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師魂演講稿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鑄師魂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鑄師魂演講稿1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傾心教育熱土,同鑄不朽師魂》我是一名來自××鎮一中的普通教育工作者。幾年的教育生涯,讓我深深地體驗到:敬業奉獻是為師之本,愛心責任是師德之魂。贊科夫說得好:“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只有給予學生愛,讓學生感受到愛,體會到被愛之樂,他們才會學著去愛別人。“金鳳凰”要愛,“丑小鴨”更要愛,唯有愛滿天下才能換來桃李芬芳。一個生病的學生看到老師為自己著急得流淚,一定會倍感溫暖而銘記在心;一個對學生噓寒問暖的老師,必定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面對學生的偶然犯錯甚至是冒犯自己,你是寬容地就勢引導,還是大發脾氣或撒手不管呢?有愛心的教師總是選擇前者,他們善于把關懷和寬容作為與學生溝通的法寶。
的確,師德是教師的第一智慧。當人們在不停地追問師德缺失的現狀、拷問當今教育方式的弊端時,其實已經有太多的“殷雪梅”、“譚世明”用他們的生命之光點亮了“師德”這盞“燈”,大家知道,殷雪梅老師“張開雙臂”把六位學生從死亡線上搶了回來,而自己卻被飛馳而來的轎車撞飛25米。六位學生得救了、六個家庭的厄運驅散了、六條嬌嫩的生命安全了,而殷老師光榮棲牲了。這張開的雙臂在千鈞一發之際是那樣的有力,那樣的巨大。21歲的青年教師譚世明看到重慶市開縣境內特大井噴事故發生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附近學校的學生。他神速般通知了學校以后,又立即騎著摩托車挨家挨戶地叫醒熟睡的鄉親,硬是把上百個人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卻獨獨忘記了自己和自己的親人,最后延誤了脫離時間,導致他和7位親人因中毒過深而全部倒下,XX年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又有多少位可敬的人民教師為了保護學生舍小家為大家,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怎能忘記東汽中學政教主任譚千秋在大地震來臨時,為保護四名學生,在講臺前張開雙臂,把學生嚴嚴實實護在身下,當搜救人員搜救時,發現他的身子仍然保持著前傾的姿勢,兩只手還在緊緊抓著水泥講臺,以致掰都掰不開;我們又怎能忘記,一位年輕的班主任老師在瓦礫中冒著生命危險與時間賽跑,連續救出50多名學生后,學生得救了,安全了,而他卻下落不明,相信如果真的有天堂的話,天堂會因為有了他們,永遠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永遠會充滿無私的真愛!永遠有無盡的感動!
這些老師就像“老鷹捉小雞”游戲里拼命保護自己孩子的雞媽媽一樣,面對“老鷹’,他們選擇義無反顧地張開雙臂,挽回了“小雞”的安危。這,正是高尚師德的偉大力量。
當“師德缺失”、“教育之痛”被屢屢提及時,當“行為示范”的為師準則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開始扭曲時,這些教師卻用生命書寫了大大的“師德”二字,留給我們的,難道不是難以衡量的財富,和沉甸甸的警醒嗎?
如果你是一絲春雨,就要滋潤更多的小草;如果你是一片樹葉,就要遮擋更多的綠蔭;如果你是一縷陽光,就要溫暖更多的心靈。這就是教育者的胸懷。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又何嘗少呢?他們承受著社會的壓力,肩負著家長的厚望,承載著孩子們的期盼,有的帶著一身病痛,裝著藥,卻執著地站在講臺上;有的將孩子的作業帶回家,帶上老花鏡,一本一本的細細地批改;有的親人病重在床,卻舍不得離開孩子,舍不得請一天假;有的雖已年過半百,卻仍然孜孜不倦,學新理論,學信息技術,苦練三筆字,不斷更新觀念,做到了人老心未老;有的甘心獻身于貧困山區教育事業,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讓那里的孩子走出大山。他們無怨無悔,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職業的圣潔,用行動來診釋師德的真諦!他們把委屈和淚水裝進心里,呈現給家長、孩子們的,永遠是陽光燦爛的笑臉!他們的精神又何止是春蠶精神、蠟燭精神!
“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教育學生是個艱巨的靈魂和性格塑造工程,就讓我們在這半畝方田里勤耕力作,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而熊熊燃燒吧!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教育工作者,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倍感自豪。沒有鮮花,我們卻擁有滿園的桃李芬芳;沒有掌聲,我們卻贏得尊重與贊賞;沒有金錢,我們卻擁有孩子們心靈的陽光!我們播灑著期盼,收獲著成功的喜悅;我們播灑著清貧,收獲著社會的富強!既然選擇了教育,就要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是光榮的教育工作者!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處,孕育蘭花香。讓我們宣誓: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憔悴紅顏,我們依舊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傾心教育熱熱土,同鑄不朽之師魂!我自豪,我足教師;我驕傲,我是人民的教師!謝謝大家
鑄師魂演講稿2領導和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定平小學最年輕的老師,在那里連續工作了16年。這16年里,那里的美景,那里的清澈河水,那里的新鮮空氣,還有那些德才兼備的老師,都深深地熏陶著我。在我心中,定平小學永遠是世界上最美的農村小學。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美麗源于師德》。說說我們定平小學的人和事,還有我們定平小學的美。
第一,我們定平小學的老師都是老黃牛。
每個去過我們定平小學或者關注過我們定平小學的人都會這樣感嘆:沒想到這里的學校這么漂亮!沒想到這里的老師團隊這么優秀!是的,我們定平小學有一條長長的遮天的樟樹路,一個綠草如茵的大操場;有鋪著彩磚的寬闊活動場地,有粉花綠葉的荷塘;這里有四季輪流開花的各種花草樹木,也有一年四季生產生態果蔬的菜園……這里的美景大部分都是靠著只有10個老師的常年辛勤勞動維持和創造的。我們現在的校長陳大金同志,經常在業余時間揮舞剪刀、鋸子等勞動工具,為創造美好校園做出貢獻。在陳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定平小學的老師在課間主動為學校植樹種花,帶領學生給花草澆水除草,創造了一個美麗的校園。定平小學的老師已經把他當成了一種時尚。
鑄師魂演講稿3教育本是辛勞的,教師本是平凡的。從每一位教師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刻起,就會站在三尺講臺上,默默無聞,耕耘不輟。萬籟俱寂時與燈火相輝映的是他們,曉風殘月中踏進校園的是他們。他們忘記了金錢,忘記了名利,甘愿用物質的清貧換取精神的富有。他們用粉筆書寫著無悔的人生,把滿腔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他們的生命在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身上延續,他們的青春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身上閃光。
5月,本是鮮花遍地,陽光明媚的日子,而20xx年的五月,卻帶給我們太多的傷痛。5月12日的汶川,一聲巨響,震痛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美麗土地,滿目瘡痍,美麗的校園頃刻 ……此處隱藏19559個字……優秀教師——金和平!在海拔千米的雞鳴尖和狗耳尖之間,身高1米68的金和平老師顯得那么的弱小。但弱小的他用愛守望大山,托起了大山的希望!
有人說,金和平是個苦命人,他卻笑著說:正因為命苦,我才更能吃苦!弟兄四個,他是長兄,家境貧寒,少年喪父,中年喪妻,多難的日子給了他不畏艱辛、向著陽光歌唱的信念。
1981年,帶著青春的憧憬,他當了一名山村小學教師。當時的雞鳴小學,說是學校,其實是一座破舊的祠堂,既沒廚房又沒有宿舍。每天大清早,他就帶著沒有母親的小兒子步行6里山路趕到學校。兒子困了,就放在教室后面的課桌上睡一會兒,醒了就讓他一個人到教室外面玩耍。清貧的日子,沒有擊垮他堅強的意志、吞噬他堅定的信念,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把更多的山里娃送出大山!
現在的他是一個組合家庭的家長,上有四個老人,下有四個孩子,三個上大學,一個讀高三,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遇到困難時,愛人難免有埋怨、有牢騷。是啊!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沒時間做家務,微薄的工資又難以給家人舒適的生活,苦惱襲來,難掩滿腹的辛酸。每當這時,金老師總是這樣想:既然選擇了教書,也就選擇了與清貧相伴,與奉獻同行。他不玩牌,手把手輔導學生、認真批改作業、精心設計教案、讀書寫文章、巡視校園安全等等都是他的“玩”,他的這些“玩”讓他得到了心靈的充實與安寧。心境寧靜了,生活才充實!精神才豐滿,生命才有價值!
學生說,金老師是我們最喜歡的老師!他卻笑著說:因為我愛著這里的山,愛著這里的人!三十三年,一萬個清晨,無論春夏秋冬,他是學校第一個迎接學生和家長的人;一萬個黃昏,無論風霜雨雪,他是護送學生離校最后回家的人。村小條件艱苦,教學管理人員齊缺,他既是政教主任、又是班主任,一干就是33年。這33年,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這33年,學校一直是全縣德育先進單位;這33年,無數山里娃走出了大山!這一切,靠的是愛心、靠的是責任、靠的是擔當!
去年秋季,他開始兼任一年級的班主任。懵懂的孩子自理能力差,開學不久,有個小同學上課時把大便拉在褲襠里,教室里臭氣熏天。金老師看見了,牽著孩子到小河邊,幫孩子洗澡,找來干凈的衣服給他換上。班上的學生來自周邊7個村,最遠的離家二三十里,只得寄宿。他就把自己的臥室騰出一大半變成女生寢室,由老伴照看。自己搬到隔壁的男生寢室睡,看護著孩子。每天深夜,夫妻倆都要起來陪學生到百米開外去上廁所。天晴了,幫學生曬被子;變天了,提醒學生增減衣服;白天帶學生吃飯,夜里幫學生蓋被子;學生病了,燒水喂藥……金老師簡陋的臥室成了全班學生生活的樂園、溫暖的家!
同事說,金和平老師最勤奮,他卻謙遜地說:與大山相伴少了世俗的煩憂;與學生相伴,多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快樂!
農村學校缺英語老師,年近半百的金老師主動請纓,從零開始,參加培訓,刻苦自學,勇挑英語教學重擔。如今,他的學生不僅能夠用英語對話,還能表演英語小品、歌舞和話劇,參加全國英語競賽獲得了國家一等獎。小學人手緊,負擔重,超負荷工作成了他的家常便飯。小學所開設的9門課程他大部分都拿得起,成了不折不扣的“雜家”。這是真功夫,也是大本事!
一路走來,半生守望。金老師先后獲得了市級骨干教師、省農村骨干教師,全縣優秀班主任、模范教師、黃岡市“十佳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一張張證書,浸潤著他的心血;一項項稱號,見證了他的榮光!
眠牛地上育桃李,雞鳴尖下鑄師魂。面對世俗的誘惑,金老師守住了心中的一片凈土。金老師是羅田教師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員,正因為普通,他的堅守更難得;正因為平凡,他的守望更卓越!追求平淡的生活,用美德譜寫教育華章,金和平老師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人生答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鑄師魂演講稿15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師愛鑄師魂》。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感悟,還記得我們進行常規課展示時,我當時講了一個繪本故事《逃家小兔》。其中,有一個對話情節是小兔子對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爬山的人,我就要變成小花,躲在花園里。”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花,我就變成園丁,我還是會找到你。”當時我問了小朋友一個問題,什么是園丁?(有的回答是澆花的人、種花的人,養花的人),我在備課時,專門百度了一下,園丁釋義為:主要從事園藝的勞動者,負責栽培護理園內植物工作的人,還有另外一層就是我們用園丁來比喻教師。
緊接著我又問了一個問題,當小兔子變成小花時兔媽媽為什么不把她鏟回去,而是變成園丁照顧他呢?當時有兩個小朋友的回答我現在都記得:如果鏟了花,小花就死了,(那是媽媽想要的嗎?不是)因為媽媽很愛自己的寶貝,所以她要變成園丁每天精心照顧她,給予她愛和自由,讓她茁壯成長。
就是聽到這兒,通過這節課,我才對為什么要把老師比喻成園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觸動,“老師是園丁,辛勤的澆灌祖國的花朵”不再是作為學生時曾經讀過的一句贊美老師的詩而已,而是變為一種思考:作為園丁的我應該怎么做,來澆灌祖國的花朵?
有一天讀到一本書叫《園丁與木匠》,雖然里面講的是育兒理念,揭示父母對孩子愛的方式,但是我覺得潛移到老師與幼兒的關系上也是再恰當不過了。書中說關愛孩子很重要,但是不要把孩子塑造成某種特定的樣子,不要用木匠思維來養育孩子,木匠是什么?木匠是一種工作,是根據我的想法、我的品味、我的技術、我的藍圖,制造一個桌子、一把椅子或者一個書架出來。而不是以幼兒發展為中心,目前我們的教育也存在些許這樣的問題,師生關系的圖像就變成木匠和桌子,而不是園丁和花朵。
孩子天然就應該貪玩、混亂、不可預測,充滿想像力。我們需要做的就像園丁一樣,真正的園丁在種東西的時候,不是想著要種出最大的西紅柿,或者最美的蘭花,他創造的是一個生態系統,各種植物可以在里面共同生長,只要你保證土壤豐饒、空間安全,花花草草就能以各種你預料不到的方式自行應對環境的變化。作為園丁的我們給予孩子們成長所需要的一個安全、溫暖、自由的環境,使孩子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用愛去澆灌滋潤我們的花朵,讓其成為祖國的未來。
這樣才是尊重生命的最好方式,這樣才會制造差異,有差異才有生存與繁榮的機會,才能百花齊放,超越前人,一代更比一代強。
在和孩子相處的這一年半里,是孩子們的天真和純真的笑臉讓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即使不再成為一名幼兒老師,這一段旅程也將成為我生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這些孩子能夠讓我重新有機會去認識自己,去領悟愛,去珍惜愛,那么作為孩子童年關鍵時期的引路人,我們的責任重大,需要付出,需要懂得愛……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生學習,共同成長。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人生詮釋,這也是我的幸福源泉。
所以作為一名老師,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為人師”看成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重要的不是技巧;為人師,是園丁種花,本質是愛。希望在幼師這個旅程中,讓愛來充滿內心,成為內心深處的原動力,然后以平和從容的心態來對待孩子,和孩子進行深層次的感情互動,讓生命彼此尊重,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使孩子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也使我們自己都能更好地成為自己。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