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1作為一名管理人員,任何一次聽課或聽講座,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經驗,因此我懷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想法,帶著理性的思考,欣賞了各位專家教授精彩的講座,專家們的講座就像豐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使我們對德育有了新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理解。下面我談談聽講座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做有魅力的德育工作者
通過聽高玉麗教授的講解,讓我知道讓教師德性成為德育首要素,德育的目的是育德,育學生的德先育教師的德,師德是對教師人性的考驗。人格是教師的最高學歷,對小學生而言,教育的全部就體現在師生交往之中。因為我們手中的權力可以給孩子一個陽光高尚的靈魂天堂,也可以給孩子一個陰暗恐怖的心靈地獄。教師人格的偉大就體現在師生交往中。
系列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班級文化是指依托并通過班級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文化的現象,班級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是在社會主流文化、學校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下,由班集體中全體成員自己創造出來的獨特的班級生活方式。如果把班級比作容器的話,那么學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里,會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聽了隗金枝教授的講座讓我知道班主任可以以系列主題活動為載體,創設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用活動引領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過程,引導學生們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隗教授組織學生寫心語馨愿、班日志、成長手冊,讓孩子在思考中識別真善美和假惡丑,舉辦開學典禮,參加秋運會、校慶、布置教室,小小百家講壇,最美女生、最帥男生、天天讀書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技能、磨練意志。
通過零距離接受專家指導,對話,啟發,對話,交流,使理論與實踐的思想再一次發生碰撞,產生新的火花,受益匪淺。當然我也深知,要做到高起點,就要對自己高規格,嚴要求,人的本性都是安逸的,可是在其位,就要謀其職。所以我要有憂患意識和較強的敬業精神,加強向專家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不斷的積累和儲備,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錘煉自己,提升自己,踏踏實實得做好德育工作。讓我們播種希望,收獲成功,繼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吧!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2有幸在南昌參加了國培培訓者培訓班德學習,非常感謝培訓管理者給我們請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教授給我們做專題報告,聽了她們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學習。
一、邱員太老師主要給我們講了《期待從平凡走向優秀》,對建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工作室對教師的幫助提高,進行了分析講解。名師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集教學、科研、培訓等職能于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名師工作室以名師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旨在搭建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名師自我提升的發展平臺,打造一支學校教育領域中有成就、有影響的高層次教師團隊。
名師工作室是在推進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出現的。在影響教育公平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是最為核心的,區域、學校間教育發展的最大差距是師資水平。如何縮小師資水平差距,同時避免大規模的教師流動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成為當前推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大挑戰。組建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們帶領農村地區、薄弱學校的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水平,從而有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成為一項新舉措。聽了邱員太教師的報告,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特別是從那些經典的事例中,更有許多做法是值得我們去效仿的。
二、南豐的黃行福老師主講的專題是《成為優秀的自己——草根生命的專業成長》,對教師工作的心態調整、如何成為優秀的教師,以自己為例進行講解。一開始,陸教授就幫我們分析了做人的幸福在哪里?:幸福源于有所期盼,有所追求。你的期盼變成了現實,就是幸福;你的追求,一旦滿足,就是幸福。幸福很簡單,但一定是期望的實現,欲求的滿足。
當然,這里的期盼,這里的追求,都應該是正當的,合情合理的。農村教師,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務員,更不如城里的教師,幸福在哪里?來自對工作的追求,來自對事業的執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質量,事業追求更高的目標,追求的過程便是幸福,愿望的實現,則更是幸福。
沒有追求,沒有期盼,便與幸福無緣。幸福源于良好的心態——正視現實,不盲目攀比。當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我們既然來到了農村,來到了落后的區域,我們就得認這個現實,三心而兩意,左右而言他;或者一味地埋怨,一味地浮躁,都無濟于事。
總之,黃行福老師,邱員太老師的講座讓我領會到了許多的教學知識,歸納起來最大的啟示就是:只要肯潛心鉆研,皇天就不會負苦心人。在教學中,除了潛心鉆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鉆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3這個周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習慣,哪里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睘跎晁够J為,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著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一、做人的習慣,二、做事的習慣,三、學習的習慣,四、交往的習慣,并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然后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閱讀,上小學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閱讀,后來上了小學,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閱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 ……此處隱藏1501個字……思想上對孩子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我相信,在我今后的努力中自己和孩子會一步步前進。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510月23日至24日在揭東二中學校報告大廳里,我有幸近距離的聆聽了教育專家李xx、張x、李x的精彩講座,真可謂受益匪淺。幾位專家的講座深深吸引著我,兩天的講座,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通過學習,不僅增強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感,更深的領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培訓雖短,但讓我在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方面又增加了許多有益的知識,理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幾位教授的精彩講座讓我領略了一種責任,讓我品味了智慧。
聽了李專家的講座,深受啟發,他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個善于更新知識的學習者。作為教師,應具有科研精神:
1、勇于獻身、不畏勞苦
2、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3、大膽質疑、實事求是
4、虛懷若谷、精細入微。
廣東省名班主任張x的講座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風趣幽默,她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知識及廣博的見聞,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教育者的幸福感,她應用了薩特的名言告訴我們“人有選擇的自由,沒有不選擇的自由”,要建立教師職業幸福感,就必須調整個人心態,降低職業期待,專注、投入。聽了她的講座,讓我覺得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除了加強學習,更新理念,不斷提高真的沒有別的選擇。那么作為一線教師,一樣與學校的發展和興衰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懷揣著對教育美好愿景的一份責任和使命,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會打造成真正的精品學校,我們的教育就會成為真正的精品教育,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那么我的責任除了善教、樂教,還應做到專業化,別人無可替代。
聽了李x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是羈絆,這點我深有感觸,因為我們太多教師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而排斥對新知識的接受,雖然能一時地掩蓋新知識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而大多數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舊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我慚愧的覺得我們的教育一線教師,現在最急需的應該是觀念的真正轉變!李楠老師的智慧就在于她善于自我更新知識,敢于挑戰、積極尋找實在、可靠的內在力量,讓大家走近教育、了解教育,并在其中享受著教育的幸福。這種執著追求與快樂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使我體會到,即使再平凡,也能憑著信念和追求抵達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來,步步都會有風景、步步都會是享受、步步都會有發展。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獲頗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為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聽完這幾位專家的講座,我覺得自己的不足之處太多,有待于努力的地方太多,今后,我將以他們為學習的榜樣,不斷的學習新知,不滿足于墨守成規,提高自身的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做一個博學的、學生喜愛的教師。
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6多年來,經歷的培訓也不少,可唯獨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xx年2月22日至27日在博白鎮第一小學的多媒體教室里,我有幸近距離的聆聽了來自玉林市東環小學的教育專家劉潔群的精彩講座,真可謂受益頗深。劉潔群老師的講座深深吸引著我,平時開半個小時的會議都覺得很漫長,做得一點都不耐煩。唯獨劉潔群老師的講座,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
通過學習,不僅增強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感,更深的領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培訓雖短,但讓我在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方面又增加了許多有益的知識,理論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劉潔群老師的成功經驗令心馳神往,光聽她成功經驗的介紹,便使我心中頓時滋生幾分對她的崇拜。連續三屆小學畢業生,在種種不同的特殊情況下,都被劉老師硬是教出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績,真是好不簡單!
劉老師的精彩講座讓我領略了一種責任,讓我品味了智慧。
劉老師是如何做到的?她介紹了教師教師育人的加法和減法。呼吁教師從以往繁重的教學常規中解放出來,減輕教師課前備課,課后改作業繁、多、重的傳統教學模式。但是也同樣要給傳統的那種備課模式增加一點東西。通過增加課外教輔書的閱讀,增加對學生的了解,從而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授課重點,結合學生實際,輕松地傳授知識給學生。講座不斷提高真的沒有別的選擇。那么作為一線的業務領導,一樣與學校的發展和興衰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懷揣著對教育美好愿景的一份責任和使命,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會打造成真正的精品學校,我們的教育就會成為真正的精品教育,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那么我的責任就是,學習、更新、實踐,用現代的管理理念指導和開展學校的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發揮教師教育教學主動性為目標,以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為已任,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為宗旨,爭做新形勢下的新型業務領導。聽了劉老師的講座,深受啟發,他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個善于更新知識的學習者。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是羈絆,這點我深有感觸,因為我們太多教師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而排斥對新知識的接受,雖然能一時地掩蓋新知識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而大多數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舊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我慚愧的覺得我們的教育一線領導和教師,現在最急需的應該是觀念的真正轉變!劉校長的智慧就在于她善于自我更新知識,敢于挑戰、勇于打破如堅冰一樣的舊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在其中享受著教育的幸福。這種執著追求與快樂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使我體會到,即使再平凡,也能憑著信念和追求抵達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來,步步都會有風景、步步都會是享受、步步都會有發展。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獲頗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成為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改革的踐行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魅力?!痹诮窈蟮墓ぷ髦形以搁_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為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總之,劉老師的講座,作為一名一線的英語老師,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再找任何借口,應該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成為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改革的踐行者、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管理和指導學校各項工作,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
20xx年2月25日
文檔為doc格式