班主任具體實施;園內成立了園級家委會和班級家委會。其目的:一發揮家委會成員參與園所管理。二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建立QQ群和通訊錄,做好日常管理。此外,建立班級家委會成員通訊錄,以班級為基點,做好園級家委會成員與班級家委會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共同參與幼兒園的日常管理,有效地發揮家委會成員主動參與幼兒園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開展專題講座,傳遞育兒經驗
為了更好地推進科學育兒工作,拓寬家長科學育兒的知識面,提高家長家庭育兒知識經驗,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讓家長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成長。為此,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家教指導和培訓工作,幫助其掌握正確的早教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邀請家庭教育指導師來園講座。為了轉變家長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引導家長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類問題,以充滿智慧和藝術性的方式開展與孩子的教育互動,并且積極主動地配合和協助學校(幼兒園)的教學和教育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園邀請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家庭教育高級講師、兒童心理專家唐建華老師為家長做了專題講座《今天如何做父母?》,會上,唐建華老師針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用生動的例子詳細地講述了如何做適應時代的父母、會教育的父母。他指出家庭中應該建立規則和制度,家長不能憑心情去教育孩子;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應該一致;家長應該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等等。現場氣氛熱烈,互動積極,家長都對此有頗多感慨:對孩子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本次講座家長們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育兒知識,而且還掌握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為有效地開展家庭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結合專題,舉辦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為了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了解科學的教育方法,做好家教指導工作,提高家教指導能力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面臨的最大課題。為此,各班結合微型課題研究從理論層面入手向家長作專題講座,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豐富生動的事例,對家長進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指導,把家庭教育的知識和智慧傳遞給了每一位家長,讓家長有所得,從而有效地配合教師做好家教指導工作,形成家園合力。
3.結合“環保創綠”,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為了把環保創綠工作在幼兒家庭中得以延伸,各班圍繞主題開展了“環保創綠”專題講座,會上,首先讓家長了解環保創綠的重要性及孩子在環保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其次從不同層面闡述了家庭應該如何做好對孩子的環保教育。通過活動號召家長樹立環保意識,在督促孩 ……此處隱藏2897個字……一起利用廢舊物品開展“環保小制作”活動,在制作過程中,從材料的選擇到構思到最后的粘合成型,整個過程讓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完成,不僅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而且也增進了父母與孩子間的情感,鍛煉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5.開展“義賣”活動,奉獻愛心。培養孩子“心中有他人,樂意助人”的品德,是我們幼兒園和家庭共同的責任!為此,我園于6月1日上午舉辦了首次“幫困獻愛心”義賣活動,《太倉電視臺》“婁東民生”欄目組來園進行了專題采訪。本次活動得到了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從倡議書發起的那天起大家紛紛準備起了充滿濃濃愛意的禮物,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圖書、衣服、鞋子等等,老師以班為單位做好“愛心貨物”登記統計。“愛心義賣活動”分兩個層面展開。
第一層面:愛心義賣活動。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家委會成員承擔義賣主角,做好義賣服務工作,并當場做好貨款結算工作。在《愛的奉獻》的歌聲襯托下,大手牽著小手,開始了愛心義賣購物,短短的半個小時,“愛心商品”被搶購一空。義賣活動中孩子們既得到了自己心儀的物品,又奉獻了愛心,意義非凡,價值無比。
第二層面:幫困募捐儀式。把愛延伸到貧困家庭,家長帶頭做起。當我園得知大(3)班的外來務工子女楊思宇小朋友被確診為慢性白血病之后,園部立即召開了班主任會議,要求各班啟動愛心募捐,園部向全體家長發出倡議書,希望大家能積極參與此次愛心募捐活動,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僅3天時間就募捐到善款11215元。
募捐儀式上,好多家長和幼兒被這氛圍所感動,再次掏出善款走向“募捐箱”,捐款的隊伍越來越長,這感人的場面維持了近20分鐘。現場募捐金額總數為7148.1元。當天楊思宇的一家也來到了募捐的現場,看到那么多有愛心的人慷慨地向他們伸出援手,感動的眼淚奪眶而出,頻頻向在場所有的好心人鞠躬道謝。活動所得的善款將近兩萬元,如數捐給了楊思宇小朋友。義賣活動中,孩子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更體會到了“愛”的意義和價值——愛心無價;此次活動既促進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增強了他們的節儉意識,同時培養了幼兒幫扶他人、愛心奉獻的精神。
6.開展“助教日”活動,深入課堂。為了讓家長走進課堂,更好地推動家園互動,實現家園共育。各班圍繞安全教育主題“尋找身邊安全隱患”,開展了家長助教活動。這項家園工作新舉措,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支持,同時有許多家長報名執教,在教師們的精心指導下,助教家長大膽而自信地走進課堂,親身體驗做老師的快樂和不易!家長“助教日”活動拉近了孩子、老師、家長心靈的距離,我們真正地體會到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家長助教”是一種非常好的家園共育方式,所以我們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長這個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更多、更豐富的家長助教活動,拓展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經驗,為進一步凸顯我園家園共育的辦園特色!
7.搭建交流平臺,傳遞經驗。在我們的幼兒家長中不乏教子有方的人士,即使是家庭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家長,也會在某一方面有成功的經驗,這些寶貴的教育資源如果為所有家庭和幼兒園共有,將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我園以班級為單位半年一次召開家教經驗交流會,讓家長們介紹教育孩子的好經驗、好方法,讓家長相互學習,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比如有的孩子自理和行為習慣比較好,有的語言交往能力比較好,活潑大方,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家長們就根據各自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特點組合在一起,相互溝通,相互借鑒好的教育方法。家長之間的親近教育使孩子們走到了一起,他們相互影響、互幫互學、共同發展。我們還通過家長學校的平臺,請家長寫心得體會,參與家教征文活動,使家長進一步增強了教育孩子的責任感,豐富了育兒知識,家長的家教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8.參與“踏青”活動,感知文化。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綱要》精神,充分利用地方資源、社區資源、人文資源充實幼兒園課程,構建園本化課程。為此,本學期結合家鄉景點和特色,我園開發了“我愛家鄉——牌樓”的生成主題教學活動,為了做好主題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加深幼兒對牌樓景點和文化的了解,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為中期實施主題教育活動做好準備,中大班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開展了“親子踏青”活動,先后參觀了艷陽農莊和植物園,與孩子一起參觀、畫畫、游戲……,盡享活動的快樂!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更了解了我們牌樓的家鄉文化特色,同時也增進了父母與孩子間的真摯感情。
9. 家長參與評價,深度了解。針對《太倉市幼兒園發展評價指標》,各組結合主題教學內容,設計幼兒園在園發展家長評價反饋表,各領域教學內容各班已掛幼兒園網站上家長可以隨時查看,讓家長結合評價表上的各領域目標對孩子做好測評工作,目的是讓家長關注幼兒在園發展情況,以及課程的適宜性,形成家園合力,促進幼兒的發展。
七、做好測評工作,發揮監督機制
為了全面了解和提高我園的保教質量,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監督管理機制。六月中旬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家長征集意見和建議,從而找出我們在管理環節中出現的問題,為下一階段開展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本次調查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只需要寫上班級名稱,不需要寫家長或孩子的姓名(調查問卷不與教師見面),填好后請將本調查問卷放在門衛處的調查箱中即可。從家長們的反饋表中可以看出,家長們能如實填寫,告訴自己真實感受。我們將家長對教師評價的結果納入教師業務考核,并促使教師改進工作。為了幼兒園的明天有更好的發展,作為管理者更值得反思,結合意見和建議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在家長會上有必要向家長做好解釋工作,盡本園所能開展好各項工作,同時也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從而切切實實提高我園的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提高我園在社會上的知名度。
八、關注幼兒健康,促進健康發展
“六一”體檢和視力篩查是每年的常規性工作,結合衛生院視力篩選情況,發現有17名幼兒篩查出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需做進一步的復查和對癥治療,保健教師已通過短信和發放通知單及時告知了部分幼兒的家長,篩查率99%。在“六一”常規體檢中,針對查出的問題兒童,通過短信和下發疾病矯治通知單、電話等形式,通知并督促有關家長做好對孩子的疾病矯治工作。由于我園能認真做好每天的晨檢工作并督促保育員做好各項衛生消毒工作,盡管本月小(2)有一位幼兒6月2日在家發生水痘,但由于我園消毒隔離工作做得及時到位有效,所以未發生一例蔓延現象。另為,為了讓孩子能過上一個安全而又愉快的暑假,我園把保護幼兒的安全放在工作首位,通過幼兒園網站、和書面材料下發《暑期安全告家長書》,向家長宣傳幼兒暑期安全防護知識,提醒廣大家長假期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做到警鐘長鳴。
總之,家園共育是幼兒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加強家庭和幼兒園的溝通合作和交流,是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重要任務。誰把家長工作做得扎實、到位,誰就能搶占幼兒教育的制高點,從而獲得社會對我們工作的肯定、認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努力發揮家長的主動性,密切家園關系,促進家園共育,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雙重保障。因此,為了孩子,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要與家長“用誠信對話,用心靈握手”!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