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評課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課評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112月9日,我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語文成材杯比賽,語文老師們的精彩講課讓我由衷的敬佩,講完課又聽了唐徠回小的領導以及優秀語文教師的精彩點評后,我受益匪淺,那么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首先,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是:老師講課要富有活力,充滿激情。并且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那么在朗讀課文時,老師要有感情的去讀,這些不僅起到了范讀課文的作用,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以往我們的教學總是以老師為中心,課上老師在滔滔不絕的講課,學生就像呆頭鵝一樣坐著聽,沒有自己的思維,學生總是被牽著走,完全沒有主動權。從而使學生思維的時間就大大減少了,這不僅影響了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的開拓,也影響了學生動腦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聽了各位領導以及教師們的精彩點評后。讓我茅塞頓開。的確,給與學生思維的空間,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并且也鍛煉了學生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再次,對學生要有針對性的評價。
以往的課堂老師們的評價很少,而且語言單一,往往吸引不住學生,特別是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得到老師的評價就更少了。時間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消弱,從而不利于教學的實施。如果在教學中多給予學生評價,從而會使整個教學起到一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們學校的馬婧老師在講課時,就比較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會對學生說:“你回答的真棒”、“你真聰明”、“下次再努力”等一些激勵的話語。這些教學語言的使用都有助于教學的實施,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了也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老師上課也會很輕松。
最后:在上第二課時時,老師們主要抓課文重點詞、重點句子來學習。并且讓學生充分的去讀、帶有感情的朗讀。而且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以及評析字詞的方法。之后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以便學生能夠準確的理解和體會這些字、詞、句在課文當中的作用,并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體會,以后我會不斷的學習,增強自己的教學技能,使我的課堂教學氛圍輕松而又愉快。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2在三月份的聽評課活動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聽評課,我們從剛開始上課時的怯生忐忑到現在,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收獲,都有進步,聽課評課活動心得體會。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共同的不足,需要我們去改進,去完善。
首先,課堂管理方面。一個老師只有先管住了學生,才能把他們教好。一堂課你準備得再精彩,沒人聽都白搭。但現在可能我們還是新手,缺少經驗,顧不過來,所以我們可能一堂課下來,都是自己在講,不管學生有沒有在聽,只管把自己的內容講完,沒有注意到學生的狀態,或只關注到一部分學生,忽略了大部分學生,這樣教學效果就達不到。
其次,沒有充分使用態勢語。態勢語就是以體態、手勢、表情、眼神等非語言因素傳遞信息的一種輔助形式,心得體會《聽課評課活動心得體會》。其實有時候很簡單,只要面帶微笑,讓學生進入一個輕松的課堂,就能有很好的收效,還有老師的眼神的交流很重要,要注視到所有學生,有時候可能我們會不自覺的就只看著前排的學生而忽視了后幾排的學生。沒有受到老師的注視,可能有些學生就會有些失落,或用吵鬧的方式來引起注意。
最后,教學形式單一。都說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初為人師的我們,在課堂結構都沒有吃透的情況下,很難變出各種花樣讓學生喜歡,但怎么豐富教學活動是一個需要我們時刻去思考的問題。有待我們在實踐中慢慢探索。
雖然我們都存在很多不足,但我相信這些不足會驅使我們前進,向合格人民教師邁進。
第十四期威縣臨西支隊 臨西三中 教育技術 王娟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3(一)體現新課標的精神,重視營造愉快課堂。
不同的老師決定了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模式,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特色,在課堂上,每個教師都能充分發揮特色和獨到之處。特別是同課異構的聽課活動,使不同的老師在同一教學內容中,在教學設計上卻有著不同的教學特色。比如:一年級的“加法實際問題”,四位老師的課堂都很精彩,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處理教材和教學資源,從身邊找出數學信息進行教學,特別是張一老師,那面帶微笑的面容,親切的態度,溫和的語氣,自然的教態始終映入我的腦海,這種教學風格正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適時的組織學生,能及時把思想走神或做小動作的小朋友拉回課堂,使每個同學都能主動參與而不掉隊,尤其課件處理的很不錯,再加上老師精美的導入語言,始終借助學生喜愛的動畫片中的喜羊羊、美羊羊……等來貫穿整個課堂,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的接受了新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輕松中強化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貼近生活,體會到了數學的樂趣。同時,張老師還及時利用動畫中的人物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教育學生學習動畫中勤勞的動物,好好學習,不要像那些偷懶的動物學習。總之,老師們在課堂上都展示了自己精彩的一面。
(二)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創設情景。
在聽課之時,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位老師能從生活實際出發,從身邊的生活中找出數學信息和數學資源作為教學材料,以幫助自己實施教學設計,老師們都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從情境中把學生自如的引入課堂及學習內容,這樣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這樣促使了學生主動地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能從生活中搜集數學信息,從而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常生活中去,使學生從生活中感受數學,從數學中感受生活。
(三)體現主動性學習,重視學生動手操作。
俗話說:心靈手巧。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要孩子們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么,動手操作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在課堂上,好多老師重視本環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能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知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四)聽、評課不再是一種形式,它起到了推動作用。
課堂上的精彩展示,教研活動上的各抒己見,已經體現了我們聽課評課的真正內涵,起到了真正的教研作用。聽課評課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是給我們老師搭建了一個互相學習、自由交流、共同切磋,集體研究和討論的一個平臺,再議課中,老師們都能爭先恐后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獨到之處,對一些優質課進行恰如其分的肯定,對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敢于直言不諱的進行發表自己看法和建議,對一些模棱兩可的數學知識能進行集體探討、共同研究,我覺得這才是真正起到了教 ……此處隱藏16630個字……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這次講課的老師都是本鄉鎮的一線老師,這與聽名師的課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視,多了些真實。72名教師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輕教師。她們能站在這兒上課,就是非常優秀的。這樣的課堂不僅是對教師基本功素質的考驗,還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也是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此次聽課,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李老師上的《玉米香噴噴》,李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的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夸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受到感染。正因為如此,課堂上有了精彩的疑問:老師,玉米棒的媽媽是誰?玉米棵的媽媽又是誰?,課上,我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打開,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喜歡、興趣濃。
《小老鼠上燈臺》這節課是一位任教不足半年的李老師上的課,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游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的中間,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都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獲。
我覺得老師們的課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于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復。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范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園逐步屏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伙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盡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新技術的發展,有的幼兒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幼兒園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目前,強調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系,要求幼兒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說話,轉變自己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教學設計有創意。
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考慮,什么地方該說什么?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老師都做到心中有數。如:徐老師設計的《修補圖書》重點、難點清楚,大膽使用現有的電教設備,以舊書姐姐、新書妹妹為線索,啟發小朋友以給舊書姐姐做美容為理由,啟發孩子修補圖書,同時在上課過程中引導孩子要愛惜圖書。馮老師設計的《球寶寶》充分抓住小班幼兒的特點,讓幼兒體驗球寶寶是如何滾動的,再就是分組給球寶寶設計衣服,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
3、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非常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愿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么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
王老師的課件《動物怎樣過冬》形象逼真,孩子們通對原有經驗的再現與課件進行比較,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什么是冬眠?哪些動物是冬眠過冬、哪些動物是儲存食物過冬、哪些動物是加厚皮毛過冬等。朱老師《圖形找家》設計的圓嘴吧的貓、正方形嘴巴的豬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圖形的特征。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鉆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聽課評課心得體會5
20xx年4月26日,很榮幸聽取了東營市學前教育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公開課展示暨送課研討活動。本次活動為期一天,一共6節教學活動,其中科學領域2節,健康領域2節,語言領域1節,藝術領域1節,每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活動設計都新穎獨特,使我收獲很多,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感觸很深:
一、教學設計新穎、獨特
每一節課老師的環節設計都非常的新穎,很有創新意識,靈活應變能力很強,如東營市實驗幼兒園的劉愷老師設計的活動課《好朋友》從一種新的思路來展示了這節精品課,首先談話導入,放開讓孩子自己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好朋友的最大的本領是什么?從而引領幼兒,提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敢說。接著熟悉故事,讓幼兒在一種溫暖、舒心的語境氛圍下,想說、愿意說,同時整個活動中老師的回應也恰到好處,如:活動開始時,出示了一張兩個小朋友站在一起的圖片,讓幼兒猜一猜他們是什么關系?這時,幼兒有的說:他們是好朋友、雙胞胎。這時劉老師便回應幼兒:他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好像一對好朋友。劉老師能時刻想到總結提升幼兒的話語,拓展幼兒的經驗,環環相扣,最后讓幼兒自己給故事取名字來結束了本次活動,劉老師的課不僅設計新穎,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
二、教學智慧突出,亮點層出不窮
在教學活動中,老師無論是教學手段的運用還是教學活動的組織,都凝聚著老師的智慧,如利津三幼的王艷芳老師的藝術活動《噴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首先,選材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中讓幼兒在感受音樂強弱這一環節,老師特別注重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聽音樂中一遍遍感受音樂的強弱,從而為幼兒更好地用動作表現音樂噴泉的各種造型做鋪墊,每一個環節無不滲透著老師的智慧。
三、幼兒教學應以游戲為主線,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做,做中悟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孩子都是愛玩的,尤其更愛游戲,如王靜老師的《玩玩大皮球》這節活動課,自始至終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自主玩,探索玩,打老鼠洞等一連串游戲中盡情的玩。如燕雁老師的《周轉箱》從一開始便以角色扮演“小司機”來貫穿整個活動,活動中幼兒由逐項練習走、跑、跳,到最后整合練習,讓幼兒在“運送物資”中練習快速跑“走過小河”高處跳“翻過山丘”大跨步“跨過水坑”等,幼兒在體育游戲中表現出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同時也滲透著關愛和感恩教育,從而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做,做中悟。
四、教學中應多投入情感,多參與幼兒的活動過程
一節好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比如說劉愷老師的這節語言課《好朋友》她的語言非常有節奏感,有韻味,表情自然和藹,每一句話語,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感覺很親切,感染著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敢說、想說、愿意說。
總之,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刻苦鉆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我,在教育工作崗位上扎實干、努力干。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